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10月刊NO.71 > 正文

对话工程百强 走荆楚入巴蜀之成都站

2017-11-15 作者: 来源:《阿拉丁·设计》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此文章为付费阅读,您已消费过,可重复打开阅读,个人中心可查看付费阅读消费记录。

摘要: 9 月,注定是收获的季节。《阿拉丁·设计》的两路记者奔忙于武汉、成都这两座极具传奇色彩的城市之中,探访当地具有代表性的设计院、照明工程公司,了解本地的照明市场环境,以及全国性的政策、资本介入、照明观念等因素对本地企业的影响。

  赵凯

  成都艾森德光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昌严

  四川大光明城市照明工程有限公司董事

  姜智彬

  四川金典照明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观点

  姜智彬:“我们不应该被动地等待别的行业给我们机会,而是要主动地提出我们的创意、理念,去跟别的行业对接、融合。”

  四川照明市场的环境如何?

  姜智彬:我对全国市场不太了解,但是我认为四川市场非常好,首先是从我们现在所掌握的数据来看,有多个城市正在做规划设计,没有做的也正在学习考察阶段,准备去做。四川是个旅游大省,而且四川人喜欢消费,喜欢夜生活,喜欢浪漫,这些因素决定了四川市场潜力很大。其实,全国大型的照明企业都很重视四川市场,如果要成立分公司的话,基本上都会考虑四川。但是要怎么样把四川市场开发好,这就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了。

  公司的业务情况如何?

  赵凯:我们的业务全国都有,贵州、云南、重庆、四川的项目比较多。近年来,公司地产这块业务有所减少,市政项目相对多了一些。

  刘昌严:这三年的业务量缩减得比较厉害,相比三年前缩减了一半。三年前,成都有非常多的立面改造项目,我们凭借自身的优势,跟政府之间合作比较多。当时的业务量在全国来看都是很可观的。

  今年的业务量比去年好一些,现在公司正在施工的项目有十几个,相对都比较小,都是百万级的项目。近几年我们在房地产领域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主要与全国前20强的一些地产公司合作。市政方面还是我们主要的业务方向,现在我们正在做的洛带古镇,希望能从设计上、技术上做一些创新,增加更多艺术、演绎性的东西。

  姜智彬:从业务对象来讲,我们主攻房地产、市政这两块。房地产进入高峰期的时候,我们也和全国大型的房地产公司合作过,即使很低迷的时候,我们也一直在关注。但因为房地产市场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市政项目现在是我们最主要的支撑点,在我们未来的规划中,市政的占比可能也会更多。

  从区域来看,四川是我们的大本营,我们还是想先把四川做好,不会盲目扩张,有选择性地进入一些区域,比如西部地区,这些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地方,市场空间更大一些。

  从业务的领域来讲,我们不能单纯只做照明,而是拓展到和照明相关联的体育文化产业,我们最近已经在对接一些资源了。我们不应该被动地等待别的行业给我们机会,而是要主动地提出我们的创意、理念,去跟别的行业对接、融合。

  观点

  赵凯:“我一直认为只要专业技术够强,无论什么时期都不用怕。”

  您觉得这些年照明行业最突出的几大变革是什么?

  赵凯:我觉得变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业主对美的诉求在提高。以前很多项目搞出来就像农家乐,比如2001年做的春熙路,花花哨哨的。后来业主更倾向于老百姓喜欢什么就做什么,开始注重营造气氛、品牌包装,为的是提高项目的效益。现在对灯光的要求就更严格了,项目报审的时候,灯光不好就不给过。第二是资本的介入。资本介入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总的来说是好的,它加速了企业优胜劣汰的过程。

  刘昌严:第一是产品的变革。我最早是做舞台灯光的,以前要实现灯光色彩的变化,要用到比如今多两三倍的灯具。结合一些舞台上面的技术,相对今天要复杂、困难得多。所以从早期的传统照明到现在的LED照明,这种变革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

  第二是照明领域的跨界。在很多年前,国内的照明前辈们在设计的时候,就想到从场景上面去延伸灯光,用灯光去演绎场景的变化。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它就是一个跨界。现在,照明除了运用声光电,还加上了互动感应、全息投影、VR等技术。这种跨界给人们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更多的体验感,也给客户带来更多的价值。

  姜智彬:要说最突出的几个变革,从产品角度来讲,首先是LED的出现替代传统光源,算是一个比较大的突破;还有一些高科技的运用,比如互动投影、3D、VR等,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变革。第二,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原来的照明没有太多的设计,现在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和认可。第三,从工程的角度来讲,现在工程的体量比原来也有了比较大的突破。第四,注重投资模式,原来都是30%~50%的预付款,现在更多是和投资相结合,这可能和政府的财政赤字有关,于是就带来在工程资金模式上面一个本质性的变化。第五是竞争,原来更多是区域性的竞争,现在是全国性的竞争。第六是近两年才出现的变化,就是现在灯光不再单纯是灯光,它会和景观、绿化、文化旅游相结合。

  如何应对行业的变革?

