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灯“绿色照明”演绎节能新概念(图)
摘要: 房间里没有任何常见灯具的踪迹,只有一个会发光的天花板,室内被映照得如同白昼——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光学专家们描述半导体照明的场景。
房间里没有任何常见灯具的踪迹,只有一个会发光的天花板,室内被映照得如同白昼——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光学专家们描述半导体照明的场景。
在长春举办的国际光学大会上,专家们指出,“没有灯”的“绿色照明”,正在引领人类照明历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在能源紧缺的今天,正在演绎节能新概念。

银川市绿色照明工程全部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LED光源,其使用寿命长,节电效果明显,耗电量只有同等功率、同等光效灯的1/10,并且能够防止光污染和光干扰。本报记者张晨摄
人类照明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众所周知,火开始了人类照明领域的第一次革命,而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被公认为第二次照明领域的革命。在这次光学大会上,美籍华人光学专家厉鼎毅等学者们认为,被称之为LED的半导体照明,无疑将引领人类照明领域第三次革命。
半导体照明,亦称LED,即半导体二极管的意思。早在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第一支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诞生,这种体积小、寿命长、安全低压、节能、环保的新型照明手段就进入了科学家的视野。半导体照明问世尽管已有40多年,可长期以来,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只能发出彩色光辉,虽然五彩斑澜,却不能用于日常照明,只在一些装饰等领域充当辅助光源的角色。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的突破,以及蓝、绿、白光发光二极管问世后,半导体照明才得以进入日常照明领域。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出现首支红色LED。到今天,LED的色彩几乎涵盖全部可见图谱。
在人类照明史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的历程:从远古时代的火到油灯;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1938年,发明了荧光灯;1959年,发明了卤素灯;1961年,高压钠灯出现;1962年,金属卤化物灯问世;1973年,三基色荧光灯发明出来。而从1962年开始,人类照明史上有了新的角色——LED。1962年,首只LED出现;1976年,绿色LED出现;1993年,蓝色LED出现;1999年,白色LED出现。最早研制的LED只具备标识功能,而白光LED的出现,使其迈进了日常照明领域。白光LED最接近日光,更能较好反映照射物体的真实颜色。从技术角度上看,白光LED也是LED中最尖端的技术。2000年,LED开始应用到室内照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