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上海:从母亲河出发……

大件事要分享到:
2019-06-19 作者: 来源:《阿拉丁·设计》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此文章为付费阅读,您已消费过,可重复打开阅读,个人中心可查看付费阅读消费记录。

摘要: 依水而兴依海而建的上海,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以水为载,如何以水而生,更为重要。苏州河的婉转低吟、碧玉玲珑,用低调缠绵上海的优雅;兴起的黄浦江,刚刚好地用自己的身躯和人类的智慧,诠释了上海的繁荣似锦、波光荡漾。而夜色里的外滩,就在黄埔江的分割里,成为无可替代的永恒。

  依水而兴依海而建的上海,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以水为载,如何以水而生,更为重要。苏州河的婉转低吟、碧玉玲珑,用低调缠绵上海的优雅;兴起的黄浦江,刚刚好地用自己的身躯和人类的智慧,诠释了上海的繁荣似锦、波光荡漾。而夜色里的外滩,就在黄埔江的分割里,成为无可替代的永恒。

  超越母亲河的母亲河

  从近代历史来看,苏州河可能比黄浦江更适合称之为上海的母亲河。但是,历史的演进,经济重心的转移,今天的黄埔江成了更被称道的上海母亲河,反超的黄浦江就像上海的东边界,如天堑隔断了浦东与浦西。浦西黄浦江畔的外滩、十六铺,曾经是远东最大都市繁华的中心、外乡人登岸成为上海人的起点,这些厚重的历史记忆让黄浦江无法不成为上海人心目中最特殊的地方。19 世纪中叶以来,借助地理位置和水运之利,浦西金融贸易业、港口运输业和近代工业逐步地兴起发展,带动了城市的繁荣。

  1990 年国家实施开发开放浦东战略,浦东新区规模不断扩大,经济飞速发展,建立起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框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2002 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则正式提出开展黄浦江两岸地区综合开发工作,这是上海继浦东开发以来又一次城市发展新跨越。开发范围包括从吴淞口到徐浦大桥的黄浦江两岸共计73.3km,土地范围涉及宝山、杨浦、虹口、黄浦、卢湾、徐汇、闵行、浦东新区7 个区,岸线总长85km。到2010 年世博会,上海向全世界展示了这一成果。

  2016 年,“十三五”期间,黄浦江两岸地区规划范围又从吴淞口至闵浦二桥之间的黄浦江两岸流域,长约61 公里,规划控制面积约144 平方公里,包括浦东新区、宝山区、杨浦区、虹口区、黄浦区、徐汇区、闵行区、奉贤区等8 个行政区的滨江区域。规划研究范围至黄浦江全线,全长约113.4 公里。

  黄浦江两岸是上海城市的“主动脉”,近三十年的建设发展,历史从浦西向浦东跨越,20 多座越江隧道与大桥让天堑变为通途,黄浦江两岸的综合开发从此登上历史舞台。而不难发现,上海与此相对应的照明建设,也跟着黄埔江两岸的建设步伐,有了瞩目世界的色彩。

  黄浦江两岸景观照明

  黄埔江两岸的灯光,总是被津津乐道,因为她没有俗气的颜色,也没有反复的变脸,她总在保持自己该有的模样,在自信的规划中以不变应万变。2017 年,《上海市景观照明总体规划》——上海首部景观照明专项规划经过多方探讨、多方依据横空出世,其明确提出上海景观照明应符合上海城市历史底蕴,彰显传承古今、融汇中西的海派文化理念,突出城市特点,塑造与上海城市文化内涵相适应的城市夜景品牌,规划提出“一城多星,三带多点”的上海城市景观照明总体布局思维,成为指导上海市景观照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编制区域景观照明规划以及实施景观照明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

  紧接着的2018 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和即将到来的建国70 周年契机下,多年景观照明没有大动作的黄浦江两岸以《上海市景观照明总体规划》为规范,向全球征集设计方案的《黄浦江两岸景观照明总体方案》也获批通过,根据《黄浦江两岸景观照明总体方案》“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计划,届时从徐浦大桥至吴淞口40 多公里岸线的相关工程将在2020 年基本完成。

