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辉照明甘彩英:为祖国照明业争光
摘要: 晨辉照明成立于 1994 年,前身为“绍兴县电光源厂”。历经十余年的奋斗,公司由原来 20 人的小厂发展成为拥有 2200 多名员工,三个生产制造基地,集研发、制造、贸易、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中型企业。
——访浙江晨辉照明有限公司总经理甘彩英
记者:甘总,您好!请您向我们的读者介绍一下晨辉的身世及其主要特点!
甘:晨辉照明成立于 1994 年,前身为“绍兴县电光源厂”。历经十余年的奋斗,公司由原来 20 人的小厂发展成为拥有 2200 多名员工,三个生产制造基地,集研发、制造、贸易、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中型企业。
我们以光源、电器产品为主导,拥有从商业照明、荧光灯、节能灯、特殊灯管、灯具等 10 多个系列、 1000 多个规格品种的完整产品链。凭借产品的专业性,可靠性和高性价比,赢得了世界各地客户的信任和好评,成为中国照明行业的中坚力量。晨辉照明不但在普通照明用荧光灯上与世界知名品牌比肩,毫不逊色,而且在特殊用途产品如植物生长管、保健管、紫光管、诱蚊管、杀菌管等专业领域内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能满足不同客户的特殊需求,尤其是 T5 、 T8 三基色灯管等绿色照明灯管更是在国内占绝对优势地位。
记者:晨辉过去做外销,而今转为内外并举,这是企业的一种经营战略转型。请问,晨辉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转型?为什么选择山东和江苏市场作为企业战略转型的切入点?这两个市场对晨辉的战略转型将提供怎样的支持?
甘:这应该说是大势所趋。这个“势”是由两个方面的现实所形成的:一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局势及欧美发达国家经济的停滞不前;二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包括照明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带来了良好的商机。随着中国加入 WTO 及全球经济发展重心朝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大陆地区的倾斜,中国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成为全球性的加工、制造中心,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无疑给中国照明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晨辉照明作为一个大型的生产型企业,早在创业之初就把国际国内市场作为企业发展的大舞台,并根据世界经济运行的区域性特征采取先国际后国内的战略一步步实施相应的策略。前些年,我们在国外市场业已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为国内市场的开发积累了相当的资源和能力,当世界经济主流朝亚太区尤其是中国区转移时,晨辉也随之调整发展战略,实施内外并举。我们也希望能够奉献给国内广大消费者更多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发充分晨辉的民族企业价值。
国内市场的拓展,对于晨辉照明企业来讲,意义十分深远。以此为契机,企业可以不断的丰富产品种类、扩大生产规模、更新技术设备,逐步向世界级的一流企业迈进,实现“为全球提供最专业的照明电器产品与服务”的企业使命。
山东和江苏市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这两个市场地处沿海,经济发展迅速,普通消费者和经销商都具有较高的品牌认知能力,对品牌的认同度较其他的一般市场高。我们认为它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区域,因此我们选择这两个市场作为晨辉国内市场的标杆来进行开发和维护,将其打造成为晨辉照明在国内的样板市场。
记者:晨辉人有句话叫“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请问,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甘: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 的潮流中,这句话显得尤为重要!世界上有众多的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也就是说,有个性、有特色的东西才有持久的生命力,这是确定无疑的。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只有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性,这样世界才是多姿多彩的,企业也是一样。从树立晨辉品牌的角度来讲,我们认为,只有民族的品牌,才具有鲜明的特色。因此,晨辉首先是民族的品牌,然后才是世界的品牌。晨辉品牌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融合,只有这样,晨辉才能为世界所认同和接受。
记者:晨辉过去做外销时是通过什么渠道实现销售的?产品主要销往哪些国家或地区?销售业绩最好的是哪些区域?
甘: 晨辉出口是通过与国外有实力的进口商建立紧密联系来实现的。通过参加全球展会和国际性的宣传,吸引国外客户注意晨辉,进而了解、选择晨辉。 晨辉照明的产品已经销往 世界上 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主要是销往欧美发达地区。
记者: 晨辉多年做外销,是否引进了一些异邦文化或者其它方面东西?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它们与本国的同类项有哪些差异?企业在转向国内市场时如何缩小或消除这些差异?
