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2 外商合资变独资 民族照明企业待破茧
摘要: 第62期“光”点依然为读者奉上业界重大新闻点评。跨国公司频频在华“独资化”,这背后隐藏着什么意味呢?LED灯带运用在地铁安全黄线上,是否真正安全?“收购风”强劲,到底风险大还是收益大?佛照负面新闻多,成下一个雷士照明?从硬销到用户体验,LED行业信任危机有所缓和?阿拉丁“光”点为您解读。
第62期“光”点依然为读者奉上业界重大新闻点评。跨国公司频频在华“独资化”,这背后隐藏着什么意味呢?LED灯带运用在地铁安全黄线上,是否真正安全?“收购风”强劲,到底风险大还是收益大?佛照负面新闻多,成下一个雷士照明?从硬销到用户体验,LED行业信任危机有所缓和?阿拉丁“光”点为您解读。
阿拉丁“光”点:合资变独资 民族企业待破茧
2008年,由荷兰飞利浦电子和上市公司华东电子集团合资组建的飞东照明更名为飞利浦照明,如今原飞利浦亚明照明又正式更名为飞利浦电子,变“合资”为“独资”,也标志着飞利浦HID产品在华研发、制造能力的进一步延伸与加强。
不只是在照明行业,合资变独资在中国各行业盛行。由于对中国的经济政策缺乏准确的把握,市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降低在中国的投资风险,跨国公司一般会选择合资的方式,以便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初期避免水土不服 ,这种战略选择绝非一时的“心血来潮”,“独资化”是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惯用手法。
那么跨国公司由合资而控股再到独资,这种变化究竟意味着什么?一是该公司对中国市场前景的看好,二是中国市场自身所拥有较为低下的竞争能力,方便跨国公司突围。事实上,任何一个企业当它面对中国广阔的市场时都会忍不住怦然心动。我国一些优秀企业占据着这个市场,但缺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于是,我们的不少企业设想通过与外方合资、向外商提供市场换得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为外商提供了进占中国市场的良机。
但面对跨国公司纷纷扔掉“拐杖”,从合资向独资形态的转变,中国民族企业应该有危机感和紧迫感,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管理水平,弥补这一短板。同时,政府应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加大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使民族企业在技术创新推动下,提高竞争力。毕竟跨国公司不是慈善家而是投资家,勿奢望从中获取核心技术。
阿拉丁“光”点:加强安全警示 LED“霓虹线"为生活添光彩
如果说,三年前人们对LED照明知之甚少。而今,LED照明已在大街小巷传播,进入千家万户。对于高速发展的LED产业,业主希望通过它达到节能高效的目的,政府期望通过它改善民生,做出一番利国利民之业绩,设计师也希望使用之后,以此达到更好的照明效果。LED照明在地铁中,早已得到广泛的运用,并达到较好的照明效果。而将LED灯带运用在安全黄线上,可谓首次。
社会在不断进步,人民的观念也不断发生改变。除了满足基本的照明功能以外,更人性化,更新颖的细节设计,也成了人们关注的地方。据悉,地铁“安全灯带”设计了三种颜色,红、黄、绿三色交替显示,并被戏称为“霓虹安全线”。笔者相信,受众是愿意看到这样的改变。一方面,这将更好的起到引导作用,加强乘客的重视;另一方面,闪动的颜色也为枯燥的上班旅途加一点闪亮。
而更重要的是,LED照明在得到更广泛运用的同时,质量问题切不可忽视。相关部门在进行改造的同时,一定需严把质量关,并加强定期维护。要充分考虑到“安全灯带”是否真正安全,会不会对人眼造成眩光或不舒适的感觉。安全意识需强调,也更需要加强人性化的设计。
阿拉丁“光”点:收购风潮迎箭在弦上LED照明时代
在如今LED产业面临困境等端倪之下,亏损、破产、并购重组或成为LED 中小企业难以绕开的路。而国际LED 市场上的“收购风”依然持续,就在2011年,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强强联合、垂直整合产业链等方式巩固市场地位,像欧司朗、CREE、飞利浦、日本远藤照明、德国柏林的LayTec公司这些巨头都加入了“收购风潮”。
GE照明已在2011年9月完成了对Lightech公司的收购,而近期又收购ALBEO灯具技术公司,可见GE照明欲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抢占并扩大的LED照明市场份额。GE照明看中了ALBEO优秀的人才团队和其屡获殊荣的LED灯具产品线,而ALBEO则希望通过GE照明壮大其研究和产品开发能力。两者各取所需,这无疑能让强者更强,也是快速实现资本积累、资源占有、市场扩张的一种重要途径。
企业在完成并购后,可能并不会产生协同效应,并购双方资源难以实现共享互补,甚至会出现规模不经济,整个公司反而可能会被拖累。但撇除这一严重可能性外,行业的整合无疑成为行业趋势,无论针对技术还是针对渠道的整合,都是为了迎接箭在弦上的LED照明时代。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