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苦日子还是好日子 | 后照明时代思考

大件事要分享到:
2019-12-11 作者:江海阳 来源:观国之光设计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此文章为付费阅读,您已消费过,可重复打开阅读,个人中心可查看付费阅读消费记录。

摘要: 自12月2号新闻联播关于制止过度“亮化”通告播出以来,这几天可谓是照明界的震后余波,舆情汹涌,热烈的很。

  自12月2号新闻联播关于制止过度“亮化”通告播出以来,这几天可谓是照明界的震后余波,舆情汹涌,热烈的很。

  中国有句老话——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讲的是一个人从贫穷节俭进入到奢侈挥霍很容易,从锦衣玉食跌到天天啃萝卜咸菜却很难。这是因为人的性格和习惯一旦养成骄奢放纵,一朝落下马来,苦日子比死都要难受。

  照明行业就要开始过苦日子了,我也身在其中,也在体会苦日子的到来。

  去年写了一篇文章——《照明的拐点》,讲的是这个行业必然会出现重大转折,要么上进,要么堕落。去年我想的是纵然前面再有万丈深渊,我们这个行业总的发展势头是好的,会向着良性、理性以及美学意识上挺进。但是今年发现我错了,现在再拐回头看,这个行业怎么变得越来越没有节操,向着审丑的方向滑的越来越远,很多城市照明已经堕落到十年前的水平——那是一个照明的初级阶段,LED刚刚开始以花花绿绿示人的时期。

  “拐点”那篇文章写完,行业里一位备受尊重的老师约我聊天,说我能不能写一些正能量的文章,讲述一下这个行业发展的历程以及取得的成就,然后再说出现的问题,但总的情况是瑕不掩瑜,这些问题都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改善......

  我向他表示了对这个行业极大的热爱,但没有同意按着这个思路来写,因为这和我看到的现状很有出入。我不大会写歌功颂德的文章,我一直认为设计是要改变现实世界的落后,促进社会深层次的改变......我想我应该再等一等,思考一下行业怎么去变化,以及我们的“深层次”问题出在哪里。

  这一等就是一年,2019年我很少动笔再去写城市照明思考文章,可能我觉得写了几年的中国城市照明了,该讲的问题都讲了,该批判的现象都批判了。其实这个行业的问题和病源在哪里,大家都清楚,无非是皇帝的新衣,集体沉默而已,犯不着我来捅破这层窗户纸。还有一个更关键原因——我发现我也是同流者了,我也在这场集体迷幻欣欣向荣中沉浸到不能自拔,我也在享受挣“快钱”的酸爽痛快。

  我实在也堕落的很!

  直到今年国庆,我开车纵贯南北,路过湖北武汉。

  当时“军体会”还没有开幕,但是全城晚上都亮了灯,我走在高架桥上看着眼前煌煌锃亮,我大惊于城市照明已经成为这样了!别的不多说,就看高楼矮楼,住宅商铺,行政办公,但凡是路边的楼体一律装灯。而且灯具装的不是一般的多,就拿住宅楼来说,正面阳台洗墙灯全部做完以后,还要横向延展到侧面山墙上......天啊,这是什么照明手法?完全无视经济造价和视觉美学,空间层次和建筑条件,城市照明已经无底线到这种程度了?我觉得我虽然同流,但我好歹还有点美学追求,虽然也在配合工程公司多装灯,但我还知道爱惜物力。但是在武汉,我看不到任何照明的进步性可言。

24.webp.jpg

  ▲ 随手拍了几张图片,看这样的照明不用下车仔细审视

  前几天去某省会城市开会,下了高速,收费站出来又一次让我惊诧莫名!据说刚刚大面积实施完城市亮化,只见马路道牙上,绿篱灌木前,洗墙灯一路搞过去,形成一道道七彩变幻的光色,树木全被照亮,瞬间是红的,又一瞬间是绿的,再变回青黄橙紫......恍惚我回到了刚刚从业照明设计的时代。那时候的LED灯虽没有今天的饱和度、鲜艳度这么高,但是夸张、粗狂的风格却是一脉相承,这是今不如昔吗?

