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推进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
摘要: 2003年6月,我国成立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开始启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做”实践原则的指导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半导体照明大家庭中不容忽视的一员,在国际大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并且有望在“十一五”规划的发展
记者: 启动项目时的资金来源是什么?
吴玲: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实施思路,通过科技攻关及相关计划投入国拨资金近1亿元,在国家政府资金的引导下,带动了包括厦门三安、大连路美等在内的一大批民营企业相关投入达 40 亿元,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6 亿多,行业实现产值 133 亿元,新增就业岗位约 5000 个。
记者: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民间资本介入?
吴玲: 应该说,这主要是得益于随着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的深入实施,一系列技术,尤其是产业化关键性技术的不断突破,为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竞争力的逐步提高,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再加上市场急需的半导体照明应用市场潜力很大,光通(量)每提高几个流明/瓦,就会有一些新的应用市场涌现出来,所以引导了一些民间资本的预期投资积极性。
记者: 应该如何理解“以应用促发展”?
吴玲: 刚才提到,随着市场应用的不断扩大,民间资本也介入较多,这也就奠定了产业链向上游延伸的重要基础,调动了整个产业界扩充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积极性,也加大了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持续动力。据我们的统计,在政府引导下,企业技术创新观念日益增强,新增投入资金约 10% 用在技术和产品研发上,这样促使国内产业不断升级,新产品层出不穷,产业链日趋完整,从而带动了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的持续上升,达到了一种良性的发展态势。
记者: LED进入家庭照明是否还有很多重要难题需要解决?
吴玲: 当然,应该说 LED 在进入到普通家庭照明要走的路还很长,在真正进入到老百姓家庭之前,还有很多科学与技术问题,它还要登上很多台阶,攻克产业化关键性技术、突破关键装备及人才等产业瓶颈等诸多方面开展切实可行而且必须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也是我们下一步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之所在,但同时,也有着千载难逢的自主创新机会。
编者旁白: 中国是照明器具生产和出口的大国,但是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因此,如何不断扩大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应用领域,做强做大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推动这项技术早日、真正造福于百姓和社会,是目前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各项工作的核心,也是对“以应用促进发展”这一指导思想的正确理解。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