  赵凯:我一直认为只要专业技术够强,无论什么时期都不用怕。我们公司现在可能有30%的项目是慕名找上门来的新客户,我想他们看重的就是我们的专业水平。我觉得国内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一些务实、专业,而且真正为业主着想的公司。

  观点

  赵凯:“让他们去玩资本运作,我们就只负责干专业的活,踏踏实实做好分内的事,为资本服务,就可以了。”

  刘昌严:“因为采用这两种模式的项目都很大,没有足够的资金,项目根本操作不了。所以像我们这样的公司要么找一颗大树来靠,要么抱团整合资源。”

  姜智彬:“做EPC的话,我们要对整个流程负责到底,责任更重大。因此,工程公司首先要做好人才的储备和培训,其次要加强工程管理。”

  怎样看待EPC和PPP这两种模式?

  赵凯:好几年前我们就在关注PPP,但是照明的PPP项目非常少,而且规模不大,多则几亿,少则几千万。前年也有人来跟我们谈过合作,我们否了。我比较喜欢的PPP项目是由央企或者有名的设计院主持的大PPP项目,其中有灯光建设的服务,我们就可以跟他们合作。让他们去玩资本运作,我们就只负责干专业的活,踏踏实实做好分内的事,为资本服务,就可以了。

  至于EPC的话,不可否认它有它的优点,但就我个人来看,设计和施工还是分开比较好。特别是如果甲方尊重设计的话,那么分开来做会得到更好的效果,因为设计师在设计方案时会更专注于设计;而如果是用EPC来做,设计方案很可能就是为施工服务的。

  刘昌严:EPC和PPP模式是行业中政府项目的局势。虽然挑战很大,我们也只能顺应这个形势去变化。因为采用这两种模式的项目都很大,没有足够的资金,项目根本操作不了。所以像我们这样的公司要么找一颗大树来靠,要么抱团整合资源。单打独斗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在资金方面,我们去年也和一些上市公司、国字头的公司以及本地的投行谈过,大家提出的条件不匹配。有的上市公司也想全资收购我们,但我没有接受,毕竟公司成立20年,虽然没有做大,但这里面有我们的心血。我想找的“大树”是给它控股,让我们成为它的一部分,它能帮助我们解决我们运作大项目时需要的资金,以及跟政府之间合作的信任度问题,然后达到共赢的目的。这条路是必须要走下去的,当然目前我们也会通过和一些投资公司合作来操作EPC和PPP项目。

  姜智彬:PPP、EPC对资本的需求非常大,这对企业的融资能力是一个考验。其次,EPC对整个团队的综合掌控能力要求很高。以前,政府项目一般会要求设计和施工分开,然而做EPC的话,我们要对整个流程负责到底,责任更重大。因此,工程公司首先要做好人才的储备和培训,其次要加强工程管理。做EPC项目基本都需要双甲资质,但是四川目前还没有双甲企业,我们力争今年就把双甲资质给办下来。此外,我们今年也在和一些国有企业搞战略性合作,比如说像四川能投。同时,我们也在和一些上市企业接洽,谈谈进入资本市场的合作模式的问题。

  有人说工程行业进入了薄利时代,您怎么看?

  刘昌严:外行人看照明行业其实有很多的盲区,觉得照明很简单,什么人都可以做。于是很多的外行人进入了这个行业,导致行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然后恶性的低价竞争也出现了。一个500万的项目,人家300万能做,这种跌破成本的报价我不知道他怎么赚钱。由于照明行业的不规范,造成了利润的下降,让行业进入了薄利时代。我觉得做企业要有原则,这种为了赚钱破坏市场的公司早晚有一天会被淘汰。每个公司都应该有自己的市场定位,差异化竞争才是王道。

  从基础照明安装到城市夜景提升,到城市灯光环境的运营,工程公司在不断转变角色的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赵凯:我觉得困难的是项目的前期设计没有很好地与照明做结合。在我们跟业主提这个问题的时候,业主往往觉得要进行各个工序之间的配合很麻烦;特别是当听说我们要调整一些结构设计、要增加费用的时候,他们就说算了。最后项目的效果自然达不到理想的样子。我们的公司叫艾森德,它是英文“AccentLighting”的音译,意思是重点照明,想要表达的是我们追求专业的决心。可现实是,很多客观因素使我们没办法专业地去完成一个项目。

  观点

  姜智彬:“其实我感觉现在全国的设计能力远远落后于人们对艺术、对美的追求,我们的创新也是一种被动的、倒逼的变革,这些都是资本没办法解决的问题。”

  如何看待资本介入照明行业?