  本身这种宏大叙事级别的城市照明也是中国当下特色,而普遍化的媒体立面已经成为一二线城市标配,这种做为一定主旋律宣导作用的事物,算不算过度亮化?按理说深圳做为国家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在城市照明上更应该具有科技之都、活力之都、文创之都的时尚和前瞻,但是深圳也步了杭州、厦门、青岛的后踵,学着别人去做超级庞大建筑媒体立面。

  我和深圳市民中心的施工单位有过一次座谈,我很关心一个问题——

  一年前深圳市民中心建筑媒体立面刚刚开播的时候,现场人满为患,以至于交通管制,节目停播。我问一年后去市民广场参观灯光秀的人还多吗?

  “还是挺多的,到了周末人会更多”,工程公司的朋友如是答。

  “那么来看灯光秀的都是什么人?我们知道社会有分层,他们多数算什么阶层的人?”我接着问到。

  “这个我们没有调查过。”

  “那么市民中心周边的商业业态是什么?是7-11便利店?超市?文教设施?还是大型商场?是低端商业还是阿玛尼、LV、GUCCI或者普拉达?”

  “这个我们也没有关注过。”

  我不应该苛求一家工程公司去做这种基于市场和受众为背景的投资价值学方面研究,但我特别想知道今天这种被人津津乐道的“动辄万人空巷,百姓喜闻乐见”的照明大事件,是一种什么样的民众心理促成的。是盲从?集体狂欢?还是真的提升了城乡人民的参与积极性?

  后一日我又去了一家双甲工程公司座谈,他们请我去给设计师们讲讲课,我欣然而往。

  首先放了公司的宣传片,片尾画面上董事长仰面45度看天,站在一片高楼前踌躇满志。

  这时候他一定是在过着好日子。

  接着向我介绍案例说——

  “这样一座县城的一河两岸亮化总投资3500万,我们只用了15天就把它做下来了,效果非常好,亮灯那一天人山人海,涌过来十几万人,领导很认可......”

  我很抱歉地打断滔滔不绝给我介绍公司辉煌业绩的设计总监。

  我问他——

  “一个工程总投资3500万,总工期15天,我知道您是想说贵公司的施工技术力量过硬,效率高,组织能力超群,进货渠道通畅,总之执行力特别强。但您知道吗?您说的这些话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特别是外行人听到,他会想一个3500万的大项目,只用了15天就能做完,这项工程的利润再怎么不好也会有近千万啊,在今天这样一个消费低迷、投资紧缩的时代,还有什么生意会比这个更暴利?”

  “你们这样表白的结果就是降低了行业的门槛,让很多人觉得照明工程行业就是一个低技术含量,类似于挖沟砌砖盖房子的力气活,以后会有更多的外行进入,他们也许商务能力比你们更强,操作的套路更深,这个行业会变得更加无序竞争。”

  “我们再拐回头看看这个15天做完的亮化工程效果,说实话我看不到任何创新和设计感,更不敢说有艺术性。因为你们做了一场灯具的拼凑。你看,这里面无非是光束灯阵列,彩色光渲染,水纹灯铺地,桥梁在变色,栏杆被洗亮,树木无差别照亮,就是简单的装灯吗!”

  “装灯这事谁不会?找个电工就干了,可能你们的技术实力比较强,在接地、安全、安装规范上更细致,灯具调光也做的很好,但这些技术性的事情改变不了这是一个低设计感的事实。”

  “我们的老百姓难道永远都在满足于一时视听耳目的喧嚣和刺激?这种强烈的、单调的、重复的亮化能吸引人多久?过一段时间会不会就被人看腻了?你能保证这种万众围观每天都是这样吗?这种潮汐式的亮化事件很快就会被人淡忘和无视。”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前一日的对话,同样的群体围观事件,两者道理其实是一致的,具有相同的社会阶级分层含义

  这是一群相同的“看客”。

  我又问在座的一位总经理——

  “深圳市民中心的灯光秀您去看过吗?”

  这位久居深圳的工程公司总经理一下子被我问卡壳了,俄顷才回我——

  “没看过!”

  “为什么您不去看呢?”