  在首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推动下,黄浦江两岸的照明建设便在时间紧、工程量大的情况下启动了。上海市市容景观事务中心高级工程师陈玮炜介绍提到,从去年4 月份开始定下时间节点,明确做上海黄浦江核心段( 杨浦大桥至南浦大桥)20 公里的夜景提升项目后,整个工程是在四五个月里和时间赛跑下抢出来的。当时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的严峻形势,高强度、快节奏成了参与景观照明的建设者的工作“标配”,甚至临近开幕,24 小时“连轴转”都是工作“常态”。他们在现场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地检查、校对、调试每一个方案、每一盏灯泡、每一颗按钮,事无巨细地做万全的准备,最终在短短四个月内完成了14 余万套灯具、5 万多米灯带、600 余套控制终端等安装调试任务,实现了黄浦江两岸20 公里岸线、388 栋重要建筑、16 座码头和4 座跨江大桥的景观灯光提升改造,以及黄浦江两岸景观照明集中控制系统建设,在进博会上,上海的夜景灯光效果出来技惊四座,受到了国内外市民游客的广泛好评。

  享受在外滩

  经典暖黄色灯光可以说是外滩的灵魂色,承载着上海的记忆和厚重历史,此次外滩的照明提升也一如既往保持上海的本色,在保留经典的基础上,外滩着手增添灵动的一面,将原先的钠灯全部替换成LED 灯具,使灯具更小巧隐蔽、更节能,光线更细腻、更容易控制,调光模式更灵活多变,也更好地从多个视角展现万国建筑博览群的气势、细节和典雅,达到远观有气势、近看有气质、细读有故事的效果。建筑可以单栋亮灯,也可以“组团”亮灯,或突出呈现数栋建筑;既可以建筑成片从下往上或从上往下亮灯,也可以从中间往左右展开亮灯,或从两侧向中心靠拢亮灯。

  而根据《上海市景观照明总体规划》,黄浦江两岸景观照明主要采用中低色温、中间色温、中高色温等三种风格。具体而言,外滩、南外滩将以稳重、温暖的中低色温(1,900K 至3,300K)为主,并能根据气候的变化来调节出让游客更舒适的效果,比如夏季炎热就用较为清爽的“白月光”,秋冬季用经典的暖黄光;世博会地区、北外滩、东外滩、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地区以中间色温(3,300K 至5,300K,主要为白色)为主;小陆家嘴、徐汇滨江以清凉型的中高色温(5,300K 以上,主要为蓝色)为主。所以站在外滩东望,能看到小陆家嘴灯光以暖白光为基础,充满现代气息的建筑群和以暖黄光为基础的外滩近代建筑群相映成趣。同时,黄浦江两岸的景观照明将采取常态、节假日、深夜三种模式。节假日灯光全开,常态模式则开全部灯光的70%,深夜模式则可能留下建筑顶部的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光源。在外滩、黄浦江两岸、世博会地区等划为彩光或动态光严控区,景观照明不宜使用彩光,且一般情况下不使用动态光,只有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可以适度进行不同照明模式缓慢切换。

  值得一提的是,陈玮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项目完成经评估了解到老百姓普遍反映黄浦江两岸灯光非常完美,能明显感到差异。因为两岸的贯通,老百姓可以沿外滩跑步、夜行,尤其是卢浦大桥沿线,人们可以看到卢浦大桥桥底的波光粼粼,同时坐船游江看不到它的炫光,设计感特别强。还有黄浦区27 栋楼宇的灯光联动效果也让人惊艳,为此特意编了浦江韵律的音乐配合灯光,美中不足的是音响配置问题,音乐没能配合灯光让驻足的人们听见,所以有点遗憾,未来有可能的话会在两岸装些低音炮,或者多杆合一的杆面上装音响,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对于黄埔江两岸的景观提升情况,我们也在上海外滩周边对市民游客和商户进行了随机取样调研。其中,在对市民和游客的调研中,喜欢上海夜景的人数占比90% 以上,他们普遍认同现在外滩夜景漂亮舒适,且年轻人对晚上夜景的在意程度更高;6% 的人群支持国家投入一定的财政收入建设夜景照明。与此同时,超过30% 的人群认为夜景改造对生活有了一定的影响。

  外滩周边的商户方面,25.5% 的店铺认为黄浦江两岸提升之后,店铺的生意变化很大;60.8% 的店铺营业时间有延长,延长时间在1 小时以下和1—2 小时这两个区间的比例占比最多,分别达45.1% 和31.4%;营业额增加方面则表现得更明显,47% 的商户表示,营业额增加在10%—30% 区间。综合调研收集的数据可以看出,夜景照明提升对城市夜间出行有积极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夜景经济的发展,但是以国际化都市上海为参照对象谈夜景效应也不具代表性。

  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经济发展从来不需要依靠夜景带动,照明只是作为点缀,让这座城市更加迷人璀璨,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愈感幸福。

  持续创造中的黄浦江两岸

  黄浦江两岸的景观照明目标是“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对于过去的2018 年,一期的工程任务已经成功完成,我们在走访上海市政、工程单位和设计师中也发现,过去的一年黄浦江两岸所展现的变化,现在来看,还有很多畅想和给后来者的更多建议。