甘:我们有着多年的外销经验,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优势,因为每个国家、民族都有其先进性,有许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就拿我们目前新开发的一款灯具来说,我们借鉴了韩国的成功经验,在国内也没有同类的竞争品。但是我们不能全部照抄,必须得按照我们国人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来研发、设计,所以这就需要企业对国内市场,国内消费者有充分的了解。这在企业转型的阶段显得尤其重要。在企业管理上,我们也吸取欧美企业先进的理念,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融会贯通。在企业战略上,我们也从大局着眼,为企业规划未来中长期的发展计划。
记者:“专业照明”的理念、市场的目标定位、 8条国内首屈一指的全自动化生产线、每年研发推出几十款新产品等等这些是否就是晨辉竞争国内照明市场的全部优势资本?如果不是,还有哪些?
甘:我觉得刚才说的不是所谓的优势,或者说只是暂时的优势。我们真正的优势是晨辉有一群努力、敬业的员工,有一群忠实的客户以及我们对“质量第一”、“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始终如一的坚持。
而未来在国内市场,我们更加会在服务上要求精益求精,做客户的专业顾问,这也是优势之一。
记者:晨辉在品牌的社会公众影响力与经济效益之间更看重前者,是否意味着晨辉也将与一些企业一样大规模造势或做秀?晨辉将如何兼顾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甘:我们不会去做秀,不会去盲目模仿。一个品牌的建立要经过长期的积累。我们认为产品的品牌效益、社会公众影响力比产品的经济效益更为重要。晨辉照明是要打造百年企业,要力于当下,才能利得长远。我们目前暂时放弃眼前的经济利益,而着力于晨辉品牌的建设,目的就是要扩大晨辉品牌在经销商和普通消费者中的影响力,全力打造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并将其做大做强。我们也相信,在构筑品牌建设的过程中,随着晨辉品牌影响力的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逐步产生。
记者:晨辉在对经销商的支持方面有哪些举措?这些举措与同类商家比较有哪些更明显的特色和优势?经销商的认可程度如何?
甘:我们对经销商的支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统一的媒体宣传,加深公众的品牌认知,提升品牌影响;二是深化产品竞争优势,不断开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从质量和类别上下工夫;三是加强经销商服务,帮助经销商提升经营能力,共同开拓新的领域;四是强化终端服务,关注细节,重视消费者需求。晨辉对于经销商的政策和举措与同类商家比较,应该说各有长短,各有千秋。因为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实际情况,晨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途径和模式,并以最大适应性来支持经销商,基本能得到他们的认可。
记者:晨辉 2006年的销售将要突破3个亿,这个数与上年比较的增幅有多大?企业具体的增长点体现在哪里?
甘:晨辉 2005年的销售总额是2个亿,2006年的目标是3个亿,增长幅度为50%。主要增长点一是产品系列的丰富和新市场区域的开拓,二是原有客户的合作关系的巩固以及订单增加。相信有全体晨辉同仁的努力和客户的支持,我们能完满的完成目标。
记者:晨辉新近投产的 T5小功率、T8-58W全自动生产线的先进程度如何?它将给消费者带来什么?给晨辉带来什么?
甘:新投产的 T5小功率和T8-58W进口全自动生产线,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荧光灯自动化生产线。其中T8-58W全自动生产线是国内第一条只生产58W荧光灯的单品生产线。我们的T8-58W灯管尺寸长、辐射面积大、亮度高、比常规T8 36W的每瓦光通输出约高15%,在国外已被大量用于大型的商场、超市、地铁等人群密集亮度需求较高的场所。T5小功率全自动生产线生产的T5系列4-13W荧光灯管,管径小(16MM),长度短,主要用在应急灯、橱壁灯等。同时,在汞含量方面,晨辉投产的自动线可使用固汞,减少了汞对环境的污染,与使用液态汞的产品相比更环保。这两条生产线的投产进一步提升了晨辉公司的产品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光源产能,具备了年产8000多万支光源的能力。
记者: 晨辉在中国照明行业享有多项殊荣,对此您有何感想?
甘:更多的荣誉代表着更大的责任。借此机会我也衷心地感谢业界朋友、客户、社会各界友人和晨辉的 2200多名员工。我们晨辉一定会把这项光明的事业做得更好!
记者:晨辉 2006年国内市场发展规划是怎样的?如何实现这一规划?
甘:晨辉 2005 年尝试进入山东和江苏市场, 2006 年将做好这两个市场,同时进军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市场。我们将按照年初制订的工作计划从营销理念到营销政策举措的具体实施到执行效果的评估与改善一项一项地予以落实。使晨辉快速全面地占领国内市场,为中国广大消费者奉献更好的光明,为全球照明,为祖国争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