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9月刊 NO.60 > 正文

G20最忆是杭州

2016-10-18 作者: 来源:《阿拉丁·设计》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今年九月,杭州亮了。是的,街道、店铺、建筑,桥、树木、山体、湖水,都亮了。可最亮的,莫过于西湖水上那一出情景交响音乐会。对于杭州市民来说,G20 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而对于杭州以外的人而言,G20 最亮点的地方,大概就是这场惊艳的《最忆是杭州》了。不知道这次莅临参会或者关注G20 峰会的人们,多年后是否还会忆起杭州?

  《阿拉丁·设计》:整场演出中,《天鹅湖》和《美丽的爱情传说》让人印象很深刻,这其中应用到的全息投影技术让人眼前一亮!能谈谈这种呈现方式的用意以及应用过程中的难点吗?

  沙晓岚: 我很高兴演出中个别的节目能给人带来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坦率地说,全息技术在我们之前的演出中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手段了,很多硬件上的技术难点我们早已攻克,只不过个别的定制化需求需要着重处理。但总的来说,就技术而言我们已经是得心应手了。《天鹅湖》和《美丽的爱情传说》之所以能带给我们全新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其实主要是依靠视频内容的创意和设计,当芭蕾舞演员随着音乐和节奏在轻盈舞动的时候、当折扇的图案在二维和三维的空间里肆意流转的时候,前所未有的观感体验使人们获得了内心的愉悦。事实上要达到这种状态绝不是我们以前所做的硬件的点位、色彩和动态的设计所能达到的,必须要经过二次创意也就是内容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工作提升到艺术的高度和层次。

  《阿拉丁·设计》:倒影也是这次水上舞台的一大亮点,这对灯光的应用有什么特殊的要求?

  沙晓岚: 水和光是非常好的搭配组合,任何有光的场景只要有了水就有了灵动的生命。其实水对灯光是没有特别需求的,灯光把西湖的山、树、桥、亭刻画好,自然就形成了与水的融合。相反,灯光特别依赖水,出于演出的需求我们希望水越静越好,这次演出的成功也主要得益于当天动静皆宜的西湖水。对灯光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灯具上,针对不同设备在水面上的使用我们会有不同的防护措施。

  《阿拉丁·设计》:除了舞台之外,作为真实背景的西湖畔也被灯光妆点一新,据说是用了20 万米“星星点点”的灯来勾勒。对此,您的构思是怎样的?实施起来有什么困难?

  沙晓岚: 所谓“星星点点”其实就是最普通的LED 树串灯。最初的使用是在2014 年APEC 峰会的时候,我们用这种方式把领导人车队所要经过的北京的御道进行整体布置,并用星星点点组成了APEC 的图样,凸显了主题,这种化繁为简的方式在当时受到了一致的认可。这次我们在西湖周边的树上用电脑染色灯对树木进行分层次分尺度的刻画以后,可以说整个树木的形态、色彩的饱和程度等要素都已经很到位了。但是我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演出时随着音乐的节奏在展现辉煌的一刹那需要让观众为之一振,于是再一次用这种灯具在整个西湖周围的树上全部挂满。西湖的树不同于一般的地方,体态非常丰富和丰满,挂的时候要非常讲究。树串灯和染色灯光配合起来,有些许中国画的韵味。我们把这类最简单常见的灯具设备通过外延的控制设备进行了智能化的处理,使它能够与电脑灯在同一个平台上工作,为整个演出加分。

  《阿拉丁·设计》:这场演出一共用了多少灯具?主要包括哪些类型?水上的演出对于灯具有什么特殊要求?

  沙晓岚: 整场演出用了大概一千多套灯具,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体现西湖景观环境的灯具,主要是给树木、桥体、建筑等染色的LED 灯具;一类是服务于演员演出的电脑灯和投影灯,这里面电脑光束灯、切割成像灯、电脑染色灯都布置于特定的点位。还有一些工程投影机,其实在我们专业中已经把它归为灯光的一部分。此外还有一些水面上的定制荷花灯、演员手里的发光帽子、水铲等等,这些我们都归类于道具范畴。

  《阿拉丁·设计》:您承担过许多国际盛事的灯光总设计,这次G20 峰会的文艺演出与以往相比有什么不同?需要重点考虑哪些问题?

  沙晓岚: 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这一次是在杭州。可以说近十五年来几乎所有国家级的大型活动的灯光设计和制作都是由我们公司完成的,这要感谢国家和领导对我们的信任。以往的活动基本上都是在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举办,而这一次这么高规格的峰会却选在了秀美的杭州。所以我们在创作模式上完全与以往不同,不再刻意地、单方面地去追求大而全的视听震撼,而是更加注重在韵味中提炼文化,在平静中去彰显力量。另外,这次我们不只是做了灯光这一项工作,本次杭州G20 峰会的文艺演出我们公司是总体承制,我的身份也由之前的灯光总设计、视觉总设计转变为总制作人,包括舞台美术、音响、舞台机械甚至演员等等各个专业都由我们来整合。这对我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也说明灯光在一台演出和一个项目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和认可,我们能够以自己的专业立场,利用自身的优势去整合资源,去创造奇迹。

  《阿拉丁·设计》:这次演出您收到的反馈如何?您自己如何评价?是否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沙晓岚: 这次演出是非常成功的。从现场的观众反馈来看,全场掌声不断,这就是对我们演出效果最大的认可。现场的观众来自世界各地,又有多国的最高首脑出席,我们发现不论是东方名曲还是西方经典,都可以引起大家的共鸣。演出后,中央领导和各国首脑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说明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只要通过努力和创新就能够找到一种共通的语言,而这个语言的表达是用我们的方式,用中国的声音。


12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