贺柏力:年轻无极限(组图)
摘要: 无论设计也好,语言也罢,更或者是某种我们都无法臆测的职业,对于年轻的贺柏力来说,他的未来定是有着无限可能的。
采访贺柏力之前,我们对他的了解仅限于源光照明的设计主管,科柏照明设计总监徐庆辉口中的得意门生。除此之外,贺柏力之于我们,只是念上去的一个陌生名字,只是名片上一个有着设计主管头衔的年轻人。
你是80后吗?
我是踩着70年代尾巴出生的,算吧,呵呵。
随意的一问一答,让记者顿觉亲切。相仿的年纪,让我们的沟通变得自然而流畅。从照明设计到闲淡生活,采访前一个个存在于我们脑海中的疑惑,都在轻快的谈话节奏中被娓娓道来。
小时候的贺柏力应该是个有些异于常人的小孩。当其他孩子还在幼儿园撒欢时,4~6岁的贺柏力就已经在父母的严格教导下学完了小学的全部课程;当其他孩子还在津津有味地读着《白雪公主》时,10岁以前的贺柏力就几乎已经遍读所有名著;而当10来岁的孩子才刚翻阅人生第一部名著时,贺柏力又在大量阅读人物传记,并开始接触经商方面的专业书籍。
英语毕业做设计,他说弃En投明很幸运。
循着颇具传奇色彩的童年轨迹,中专毕业后的贺柏力在父亲的指引下,出于对语言的较强把握力和对文学的浓厚兴趣,选择了英语专业就读。毕业后的他顺顺当当进入一家外贸公司,做着翻译、跟单的工作。对于毕业生来说这原本是个不错的职业选择,然而,不走寻常路的贺柏力只让这份辛苦而烦闷的工作持续了三个月,一番思忖过后,他转投一家工程公司,开始了照明学徒生涯。
之所以选择照明,其实跟童年的经历也有关系,贺柏力说,我四岁开始练习书法,对黑与白、明与暗的感觉很强烈。对我来说,光和影是两种互补的概念,光肥影瘦的变化很奥妙。
然而,爱好跟专业之间毕竟还是有着巨大的隔阂,刚入行的半年,贺柏力的工作很辛苦,加班更是家常便饭。那段艰苦的日子,让贺柏力深刻地领悟了父亲常挂在嘴边的吃苦耐劳四个字的含义。照明设计师的工作常常动辄加班,不过有过那段学徒经历的贺柏力却轻松坦言,对于一个设计从业人员来说,吃苦耐劳是必须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我跟很多设计公司和业主打交道时,都会发现建筑设计师、空间设计师都是很辛苦的,经常加班。相较而言,照明设计师还算幸福。我的选择是幸运的。
做起了照明设计,看似与原本学习的英文断绝了联系,贺柏力却说英文正是他从事照明设计必不可少的工具。凭着自己的语言优势,贺柏力比同行更多地关注国外的设计理念和潮流趋势,他所接受的照明信息渠道也比一般的设计师更为广泛。
谈话的过程中,贺柏力不止一次地强调,对照明设计而言,吸收是很重要的。就像练习书法一样,不可能一开始就自成一体,要想形成自己的颜体、魏体,一定是从临摹开始的。临摹到一定的基础上才可以自由发挥,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而英文,正是他海纳国外新信息的重要工具。阅读国外资料、杂志,浏览国外网站以及出国考察,都是贺柏力积累照明经验的重要途经。
照明设计是个舶来品,他说一个人铺路很辛苦。
在密切关注国外动向的贺柏力看来,国内外照明设计的最大差距在于规范性上。与国外相比,国内的流程明显缺乏条理性,很多设计师在接手工程时,往往凭感觉入手,或者草草画出一张效果图便直切工程。而国外的照明设计师们则更注重理性,他们会将自己的感性认识归结为理性分析,也就相当于把设计当成产品来操作。事实证明,由感性上升至理性的流程会使整个过程更规范,也更顺畅。另外,国外的设计界通常都有很多执照的颁布,这样很利于市场规范的,就相当于让设计师都有了一个信用记录,有了信用度,就便于业主进行挑选了。不过国家最近也在出台各种政策,比如照明设计师的考证,这说明了一种市场化的倾向,这是很好的。
