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图片请浏览:http://www.alighting.cn/case/2011/3/11/134842_24.htm
本资料由《阿拉丁》光影空间杂志提供 欢迎参与有奖征集活动
工程地点:广州市大学城
设计师:谭翰伟、李伟强
面积:1,000平方米
完工时间:2010年11月
此项目位于广州大学城广大商业中心,建筑用地原功能为酒店客房,为了完善业态,甲方决定将其改造为茶餐厅。其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大学生和教师,同时也会兼顾部分社团,聚餐与酒会的需求。
针对项目的特点,设计师将餐厅的整体风格定位为时尚、简约,用色也以大胆、纯净为主。与其它改造工程一样,功能的改变会引起不少棘手的问题,例如:原客房的走廊又窄又长,而且柱子密集,天花还有各种纵横交错的设备管线。
如何妥善处理好走廊是整个项目设计的关键所在。设计师经过对使用功能和平面合理性等多方面的权衡,决定依然使用原客房走廊作为餐厅的主通道,并把主通道作为整个空间的主景观呈现于客人面前。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地相连的一片橙红色。一下子就点出了餐厅时尚阳光的主题。为满足餐厅通道的实际使用功能,设计师选择了硬度和耐磨度都很高的进口地坪涂料:既节约了投资成本,又避免了其它材料因拼缝而造成的零碎感。
对于主通道两侧林立的柱廊,设计师以雅士白石,灰镜配合水晶珠帘与二次光源,力求以色彩,材质与光线尽量化解空间的压抑感。同时,整齐对称的柱廊与一体化的天花地面相配合,形成一种自然的向心力,在有限的环境里给客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青春气息。
餐厅的空间被主通道划分为两个区域:主入口左侧由于景观条件很好,所以设计师把原建筑的中腰窗全部改为落地玻璃,而原来只用于装饰的假阳台则被赋予了使用的功能,新增加的彩色玻璃栏杆既与室内的用料统一,又为原来平淡的建筑外立面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在临窗的位置是一列七间的包房,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闭合或开放房间的活动间隔,既适合三五知己,把酒临风的私密聚会;也适合呼朋引伴,气氛热烈的大型活动。灵活的空间布局为客人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此外包房向走廊的立面以橙红,柠檬黄、绿、紫等彩色玻璃为间隔,而玻璃的颜色都与房内的吊灯及房外的栏杆一一对应。从单独的房间里面看,色彩是和谐统一的;从通道外面看,整个包房区立面又是缤纷多彩的。多变的空间与色彩体现了青年学子们多姿多彩的美好人生。以橙红为基调的彩色玻璃也和主通道形成有机的联系。主通道两边的就餐区是原来客房管线最密集的部分,特别是空调风管和消防系统,无法根据功能的改变而大规模地改造,所以如何合理地解决繁杂的风口和检修口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设计师根据现实情况做出了不同的处理。在包房区一侧是以浅色木条组成的百叶修饰风口,并与同材质的立面造型连成一个“L”型的整体,配合长条透光机片壁灯,给人以干净、简洁的感觉。而在主通道的另一侧天花,则以5cmX5cm的深灰铝合金方管吊挂。
设计师希望通过这些同向排列的线条增加空间的向心力。同时利用方管拼出大小不一的圆形图案则为整齐的天花带来了变化与趣味。
在餐厅的首层还有一处户外就餐平台,临河而建,周边绿树环抱,自然资源优越。设计师以彩色机片灯箱结合雕塑作为栏杆,为单调的河岸带来了一道时尚,亮丽的风景线。而地面则选用水泥着色涂料,以自由曲线和几种色彩划分出若干个不规则的色块——新材料的选用很好地解决了传统砖石等材料难以达到的大块面效果。而且也和二层餐厅主通道地面天花的处理手法相仿,起到了遥相呼应的作用。错落有致的地灯,有如散落在地上的点点星光。在晴朗的夜晚,地面的灯光与天上的繁星交相辉映,融为一体。让人置身其中仿佛忘却了天地间那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全情投入到大自然的鸟语花香之中。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