  姜智彬:我对资本爱恨交加。没有资本,很多事情没办法去做。但在感谢资本进入照明行业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背后的一些问题。首先,资本更多关注的是工程,很少关注设计和产品研发。可工程只是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即使这一环节做得再好,其他环节跟不上的话,也会严重制约行业的发展。其次,这些外来资本对照明行业不是特别了解,可能会带进来一些错误的做法,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所以,我觉得还是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能完全由资本主导。而为了提高话语权,我们就必须增强自身的实力,只有你本身的技术够创新、设计够优秀,你在资本面前才有更多的主动权。

  另外,我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都是别的行业在整合咱们灯光行业,灯光为什么不能作为排头兵去整合其他行业呢?灯光对于提升城市形象的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的,居民的反馈也非常好,所以我觉得灯光其实可以成为经济的一个发展引擎。只是怎么去发挥这个引擎的作用,这是全行业应该共同去关注的问题。同时我也希望灯光行业能引起国家的重视,最好能进入国家的发展规划当中,加强对企业、对行业的管理、引导,从而推动行业更规范化地发展。

  进入资本时代,公司有什么发展策略?

  姜智彬:资本加速了产业的融合。除了资金实力之外,市场对于公司的整体运营能力、跨界整合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公司除了寻找资本合作之外,正在建立一些跨界整合的对接部门,做一些文化类、营销推广类的人才储备,并且对公司的社会资源做一些整合。

  我最近到北京拜访了一些公司,他们表达了一些合作意向,想要进入四川这个旅游大省。其实全国的旅游产品是非常多的,如何能够独树一帜?像四川自贡的灯会,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原因有两点,产品和设计做得不好。其实我感觉现在全国的设计能力远远落后于人们对艺术、对美的追求,我们的创新也是一种被动的、倒逼的变革,这些都是资本没办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实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

  观点

  赵凯:“对于那些不注重技术积累,只想着资本运作的企业,那肯定就进入枯水期了。”

  G20之后,全国兴起了城市夜景照明改造和提升的热潮,但有人认为,如果国家政策不再鼓励夜景照明,照明行业将会进入枯水期,您怎么看?

  赵凯:肯定会有影响,比如说政府开始打压开发商,地产这一块就会萎缩,对行业的影响肯定很大,但是另一方面,能存活下来的企业必定是精华。虽然项目少了,但是可能会出现更多精品,因为大家不再是抱着随便做做的态度,而是一定要做得精致,这就和欧美国家是一样的,项目少精品多。所以,我认为只要你的技术方案够好,就一定有生存的空间。但是对于那些不注重技术积累,只想着资本运作的企业,那肯定就进入枯水期了。

  刘昌严:我觉得未来十年是不会有枯水期的。因为无论政策如何变化,老百姓对照明总是有需求的。没有光就没有生活!未来,可能出现一些新生力量推动行业的发展,还有一些老公司会生存下来。大光明已走过20年,我希望它能坚持走下去。顺应时代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改变,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同质化的东西最后都会被淘汰。

  姜智彬:我始终认为基础照明和功能照明是根本、是支撑。比如路灯,目前成都70%还是传统光源,再比如社区的基础照明,很多都是照明水平不达标的,所以未来在基础照明更新换代这一块,还存在这很大的需求量。另外,人们对于灯光有了更多精神方面的追求,比如对于旅游灯光、夜游灯光的追求都是不断增长的需求点。所以说市场是绝对存在的,但是市场存在不代表咱们这个行业就能健康发展。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曲折也不是坏事,而是优胜劣汰的好时机。只要国家经济不出现严重滞后,照明的整体行情我还是看好的,但是大家也不要觉得做照明就是一本万利的事,未来管理的规范化、利润的减少将成为必然的趋势,我认为这是个好事,走得快不如走得远。据我了解,照明学会正在制定行业的一些规范性文件,包括设计收费的标准等也正在拟定。所以说,还是有人一直在默默地推动着行业的发展。希望在未来,我们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其中,为行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