谈及中国的照明设计,贺柏力直言,虽然中国人发明了很多基本的照明用具,但是现代的照明设计还是舶来品,需要有拿来精神。正因如此,他才会花比常人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国外的照明动向,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照明设计,了解照明设计的国内外差异,从而将照明设计在国内推广开去,缩减与国外设计界的距离。
他曾写过专业论文《灯具的森林》,旨在为空间设计中的照明运用做一些铺路工作;他也曾写过照明连续剧《照明你的生活》,想要用简明通俗的语言介绍室内照明技巧。他说因为照明设计师的角度跟常人往往不太一样,所以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为整个社会做一些照明知识的普及。
回忆连载《照明你的生活》的日子,贺柏力笑说很辛苦。倒不是写的过程痛苦,而是创作的环境有些恶劣。大部分时间都在出差,而且那时候也没有笔记本,只能到网吧去写。每天选一篇国外的文章来翻译,然后放到网上。这部专门针对家居群体讲述室内照明要义的照明连续剧,虽然并没有给贺柏力带来任何名利上的收益,然而他的努力终归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回想起来,贺柏力只是说,一个人铺路很辛苦,多一些人做这样的工作,也许能做得更快更好。
每年都会反省,他说我要的只是一种感觉。
贺柏力是个很严谨的人,他说做任何事情都要自主、自觉、自发,所以,每一天的计划都会在他严密的掌握之中。做设计,他会在前期花上80%的精力,将种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考虑周全,让理念先行,这样才能保证后期的顺利进行。如果前期很轻松的话,后期会很紧迫,很辛苦。贺柏力如是说。
工作上,他会将一切规划安排得井井有条;谈话里,他也会将要点记录得一丝不苟;而生活中,他更是每年必定给自己留出一段时间,对过去的一年自省,对未来的生活进行规划。
贺柏力说,每年的春节都是他的反省期,就像很多民族到了某个特定的季节就会朝圣一样。在这期间,他会把自己关在家中,安静看书,或是独自思考,让自己沉下来,理性地面对生活。
也许正是有了这份理性,当大多数照明设计师把眼光都投向了市场更大、蛋糕更美味的室外设计时,贺柏力却冷静地说他只想做室内。在中国,室内的照明设计几乎可以是一片空白,肯定是大有可为的。我希望比别人走在更前面,希望我的先行一步能为业主带来更好的灯光,更好的空间。对别人来说,做设计也许希望得到的是实质的收益,可是对我来说,我希望得到的只是一种感觉。
记者手记:
在我们的猜想中,将照明设计做得风生水起的贺柏力,十年后定会有着不可限量的前途。然而聊及这些,贺柏力却很淡然。他说照明设计只是在一个时期内想的一件事情,将来也许会边做着照明设计,边兼职做着另外的事情。对他来说,从事任何职业都是缘分。
其实,无论设计也好,语言也罢,更或者是某种我们都无法臆测的职业,对于年轻的贺柏力来说,他的未来定是有着无限可能的。
贺柏力简介:
广州市源光照明技术有限公司设计主管,拥有7年的照明行业经验,对国内外照明行业的发展具有专业和敏锐的洞察力。贺柏力亲自主持设计与众多空间设计事务所在具体项目上进行合作,已完成和在建项目包括河北金牛能源贵宾接待中心(金螳螂北京分公司作品),中国银行湖北分行总部办公楼(湖北羿天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作品),广东省丝绸之路博物馆(广州市美术公司作品),景德镇海畅法蓝瓷(台资)厂区,湖北电信第二枢纽大楼,武汉市人大会议中心,武汉丽岛花园会所,湖北电信第二枢纽大楼,湖州市三路一街照明规划,广州市尚景家具总部展厅,广东省东鹏陶瓷广州旗舰店及佛山总部展厅,蒙地卡罗陶瓷总部展厅等室内外照明项目。曾发表《灯具的森林》于《ID+C室内设计与装修》2006年11月刊,《室内灯具运用》于《纺织服装周刊》2008年6月刊。
点击进入贺柏力博客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