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正文

法公共场所照明设计日渐兴盛

2004-12-10 作者: 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公共场所照明设计是一门日渐兴盛的新型艺术,没有任何固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投身其中的艺术家各自追求着不同的观念与风格,但有一个核心争议始终存在,那就是应该亮到什么程度,应该暗到什么程度。

  到底该怎么做?设计大师们各有高招—— 精巧无痕与彰显个性

  作为“新公共照明”的倡导者,鲁维赫利斯认为设计应与既有环境相协调,所以精巧无痕是设计的最高境界。10年前,正是本着这样的出发点,他用煤气灯照亮了萨尔拉城。 “无论一首歌、一段文字还是一处名胜,都是尽可能地贴近已表达的主题。”“我用煤气灯照亮萨尔拉城。因为煤气会产生一种和谐、一种温暖、一种与这座中世纪城市气氛相吻合的镀金感。”“我不想把自己的设计硬安在一座建筑物上,为什么要在一个杰作之上再来一个杰作呢?”

  基于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田原桂一热衷于柔和纤巧、烘托含蓄的效果。光线在他的手中不是为了照明,而是完全作为一种原材料,用来揭示周围的环境。他用清幽典雅的光晕映亮了巴黎第四区欧洲摄影之家的花园、圣-马丁运河的穹顶、安吉尔古堡的护城河、日本的横滨海港和“札幌啤酒花园”。评论家萨比尼·鲁克斯赞叹道:“他用经过提炼的光来反衬物质的神秘变化,这种光线是塑造世界、使之富于节奏并激越振荡的能量之源。”

  雅尼·凯尔萨雷曾为许多城市设计夜景灯光,他始终不渝地追求与众不同的设计效果:“必须跟那些想给城市穿上‘制服灯光’并照得雪亮的家伙抗争。有人以为照得越亮,城市越让人放心,事实恰恰相反。”“我最担心那种蛊惑人心的主张最后得逞。”他坚决反对“千城一面”的照明设计,比如把里昂搞得跟马赛一样。他认为“持不同照明观念的压力集团正在参加一场投标叫价”,都想决定性地影响照明设计理念的方向。“而当我们给所有的建筑物都拉上灯泡时,很可能在做一件坏事。每座城市、甚至每幢建筑都应该寻求属于自己的‘闪亮身份证’。尤其应该反对市政技术部门胡乱以什么方式照亮一切的做法。”

  1991年,他为法国圣-纳泽尔港设计的灯光显示了强烈的个性风格,并获得认可:本来拟定只存在于一场庆祝活动期间的照明系统被永远地留在那里,因为它成了全体市民的骄傲:这里的市民长期以来为德国人在二战期间建造的碉堡感到耻辱,是凯尔萨雷改变了圣-纳泽尔可憎的面容,使“这座城市与它的港口重归于好,因为它已对那陈年旧迹刮目相看” 。第二年,他在南特大教堂上布置了15公里长的光纤束,1900个照明点发出的淡淡蓝光凸显了建筑物蕾丝花边般的轮廓,与莫奈描绘鲁昂教堂的手法相似。“建筑物真实的主体被推进阴影之中,只通过这些微光隐现。”

  帕特里克·里穆在也强调“个性万岁”的同时不忘取悦公众。从北欧的斯德哥尔摩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阿肯色南的皇家盐场,直至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他不遗余力地宣扬自己的主张:“我以艺术家的身份创作,有完全的自由,但我仍然认为,当公众产生共鸣并喜欢我的工作时,我才是成功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他就地培养知音,强调各地有各地的特色,绝对不能“制服化”。 去年12月他在布鲁塞尔大广场设计的“马厩”引来观者如潮。那些奶牛、绵羊和驴子很快以与原物同样大小的尺寸复制发行,人们买回家照亮自家的花园或沙龙。

  作为一门新兴艺术,公共照明设计领域处于百家争鸣、行无定规的局面。即使在法国,人们津津乐道的巴黎大学也不过如同16世纪私设在田野里的小学校,置身其中的每位艺术家都随心所欲地行动,追求着不同的观念与风格,但有一个核心争议始终存在,那就是应该亮到什么程度,应该暗到什么程度。不同观点的争执很可能决定未来的孩子是否还能数到黑天鹅绒般夜幕上的星星。(编辑FJ)

12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