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未来的主角(图)
摘要: 2007广州国际照明展已落下帷幕。由于德国法兰克富方面今年不举办照明展(两年一届),使得其中国展令人期望和关注。
2007广州国际照明展已落下帷幕。由于德国法兰克富方面今年不举办照明展(两年一届),使得其中国展令人期望和关注。包括国内外照明巨头在内的近1300家企业在本届照明展上争相出彩,给照明行业制造了一场精彩盛宴。而作为参观商或买家,不仅希望能从中寻找到好产品或合作品牌之外,更希望能从本届光亚展上探索发现行业新现象以及呈现出来的某种行业走势。
企业开放与洗牌开始
本届展览会是开放的,企业也和往年相比更加开放。以前把新产品放在一间秘室里,参观商只有获得身份验证后方许参观。而今年,参展企业几乎都是大大方方地将新产品挂在大众目光之下,毫不避讳,新特丽、威斯丹弗等都是这样去做的。参展企业允许同行参观、允许参观商拍照、允许同行一起探讨问题,这些都是往年所很少看到的。这一现象也彰显出照明行业的态势——开放的,包容的。
开放的背后意味着一种速度。每家企业都希望通过这个机会尽可能全面的展示自我,在最短的时间把企业的行为、动态和方向展现出来,让参观商和买家迅速深入了解企业,最终达成合作意向。这是2005以前所未曾见过的现象。
开放的背后也意味着一种资源嫁接和行业快速竞合的可能性。以前,企业几乎都是过自己的独木桥,在市场上都视为竞争对手。如今,出现了从竞争向竞合转变的迹象。雷士、本邦等品牌今年接下来的一系列动作将会使行业震惊。
企业的开放,暗示着行业新姿态的出现,也意味着行业速度整合、联合、洗牌的一次新开始。
重新定义品类划分
按照传统的品类划分方法,我们习惯性地把飞利浦和三雄·极光等划归为工程照明品牌、把雷士定义为商业照明品牌、把欧普划分为家居照明品牌。而事实上,通过国内外知名品牌这次的精彩演出,我们可以看出,每家企业都在向外界展示它们综合性的一面。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定义品类划分——雷士仅仅是商业照明吗?欧普也仅仅是家居照明品牌吗?尽管这些是它们的强项,但并不是他们所愿意听到的人为的归类。
欧普王耀海曾指出,在他所理解中的照明行业应该分为室内照明和户外照明两大类,欧普是一家专注于室内照明的企业。这种划分方式也许更适合照明行业现在的格局。也正如雷士吴长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照明企业以前靠单品(产品、模式、渠道、价格等)可以快速赢得市场和销量,如今转向了综合实力的竞争力。商照只是雷士整个产业链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而已。
产品高端化蕴含商机
产品款式和价格也许是2005年以前照明企业制胜市场的最有力的武器。如今,价格已不再是市场主要衡量标准了,相反,不少有实力的企业正在朝产品高端化、科技化的研发方向迈进,价格居于次席。
国内著名照明设计师安小杰曾在本报的一次座谈会上透露,他们公司2005年设计的照明工程所需的灯具总量大约为2个亿,2006年上升到了9个亿,而2007年1-3月份的灯具需求总量达到22个亿,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商机。然而,几乎没有一家国内企业的产品能进入他们的选择范围——不是因为价钱,而是因为没有好的产品可供选择。
在本届光亚展上,这种现象得到印证。我们看到部分企业推出了一些物美价高的新产品,他们一步步地在摆脱中低端消费区域,去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比如采用施华洛世奇水晶的金达照明家居水晶灯、江苏某企业推出的8000多元/款的办公照明灯具、德国施特朗公司带来的雷达遥控兼监视技术的工程照明灯具、杭州泰格电子的节能豆胆灯等等,它们产品的价格不菲,但获得了一些照明设计师和高端客户的青睐。
这一现象也暗示着照明企业未来产品研发的一种新方向和市场空间——同一款式的筒灯,国内品牌卖得也许只要200-300元/款还卖不动,但海外品牌叫价2000-3000元/款都不愁卖。价格落差之大,对中国照明企业来说蕴含着一种巨大商机。谁能在价格落差空间内,研发出适合高端客户需求的高品质产品,将会开辟出一条新的血路来。
电感金卤灯还有多长寿命?