  上海市生态文化协会是隶属上海市政协办公厅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副秘书长郭骅在城市景观建设领域有很深厚的积淀。对于2018 年上海迎进博会黄浦江两岸开展景观灯光建设,他认为是上海景观灯光建设史上数量最多、距离最长、难度最大的一项工程,充分体现了政府、业主、社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协作精神,部分建筑更体现出了国际一流景观灯光水平。谈到城市景观灯光建设管理维护方面,郭骅说,“国际上把城市景观灯光视为体现环境祥和的临时性工程,一般根据需要,展示时间上不是很长,在技术储备上要有常看常新方案;在建设要求上是将载体、光源、视点三要素结合在一起。现在LED 光源大规模应用于城市景观灯光,对设计师、控制系统工程师是新的挑战,所以既要体现建筑设计师对建筑设计的寓意,更要用灯光的语言述说建筑特色,才会有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对于长距离大规模的景观灯光建设,郭骅认为,少比多好,而所需方案更要充分论证,根据建筑特点建设景观灯光,并非是处处亮灯,要避免视觉疲劳,避免简单重复,避免追求数量叠加而忽视质的提高,创意远比建设重要。

  上海市电力公司路灯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小明,作为上海市照明建设专家库专家,他肯定了照明提升对城市的发展、形象、经济的促进作用。但是从专业的眼光来看,他认为即便是黄浦江两岸,也有些工程做得不是很理想,想法很多,想做的太多,这就可能造成乱。从全国的照明感受来看,他觉得上海还是相对较好。不过现在主流似乎更关注娱乐性方面的表达,而没有想到所有的载体都是建筑。他更鼓励照明融合建筑原有的设计方向做提升,反映建筑本身的特性和美感,而不是为了做灯光而做灯光,这才是夜景照明的核心。

  黄埔江两岸的提升,上海本土照明设计师也在持续关注,有自己敏锐的观触点。上海光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甄密肖地观察看来,去年黄浦江两岸提升整体效果表达突出,外滩古建筑上加上了动态变化,进行联动演绎,并且是有克制的联动。但浦东陆家嘴步道的亮化,绿化带以及滨水岸,她认为那一段少了些细致,没有将上海海岸的洋气和精细化的精神落地;浦西方面,甄密肖认为有部分照明设计太注重景观效果,失掉了其本质内容,她则更认同照明的本质是基于安全,首要是保证照明安全的需求,然后功能性和演绎性灯光可以做有机互动。

  上海建筑学会城市景观亮化研发中心设计总监王璀玮从上海的海派文化出发,认为此次黄埔江两岸的改造遵循了上海的典雅、时尚,没有花花绿绿,同时也有灯光秀的互动手法,在这么短时间呈现能这样的效果,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对于卢浦大桥的彩虹灯光的设计他赞赏有加,照明将卢浦大桥的优美弧线完美的勾勒出来,是很值得学习的案例。

  依据《黄浦江两岸景观照明总体方案》,黄浦江两岸景观照明提升工程(二期)项目现已开始启动。今年上海市将基本完成从徐浦大桥到吴淞口浦江两岸景观照明的改造提升任务。届时,黄浦江夜景观光线路单程距离将超过40 公里,黄浦江的创新活力,将在建国70 周年展示出其新时代的新篇章,并继续在她的内核里源源不断地输送出精华养分。

卢沟大桥改造前

卢沟大桥改造后

  蔚为壮观的上海黄浦江两岸景观灯光

  文/ 上海市电力公司路灯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 谢俊彦

  2018 年末一个晴朗的下午,因工作需要我与同行们登上一艘从徐浦大桥驶向吴淞口的小型游艇,对黄浦江两岸40余公里的岸线进行详尽的考察和拍摄。傍晚,当游艇从吴淞口调转船头,由北向南行驶时黄浦江两岸已笼罩在夜幕之下。虽然吴淞口江面非常开阔,两岸大部分还只是功能性照明和零星的景观灯光,但位于西岸的邮轮港后续工程据悉已基本完成,拥有两座15 万吨级码头及两座22 万吨级码头的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成为了黄浦江的海上“第一窗口”。同时夜景灯光也将如期完成,届时吴淞口东西两岸的景观灯光遥相呼应,无论从水上还是岸上,都将给晚间途径这一区域的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黄浦江从吴淞口至杨浦大桥,两岸线的景观灯光断断续续,特别是浦东段,大多数是码头和造船企业。尽管不少岸线也灯火通明,但基本都是装卸、修船、造船作业面的功能性照明,有的光芒四射,有的漆黑一片,有的是低色温的钠灯,有的是高色温的LED 光源。在高大的起重设备衬托下,工业风格一览无余。

