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杰:337调查凸显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缺失
摘要: 我国已连续5年成为遭受美国337调查最多的国家。
据商务部统计,1975-2007年10月,美国共对我国发起75起“337调查”,占美国“337调查”立案总数的12.1%。其中,60起案件都是2002年以后发起的,占全部对华案件总数的80%。近3年来的年均涉案金额达13.5亿美元。我国已连续5年成为遭受美国“337调查”最多的国家,并成其首要调查国。被调查企业遍及浙江、广东、江苏、上海等全国14个省市。在美国对我国发起的337调查中,88%以上的案件涉及专利,其他则涉及商标等。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如果不能改善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将会极大削弱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第三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淡薄,自然就会导致对于知识产权价值认识的缺失。在此次的爱普生墨盒专利案中,爱普生就是利用知识产权的利器来阻止我国墨盒生产企业在美国市场的扩张和发展。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打印耗材的制造中心,其中兼容墨盒的产量已占据全球兼容耗材总产量的50%以上,90%出口到海外市场,其中50%销往美国。其实除了利用知识产权阻止竞争对手的扩张外,知识产权还能够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
作为知识产权交易的代表,IBM和微软都在利用专利来获利,但是他们的发展道路各有不同。IBM是全球申请专利最多的科技企业之一,它的研发投入达到其营业额的5%,正成为全球IT行业产权交易的后备基地——很多企业与IBM建立了合作研发机制,把研发项目“外包”给IBM,而IBM提供最后的研究成果。据称,IBM每年赚取的专利权利金超过10亿美元。而近日,IBM希望能将专利权包装成组合套装﹐小公司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这种“浮动专利”时﹐就可以快速付费并取得专利使用权。据悉,IBM已经为这种专利授权方法向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提交专利申请。连商业方法(IBM的最新专利申请其实就是申请“商业方法”专利)都要申请专利,足见其对专利和知识产权及价值的重视。
与IBM相比,微软一直是一个多产的知识产权“工厂”,它一方面不遗余力地推广其技术标准,另一方面也试图通过知识产权交易保护有价值的专有软件。微软和其他公司一直将支持XML标准作为保证不同计算系统之间数据交换的方法。基本的XML标准解释是免费的,对任何人开放。但是,微软和其他公司利用此标准制作的软件却不是免费的。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进行的专利调查显示,微软在质量方面排在第一位,更重要的是微软专利组合的科学价值无人能敌。
尽管业内和国人对此次爱普生墨盒专利案颇有微词,但事实终归是事实,这里暴露出的我国企业在创新方面的不足、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战略的缺失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编辑:XGY)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