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LED显示屏企业间相互抄袭已成潜规则

2012-05-07 作者:未知 来源:高工LED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大部分显示屏厂家的供应商相同,那产品肯定是雷同的。”深圳市巴可光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志洪表示,现在显示屏行业的利润仅为10%-15%,只有采用公模(指的是大家共有的没有专利的制造模具)设计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成本。

  近日,某国内企业的LED显示屏设计被模仿事件,在业内被炒得沸沸扬扬。

  据了解,这只是国内LED显示屏同质化的一个缩影,企业之间相互抄袭在行业内已成秘而不宣的潜规则。

  “大部分显示屏厂家的供应商相同,那产品肯定是雷同的。”深圳市巴可光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志洪表示,现在显示屏行业的利润仅为10%-15%,只有采用公模(指的是大家共有的没有专利的制造模具)设计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成本。

  显示屏业之所以同质化严重,主要原因是显示屏产业的细分化程度高。LED显示屏厂商只需要从供应商那里采购控制系统、电路板、框架结构、配套设备等部分,然后组装即可成品。

  2011年国内显示屏企业遭遇了寒冬期,据了解,由于受到美国经济以及欧债危机的影响,2011年全球LED显示屏的平均利润较2010同比上年下降了10-15%,其中国外企业下降了10%,国内企业下降了15%以上。

  据高工LED产业研究所(GLII)研究院的分析表示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LED的显示屏企业出口产值占比接近大约七成的产品用于出口。国际局势的动荡与国内显示屏企业的生存息息相关。

  七成显示屏出口

  国外成为国内LED显示屏企业不可或缺的一块市场。我国LED显示屏产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且成长速度高于国际平均速度。中国的显示屏企业大约七成的产品用于出口。

  然后,海外市场“虚假”繁荣的背后,却是国内LED显示屏企业间相互模仿的乱象。

  深圳市雷迪奥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哲表示,LED显示屏行业目前大都只都是一些没有核心技术的外观专利。由于侵权诉讼需要大量的精力和经济支出,较大的维权难度也催生众多国内企业逐渐轻视专利申请的重要性。

  据记者调查,除了北京利亚德、上海三思等少部分企业之外,国内大部分显示屏企业连自己的控制系统都没有,企业只负责电路设计和外观设计,其他程序和工艺都交给专业的厂家去做。

  深圳锐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石耀忠认为,国内LED显示屏企业,包括已经上市的一些企业都没有核心的专利技术。

  业内人士透露,国内LED显示屏企业与国外企业在像素密度、亮度、前端视频处理技术方面技术指标上已经相近。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图象显示、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控制系统上跟国外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而对于海外高端技术,刘志洪表示,我们公司有不少人曾在Barco拥有多年的研发经验,我们完全可以模仿到高端显示屏的一些技术,但投入庞大的研发费用制造出来的产品销售量却不大。“显然,很多企业自然就没有研发高端产品的必要了。”

  同时,刚上市不久的利亚德其主营业务有相当大的比例用于出口。据利亚德的招股书显示,利亚德2009年、2010年以及2011年的境外收入分别为2615万、5031万以及5919万,占营业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0.6%、13.61%以及11.81%。

  联建光电的国外销售收入占比更大。2011年1-6月、2010年度、2009年度及2008年度,公司出口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6.99%、26.91%、35.06%和45.81%。联建光电的产品出口主要地区是东南亚、美洲、欧洲等地区。这些地区的国家绝大多数均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金立翔国际销售总监陈法平表示,国内的LED显示屏在国外的性价比比较高,对国外企业来说是一个强大的冲击力。

  联建光电表示,现在国内行业的一些领军企业和国外巴可(Barco)、达科(Daktronics)等行业巨头已无显著差距,由于国内市场容量和增长潜力巨大,且国内企业在产品性价比、渠道资源等方面占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因此在与国外同行的竞争中,国内企业更占优势。

12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