  这下子他更是回答不上来了。

  我替他解释——

  “因为您有丰富的夜生活,您要应酬、打牌、唱歌、陪客户去消费。而那些天天晚饭后跑去看灯光秀或者亮化事件的人夜生活是单调无趣的,这种盛大事件最能吸引一个精神世界空乏的人的兴趣,或者人更喜欢群处,更喜欢看热闹,哪里人多就去哪里扎堆。”

  “我相信去市民中心的大批观众对周边的商业不会产生消费促进,所以这场灯光秀也不会带来夜间经济的增长。”

  “但是政府一定会去做,因为这种城市热潮效应,可以满足很多人空虚的精神,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就会实现。”

  大家看到这里可以想一下,亮化被公认为是投资小却带来大效应的事情,政府投资一个产业园动辄几百亿,做一个新区建设要几千亿,哪怕你是修一栋历史文化建筑也要几千万,还周期太长,几年时间可能都见不到动静。惟有亮化可以立竿见影,今天拍板去做,一个月后就可以“万民空巷”得到极好、极大的传播效应。还有什么城市建设比得过亮化更能出成绩?

  照明和亮化,这本来并没有什么区别,亮化一词也无可厚非,毕竟“化”这个字有非强制性的含义。亮化,也是一种巨大而无形的精神力量,通过亮而产生美和教化,对社会也是进步。但问题是亮化成为普遍性城市事件,无处不亮,多了,繁了,老百姓也就看腻了,没有新鲜感可言。

  所以做到今天这个样子,重要的推手绝对不是照明人,但我们是最快学会随波逐流和顺水推舟的人。

  我曾经去美国的芝加哥海军码头参观,那片蔚蓝色的密歇根湖拥抱着凸出的码头,码头上有餐饮、酒吧、书店、儿童游乐设施、博物馆等等,尤其是景观设计做的相当出色。我以为到了晚上这里会灯火辉煌热闹非凡,于是吃了晚饭就打车再去一探究竟。谁知下了出租车被警察拦住了,再看海军码头,那里面黢黑一片没有一点灯光。我很纳闷?为什么这么好的地方没有夜生活呢?

  第二天我问一位美国朋友,她很惊讶我有这一问,她说——

  “难道我们上了一天班,到了晚上不应该回家去,陪陪家人,散散步,读读书,早点休息,第二天还有繁重的工作,为什么要去消磨自己的夜晚时间呢!”

  其实也对,再回想起我去过的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澳大利亚、日本......这些发达国家好像都没有什么密集、泛滥的夜生活,就是有,也是短暂的几天社会公众性狂欢,或者室内聚会活动,几日后生活又回到正常。

25.webp.jpg

  ▲ 芝加哥的海军码头,这里没有夜生活

  我们又为什么要做到夜夜不寂寞呢?

  第九届广州国际灯光节前几天结束了,我没去看,因为我知道消息的时间它已经结束了。

  我是在飞机航班上看报纸才知道又一次盛大的、璀璨的、点亮花城广场的灯光节结束了。

  我记得前几年广州灯光节每逢开幕总是在朋友圈里引起热议,大家都在发照片,耗流量地上传各种视频,开幕前满怀期待,闭幕后恋恋不舍。怎么现在我还不知道它开始呢就结束了?那些热衷于传播的粉丝们去哪里了?

  惆怅之余我认真地想了一下。哦,现在灯光节也太多了,早就把大家饱满的热情分散的四零八落。再加上众人的眼光都刁了,啥好东西没看过?悉尼灯光节我都去看了三年了,感觉一年不如一年,不是它办节的水平低了,而是我看的太多具有国际视野了。里昂灯光节我去看过两次,再想起那个拥挤的小城,处处播放的3D mapping画面,这东西国内的制作单位经常出国打比赛,屡屡获奖足以傲视群雄,再好的东西吃多了也会倒了我的胃口。

  有了阅历以后的中国人最可怕。

  你想用粗糙的、丑陋的、没有传播价值的东西去忽悠他,他会转身就啐你一脸唾沫!

  天下事皆有兴废,但不能用一句话来兴废,这不科学。同时,一个已经发展出庞大体量的行业,政府,社会,专业机构也不会允许它因一时、一事的原因而兴废,这不符合多数人的利益。我们这个行业发展的太迅猛,这有利也有弊,这些年积累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大张旗鼓地做了很多颇有争议的事情,造成过度化和低端重复,这种情况是谁造成的?为什么这样急功近利?大家都知道如此发展下去是浮躁是毒药,是杀鸡取卵,但为什么多数人还在沉浸其中,不愿,也不能自拔?挣快钱的时代,谈理想和自律是不现实的。

  只是现实的苦日子还是来了。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 收藏本文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