和本报年初的调查结果相吻合的是——金卤灯成为商照企业2007年最关注的品类。在本届照明展上,商照及工程照明企业几乎都展示了金卤灯产品。雷士照明推出的金卤灯在传统防眩的基础上改良成内环防眩,并增加蜂窝防眩环,提高防眩功能;佛山照明的金卤灯在显色性、光效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地提升;广州捷龙的金卤灯则在外形、防眩、安全性能上做足了文章。
而最为耀眼的当属韩国现代照明推出的“微电脑控制数码电子金卤灯”,在整个展会上抢尽了风头。据称,韩国现代照明的新型电子金卤灯在技术稳定的前提下,市场售价可以比目前市面上的价格降低20%之多,即将在中国掀起普及风暴。
众所周知,电子金卤灯在节电方面远远优于电感金卤灯。如今,国内外照明企业都在努力地研发高技术含量、低开发成本的电子金卤灯,一旦电子金卤灯的技术和成本难题均被攻克,一旦韩国现代照明真能在中国掀起普及风暴,电感金卤灯的命运不知还能延续多久?这是本届照明展留下行业的一大悬念。
LED亮彩闪烁前景
LED品类是在大家的观望中,迅速焕发光彩的,LED企业也越来越多。在本届照明展上,LED企业近80家,他们用各种造型展现了LED的魅力。鹤山银雨、深圳世峰科技、深圳晶彩、广州环球照明、江苏汉德森、中山诺飞亚等LED企业都争相放彩,连飞利浦、欧司朗等照明巨头都展示出了部分LED产品,这无疑已经暗示着LED品类的崛起和未来在照明工程上应用的广阔前景。
LED越来越受到企业乃至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在中国现已建成大连、南昌等五大LED产业基地,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将LED产业纳入国家836计划范畴,其重要地位可见一斑。在今年8月22-24日的中国(上海)第十三届国际照明电器博览会期间,与之同期同地将举办中国(上海)半导体照明论坛,由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直接参与。这些迹象表明,LED的前景和趋势不言而喻。
“一站式购物”促使灯饰品类扩张
以前,我们可以凭借一支节能灯、一只吸顶灯,或者不完整的产品系列,走遍中国。但随着消费者需求(消费欲望、购买成本、便利性和整体性)的变化,单一或不齐全的产品线已经暴露出了它的缺陷。于是,终端形象店对灯饰企业产品线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产品款式要新,而且产品要全,从顶灯到地灯,从客厅灯到儿童房灯,都希望一应俱全。所以,灯饰企业对品类的扩张势在必行。
我们在展览会现场可以看到,新特丽、菲昂、爱的华、迪士尼、龙的照明等灯饰企业都几乎全线展示所有产品线,意在表明它们足够满足终端形象店的要求,以及消费者“一站式”购物的需求。此次没来参展的千丽、大丰、华泰、钜豪等家居照明品牌都在用行动证实这一走势。
不仅如此,更是有些企业除了展示灯饰外,还把家居饰品也摆放在了展厅内,比如威斯丹弗就把OEM饰品当作未来终端专卖店内的必备品类之一。这种现象实际上在一些经销商的店里已经出现了,它代表着一种终端新模式,也暗示着灯饰企业与家居饰品企业未来联合的可能性。
长三角企业重彩出场对阵珠三角
据统计,在近1300家参展企业中,长三角参展企业接近1/4,而且不少在A、B两大品牌馆内重彩登场,除飞利浦、GE不提外,还有浙江东舜、浙江晨辉、东升集团、上海亚明、宁波爱使、库柏(上海)、江苏史福特、江苏百家丽等,它们的年销售额基本上都是数亿元人民币,比珠三角照明企业的平均资金实力要高出不少。他们携资金、技术、产品、生产等能力借展览会强势开拓中国,这表明一股以长三角企业命名的新的势力将可能席卷中国,有可能给部分中小型企业带来推毁性的打击。这不仅值得经销商们的关注,也值得珠三角乃至全国各地照明企业的高度重视。
产业链条竞争下的考验
“现在的竞争,不再是单点竞争,而是综合实力的竞争。”雷士照明总裁吴长江如此点评照明行业的竞争阶段。所谓综合实力,既包含着制造、产品、资金等硬性设施,还包括人才、管理、网络、服务等软环境,概而言之,就是整个产业链条的竞争——从上游原料供应到产品在客户终端的应用。
在本届展览会上我们可以看到,雷士五大产品系列全线展出,高层阵容在媒体面前集体亮相;欧普从传统灯具展出变成了新电器技术和光控技术的展出;飞利浦照明从产品展出延伸到了照明应用的演示……这些无不说明,以规模制胜的照明企业逐渐从产品竞争转向整个产品链的竞争;而中小型照明企业在全面展示它在某个单个品类上的优势;中小型灯饰企业则体现在产品个性和特色上的差异性。
产业链的竞争必然会对两类企业提出考验:一类是正在进行产业链整合的品牌企业,它们面临的是上游(原材料及OEM)供应商、产品品类、终端资源和渠道响应力的整合速度和力度的考验;另一类面临考验的是与雷士、欧普等品类相同或相近的二三线品牌,它们面临着对这些大企业一步步整合之下形成的生存压力,和在这种压力下的重新定位和自我审视。
产业链的竞争必将推动照明行业洗牌速度的加快,而这种速度也会使照明灯饰行业未来可能能生存下来的企业特征:第一类是规模性照明企业;第二类是技术性照明企业;第三类是OEM性照明企业;第四类是服务性企业(有可能为第一类企业服务,比如照明设计公司、产品设计公司、人才服务机构等);第五类是个性化灯饰企业。
现在还生存着的照明灯饰企业是否已经通过本届照明展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和差距,是否对自身的优劣势重新做出了审视,是否在新的市场考验下找到了一片新的空间?