  上海是全球最早开始规模化发展景观照明的城市之一。早在1989 年,上海就对南京路商业街进行了霓虹灯店招牌的改造,并在外滩万国建筑群首次引进大功率气体放电灯进行泛

  光照明,取代较为呆板的轮廓灯(白炽灯)。从此一举成名,蜚声海内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夜上海”的发展逐渐暴露出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等问题,比如黄浦江夜游线路,主要依靠外滩和陆家嘴这两岸的核心风景,以前游览船还没过杨浦和卢浦两座大桥,两岸夜色便乏善可陈。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这里是上海。2010 年世博会,浦江两岸的景观灯光又有了质的飞跃发展。半导体LED 光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期竣工的浦东前滩、后滩公园、体育中心,浦西的徐汇滨江、杨浦滨江、十六铺码头、北外滩等大型公共设施,在体现功能性、装饰性的基础上也成为浦江两岸景观灯光的良好载体,其中有不

  少已成为城市夜景新的地标,包括两岸新的天际线,都体现出层次感和现代感。

  又随着2018 年2 月《黄浦江两岸景观照明总体方案》出台,黄浦江两岸景观照明改造工程也都已如期实施并完成。随着游艇经杨浦大桥向南前行至北外滩,灯光延续老外滩的暖色调,沿江水幕呈现出江南特色;行经杨浦滨江,丰富的灯光色彩随错落有致的建筑依次展开。而举世闻名的外滩万国博览建筑群及陆家嘴摩天大楼建筑群犹如一个电影的长镜头,一帧帧地回放着上海开埠一百多年的历史和现代故事。特别是陆家嘴28 栋楼宇顶部光耀系统,联动形成了上海最高、最美的天际线;其中映入眼帘的还有集体换装的卢浦、南浦、杨浦、徐浦横卧黄浦江上的大桥灯光,车水马龙、流光溢彩。璀璨的灯光在江上形成倒影,美不胜收。这一段的夜景经过新一轮改造,使黄浦江两岸更显光彩夺目、繁花似锦。

  为了更加突出节能环保的生态理念,上海黄浦江两岸的景观灯光也已采取常态、节假日、深夜三种亮灯模式。节假日灯光全开,常态模式则开全部灯光的70%,深夜模式则留下建筑顶部的1/3 或1/5 光源。先进的控制系统全面覆盖,使浦江两岸灯光开关自如、变化自如、监控自如。确保未来城市景观灯光统一管理、长效管理、人性化管理的贯彻落实。

  根据《上海市景观照明总体规划》,对亮度、色温、彩光、动态光等进行统筹设计,“控制总量、优化存量、适度发展”,既避免“千楼一面”,又拒绝“千楼千面”的要求,未来浦江两岸40 余公里的景观照明实施将真正做到“有章可循”。延绵40 余公里,蔚为壮观的上海黄浦江两岸景观灯光不久将以前所未有的华丽转身,迎接建国70 周年!为世人献上一场靓丽的、充满海派风味的视觉盛宴!

  关于上海浦江两岸灯光引发的思考

  文/ 上海晓醒照明设计工作室设计总监 初醒悟

  夜景灯光建设,因其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近年来受到各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作为全国经济中心之一的上海,夜景灯光的风格长期以来都是照明行业的风向标。去年,为了迎接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召开,上海对黄浦江两岸的灯光进行了新一轮提升改造,成果受到社会各界的交口赞誉。

  个人认为以下三点成功经验,值得其他正在筹划夜景提升改造的城市拿来借鉴:一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二是投资合理,理性建设;三是强化监管,统一控制。

  作为一名从业近二十年的照明设计师,关于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已建成的夜景灯光设施,我想提一点可供看考的建议:多年来,我们一贯坚持的夜景灯光设计理念是“以少为多”,即用最少的笔墨,表达最丰富的建筑内涵。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城市夜景灯光可以看作是由许许多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设计风格,甚至不同时代的照明设计师共同创作的一件复合艺术品。但是再漂亮的灯光,时间长了人们也会熟视无睹。怎么才能克服审美疲劳问题呢?难道只有大面积使用媒体立面灯光这一种解决方案么?

  我们假设某个城市的某个区域内有30 栋建筑做了独立的灯光效果,有计划或随机地开其中的20 栋,由数学中的排列组合理论可知,就能得到超过3千万种效果。既使只有1% 能用,也有30 万种。假设每天滚动播放其中的80 种,可以10 年内不重复,常看常新。而且一定能发现多种特别经典的艺术场景。不但节约电费30% 以上,还增加了观者的话题和对未来的期许。

  何乐而不为!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 收藏本文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