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设计师杜健翔的一天
摘要: 在整个拍摄采访的过程中,杜健翔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但是我太忙了,真的没有时间!”这不是谦辞,而是杜健翔最真实的生活状态。让杜健翔欣慰的是:照明设计逐渐被市场认可并越来越受到市场和政府重视;公司里的年轻设计师正在快速成长,有的已经能够独挑一梁……杜健翔从中看到了照明设计行业的未来和希望。
12:00
步行上下班已经成为杜健翔近两年生活的一部分。回到家,通常太太在厨房张罗中午饭,他则在楼上的书房泼墨挥毫。“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杜牧的《山行》是杜健翔的挚爱,身为杜牧后人的他,举手投足间散发的更多是“文化人的情怀”:书,画,读书,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三件事。科班出身的杜健翔,不仅熟悉书法、国画、油画,还研习过篆刻、摄影。
在商言商,目前杜健翔还是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公司事务上。
14:30
回到公司已接近2 点30 分,杜健翔召集公司的三位主案设计师开会。这是一个新项目,体量比较大,前期的创意和构思非常重要。
三位设计师说了项目基本情况和构想之后,四个人似乎还没有一个特别满意的构想。于是,杜健翔将项目组的所有成员都召集起来,一起头脑风暴。杜健翔耐心地鼓励每一位同事,
发挥自己的想象,说出自己对该项目的感觉或者看法。在此过程中,杜健翔偶尔发言,提醒同事们需要注意,建筑顶部的材料能否透光?从鸟瞰、近人、旁边的沿海高速三个角度如何考虑灯光的效果以及实现?
结束了这个项目讨论会,另一位主案设计师接着向杜健翔报告了另外一个风景区方案设计的进展情况,杜健翔给出了一些修改的意见。
17:23
开完会已接近下午5:30。回到办公室的杜健翔并没有能够
闲下来。刚才会上讨论的内容,其中关键的一点在于屋顶所采用的材料。因此,杜健翔立即联系了业主单位,确定屋顶所采用的材料能否透光。随后主案设计师郑超进来跟他汇报了其他项目的进展。
打完电话之后,杜健翔突然想起来,某个曾经做过的方案,可以为这个新项目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于是急忙走出办公室,找项目组从电脑里调出这个方案的图片。杜健翔对图片有一种过目不忘的本领,甚至多年以前的图片存放在什么位置都记得清清楚楚。图片找到了,项目组成员聚拢过来,听杜健翔讲解怎么去做这个新项目的设计方案的效果图。
随后,另一个观澜湖项目的设计师正在纠结于如何选择灯具,因为业主又给出了新的限制,预算又被压缩了。杜健翔分析了一下,给出了一些参考的意见。
18:33
这些事情处理完,杜健翔走出公司大门时,已是18:33 分了。一天工作结束了。
杜健翔下班不喜抄近道,常常是沿着回家路上的一个小公园里弯弯曲曲的小道散着步回家。杜健翔非常喜欢这个小公园,桂花盛开的季节,回家的途中闻着扑鼻而来的阵阵桂花香味,
令他感到非常惬意和放松。
另一边,杜太太早已在家为他准备着晚餐。
杜健翔和太太相识于高中,三十几年过去了,俩人依然如胶似漆。谈起杜太太,幸福之情便从杜健翔的嘴角、眼神里油然流露出来。杜太太说杜健翔是“菩萨心肠”,对公司的员工都跟自己家的孩子一样……语气里虽有埋怨,更多的却是理解。
21:00
晚饭后,坐在沙发上看一些喜剧类电视节目,是杜健翔和太太一天之中最为放松的时刻。杜太太性格直爽,不时评论一下电视的内容,爽朗地笑出声来,而杜健翔,则面带微笑,应和一声。
有时候一个人到电影院,连着看上两场、三场的电影,完全沉浸在剧情里,让头脑充分休息,也是杜健翔的个人独特的减压方式。
23:00
休息
采访后记
这就是一个照明设计师忙碌而充实的一天。这样的一天,带给杜健翔的,有紧张、也有充实有挑战,也有成就。回首20 年的照明设计生涯,杜健翔深感其中的艰辛与坚持。然而,细数起自己做过的那些作品时,杜健翔话语里充满着激情,洋溢着自豪和些许满足:每一个项目都倾注了他非常多的心血,每一个作品都独一无二。杜健翔相信:“照明设计,是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
杜健翔经常说,“光,是一种材料”,“光,它用巨大的能量感染我们激发着我们的感情; 我们热爱它,我们向往它,我们渴望投入它的世界之中。我们愿意做光的使者,通过精心的设计,传递光的感情,让人类感受到光所带来的欢乐、温暖和幸福……”
在整个拍摄采访的过程中,杜健翔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但是我太忙了,真的没有时间!”这不是谦辞,而是杜健翔最真实的生活状态。让杜健翔欣慰的是:照明设计逐渐被市场认可并越来越受到市场和政府重视;公司里的年轻设计师正在快速成长,有的已经能够独挑一梁……杜健翔从中看到了照明设计行业的未来和希望。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