完美谢幕与遗留的缺憾
2007广州国际照明展和参展企业就此完美谢幕。为什么称之为“完美”?一是这次行业巨头大多已“赴宴”,他们用各自的方式共同向外界展示了照明行业精彩的一面;二是无论是参展商,还是参观商,他们都得到了他们想得到的结果——参展商尽情地演绎,参观商纵情地享受。
但展会完美谢幕背后也留下了一些在本届展会上没能看到的精彩。一是城市照明整体灯光设计的缺憾。从单体建筑的照明设计到城市整体景观设计,这是近年来显现出来的新态势。尽管主办单位开设了各项论坛,但如果把这些内容作为展出项目之一的话,也许展会会更加精彩和迷人;二是下游运营商的缺席也是遗憾之一,不能在现场和照明企业形成现场对话;三是灯光艺术演绎的缺憾。
本届展览会让我们看到了热闹的企业场面,却鲜能看到高水平的照明设计盛宴。主办单位应该开辟一定面积的展厅,让具有强大照明设计能力的企业在现场展示其更为精彩的一面,让整个展会的技术含量更高一些。
总之,再完美的演出总会有一些缺憾。最重要的是,下届展览会如何将“灯光技术”这一主题演绎的更加完美。而作为照明行业经过2002—2006年洗礼而生存下来的一份子,如何在2007年以后更猛烈的市场较量中立足,需要照明企业做出更为坚定的回答。
图文解说
新特丽照明携西班牙LEDS公司的古典云石灯出击本届照明展。这是LEDS公司新产品推向中国市场的首度亮相,新特丽任由参观商尽情地观摩甚至拍照,这无疑展示出了新特丽照明开放的姿态。其他参展企业亦是如此。由此可见,照明灯饰行业更加开放与包容,思想闭塞的企业的路,将越走越窄。
欧普照明展示出了完美的光控技术,由此可见欧普的核心竞争力不再仅仅局限于吸顶灯。从合资建成光源公司,到灯光应用设计,欧普照明已经在构筑整个产业链条,展示它的综合实力。它代表着这个行业领袖企业的未来方向。
德国施特朗展出的感应控制产品原装德国,在中国鲜见。尽管产品单价相对较高,但仍然受到工程建设和采购方的青睐。这一现象表明,中国不缺高端消费群体,而是缺高端化产品。这是一片已暴露出来的市场空间。
电子金卤灯一直以来面临成本居高不下和技术性能不稳定两大难关,韩国现代抓住这一契机,开发出物美价廉的微电脑控制数码电子金卤灯,在展览会上大放光彩。在日本,金卤灯在商业照明领域的普及率已达到90%,而中国还刚刚起步。一旦电子金卤灯的技术和成本难关被攻克后真正掀成普及风暴,它取代的也许不只是电感金卤灯,有可能还会殃及传统的商业照明。
本届照明展上LED企业的参展阵容和展出的产品及技术似乎在告诉我们:LED市场这两年火了,今后还会更加红火!
威斯丹弗把家居饰品搬进了展厅,杜坤豪告诉记者,今后有消费能力的城市里的威斯丹弗专卖店都能看到这类饰品。这种灯饰与饰品的融合暗示着两种方向的可能出现:一是终端销售新模式可能出现;二是灯饰与家居饰品企业未来联合的可能。
晨辉仅仅是本届照明展上,长三角照明参展企业的典型代表之一。一直以外销为主的长三角规模企业,此次大规模参加展览会,似乎在暗示我们两层含义:一是外销难做了或中国市场太有诱惑了;二是我们来了,你们要注意了!
“现在的竞争,不再是单点竞争,而是综合实力的竞争。”吴长江说。既然行业到了这个竞争阶段,雷士就必须提升整个产业链条的综合竞争力,而不只是商业照明。雷士先去这样做了。
行业期待照明展不仅仅是企业展示产品的平台,更是代表行业先进潮流、演绎灯光技术的舞台。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