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熄灯体验的背后理念更需要深入人心

2007-09-26 作者:admin 来源:工人日报(肖华)*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9月23日晚,上海和北京、深圳、哈尔滨等城市一起举行“能源紧缺体验”活动,同步于20时至20时30分熄灭标志

  9月23日晚,上海和北京、深圳、哈尔滨等城市一起举行“能源紧缺体验”活动,同步于20时至20时30分熄灭标志性景观照明半小时———据9月24日《新闻晨报》报道,23日20时整,东方明珠、国际会议中心、外滩海关大楼、浦发银行大厦等黄浦江两岸近百幢标志性建筑霎时熄灭了所有景观灯光,一秒钟前还流光溢彩的城市中心景观带瞬间陷入黑暗,只有黄浦江上的游览观光船成为惟一流动的亮点;据同天《新京报》报道,“十、九、八、七……”随着一声声的倒数,北京王府井大街各大商场的户外广告牌霓虹灯全部关闭,步行街上的人们在黑暗中度过了半个小时。

  这是继无车日活动后,各地开展的又一项节能活动。

  多年前,不少城市一到夜晚漆黑一片,被指为不够现代化。于是一些城市相继搞起了城市亮化工程,一时效果确实不错。于是,一些城市热衷于建设“不夜城”,认为城市越亮越好。某城市的一位领导曾说:“现代化城市应当是灯火辉煌的不夜城,有24小时服务的宾馆、饭店……否则只能说是城镇,不是都市。”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一些城市的建筑物爬满灯线,彻夜通体透亮;广场夜晚,灯火辉煌,如同白昼;街道两侧,商场门前,霓虹层叠。特别是到了节假日,辉煌灯光更上层楼。

  但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城市的亮化已经走向了极端,造成了光污染,影响了人们生活,造成了巨大浪费,也未必能提升城市的魅力。

  “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有时,体现着肃穆、古朴、恬静与幽雅的适度的暗淡,反而会让人感觉更为舒适。这让人不禁想到了法国巴黎,凡到过这座城市的人都会感到,巴黎的夜晚并不亮丽,看不到大片闪烁的霓虹灯,可这非但没有影响巴黎在人们中的形象,相反还衬托出了巴黎的那份历史厚重感。

  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对能源的需求也日趋加大。2003年大面积发生的“电荒”现象,使多个城市不得不“拉闸限电”。目前,城市亮化占据了城市用电量中的相当一部分。如果全国城市的亮化都能控制一下,那么,节省下来的将是一个可观的数字。

  2005年,为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保证居民夏季高峰用电,北京市出台了路灯照明节电的五大措施方案,考虑关掉部分夜景照明灯,仅“半夜灯”(每晚24点后,北京城八区300条道路上的路灯由双灯照明改为单灯照明,双排照明改为单排照明)一项措施,每年就可节电440多万度。2006年武汉市对搞“不夜城”的用电作了限制,拉了几处电闸,一个晚上节约的电费高达5万元。这次上海在少数景观熄灯半小时节约电力1400度左右,北京王府井熄灯30分钟节电1500度。可以看出,我们在节能上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这次“熄灯体验”虽然只有数个城市参与,但它所传递出的是一种节约理念,具有积极意义。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