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LED企业如何应对灯具CCC监督抽查

2015-04-09 作者: 来源:云知光照明微课堂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CC认证产品监督抽查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政府控制商品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有力武器。上海检验检疫局机电中心曾在2014年配合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完成了电磁灶产品的抽查工作,今后也可能开展包括灯具在内的各类产品的抽查。

  CC认证产品监督抽查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政府控制商品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有力武器。上海检验检疫局机电中心曾在2014年配合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完成了电磁灶产品的抽查工作,今后也可能开展包括灯具在内的各类产品的抽查。对企业而言,产品若是在监督抽查中被检出不合格并向全社会公布,轻则 影响品牌声誉,重则危及企业生存。那么,如何才能有效避免此类惨剧的发生,愉快地面对灯具CCC监督抽查呢?

  说的简单一些就是:钻研产品标准、重视质量控制。虽是废话,却也是真理。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分析以往产品抽查和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典型不合格案例,希望能够帮助相关灯具生产企业避免低级错误的发生,顺利通过监督抽查。

  案例一:支架灯盖板未可靠接地

  市场上目前存在着不少金属外壳的支架灯,这类灯具一般都使用接地的方式提供防触电保护,也就是标准中所说的防触电保护等级为I类的灯具。这类灯具的外壳 往往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一个长条形凹槽状壳体,镇流器和导线均安置在其中,另一部分是一个盖板,通过螺钉或其他方式盖在凹槽上。图2所示的是 一个安装完成后的支架灯。

  有一部分企业虽然能够正确地将凹槽接地,却忽略了上方的盖板。在一个吸顶式安装的支架灯里,如果内部导线没有使用有效措施进行固定,那么由于重力作用,导线很可能会下垂并触及盖板。一旦接触盖板的导线破损,就会使盖板带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盖板必须进行接地。

  案例二:暴露在外的内部导线没有使用固定装置进行固定

  这句话听起来可能有点绕,什么叫“暴露在外的内部导线”?GB7000.1标准第5.3.5条款规定,对于没有防尘防水要求的灯具,当“暴露在外的内部导线”的长度≥80mm、并且可能受到应力时,就需要 满足外部导线(即电源线)的要求。因此,此段导线的两端都应有合适的固定措施。图3中的筒灯很好地满足了这一要求,固定措施如图4和图5所示。

  案例三:使用金属固定装置直接压紧导线

  GB7000.1标准第5.2.10条款规定,如果电线绝缘失效会带来触电隐患的,应使用绝缘材料制成的软线固定架或提供固定的绝缘衬垫。记得当时这家灯具企业还觉得十分冤枉:“下面不是有绝缘衬垫吗?为什么不合格?”

  下面有就可以了么?如果导线破损并使上方的金属固定架带电,那么电流仍然会根据“破损导线——固定架——螺钉——灯具外壳——人体”的通路使人触电。在一番解释之后,企业进行了后续整改,将金属固定架换成了塑料固定架,从而满足了标准要求。

  案例四:标记不规范或缺失

  对于企业来说,因为标记问题被判不合格是最郁闷、最划不来的事情,就好比大路考试的时候因为没绕车检查一周而被考官关掉一样。那么,哪一种标记是企业最 容易忽视的呢?根据以往的经验,本人给出的答案是:电源接线端子处的L、N标记。这一标记的规定在GB7000.1标准第3.2.12条中可以找到。各个灯具生产企业一定要重视这些微小的细节。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