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摘要: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
全面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整合工业园区,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和综合利用水平,清理收回闲置土地31宗153万平方米,取消经营性房地产历史遗留项目109个300万平方米。优化投资结构,在重点项目投资中,培植税源占47%,基础设施占33%。面对全国性电力供应紧张,全市科学调度,开源节流,万元生产总值电耗减少5.6%,每度工业用电创造产值39.3元,居全国前列。金融运行质量在调控中得到提高,不良贷款比率又下降4个百分点,不良资产率继续处于较低水平,本外币贷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贷款增幅高于存款增幅,贷款主要投向我市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外向型经济和重点项目建设,对地方经济的支持作用明显增强。
致力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制造业,火炬东部产业区、中科高科技产业基地动工建设,涌泉技术中心升级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东南融通等企业软件产品出口增长1.5倍,58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5.3%,电化厂等一批老工业企业完成搬迁改造,厦工工业园一期、古龙工业园一期、三圈日化等竣工投产,翔鹭纺纤、虹鹭钨丝等企业技改扩产,全市技改投资增长32.8%。落实名牌战略,新增正新、银鹭、惠尔康3个中国驰名商标和厦华彩电、厦工装载机、金龙客车、金龙旅行车4个中国名牌产品,厦华(彩电)、古龙(罐头)、伟士(体育用品)、纽威(树脂工艺品)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支持东林电子等企业应诉反倾销案,组织企业参加重大展会,工业品产销率98.2%。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新增27家,全市工业总产值1729.2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9%,对地方税收收入贡献率为34.9%,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2.9个百分点。
发展现代服务业,象屿保税区二期、海沧物流园区、海空港的物流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电子口岸”建设加快,通关速度进一步提高,集装箱吞吐量287.2万标箱,增长23.2%,空港国际客、货运量均居全国第四。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扶持,出口退税突破100亿元,实现“老账全退、新账不欠”,完成出口额139.5亿美元,增长32.2%,进口额突破100亿美元。扩大旅游业对周边的辐射,正式受理台胞落地办理往返大陆通行证,厦金直航旅客40.8万人次,增长1.5倍,全市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1.2%和27.4%。“投洽会”等大型会展经过不断创新,影响扩大,实效增强。加强信息港平台建设,推广信息技术应用,互联网域名注册量占全国一半,服务器托管居全国第一。
(三)落实项目带动战略,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加大项目招商力度,全面落实六大领域招商政策,组建全市投资信息中心,整合厦门在线招商网站,主动接洽国际相关企业,定期调度重点项目,积极解决招商项目用地问题,新获批用地10平方公里,全市合同利用外资增长57.7%,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5.1%,均居全省首位,实际引进内资101亿元。目前在建和已签的内资千万元、外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298个,投资总额超过1700亿元,为“十一五”的发展积蓄了后劲。对二甲苯(PX)项目获国家批准立项,戴尔二期签订协议,汽车工业资本结构得到理顺,汽车工业城、安美光电、太古四期等项目陆续开工,石化、客车、计算机、光电子等产业集群加速形成。落实民营经济扶持政策,私营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分别增长30.3%和32.2%。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