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11月刊 NO.52 > 正文

冯国安:灯光可以更人性化

2015-12-25 作者: 来源:《阿拉丁·设计》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冯国安,1976年出生于香港,2001年硕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2002-2006年在北京非常建筑事务所与瑞士赫佐格和德默隆事务所工作,2007年成立间外工作室 Elsedesign,现为间外工作室主持建筑师,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助理教授。

  我们现在理解的灯光是一个比较固定的元素,同一个地方都是统一的照度,那灯光能不能跟人的使用产生一些互动的关系?跟建筑形成互动的关系?可能人走进去才会发光,或者,你走到了这里,光亮一点,前面暗一点,这样是可以节省很多电的。

  我觉得现在灯光跟人之间没有很多的互动,比如说我看一本书,就是一种光,没有跟我的需求之间呼应,或者人的某种行为进行呼应,但是这可能牵涉到很多科技的东西怎么跟人的活动怎么去互动,这些技术的东西还没很成熟。这是我的一个设想。我觉得灯光可以更人性化。它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不是一个死的东西,而是一个活的东西。

  《阿拉丁·设计》:具体到一个项目,你对采光和照明有什么要求?

  冯国安:可能要看空间的需求。改造的项目一般都是办公室或者艺术空间,这一类空间对灯的要求是比较简单的。就是要求舒服的,有一个明亮的光环境去工作,不需要很花哨或者很隆重的灯光氛围,这跟本身的环境是不匹配的,我们不是作为卡拉OK的灯光或者商场的灯光。上次改造的一个办公室只是做了一个很简单的光带,光带有两个功能,一个是提供照明,另外就是可以成为一个设计元素,这两个东西可以融合在一起。我希望一个灯具,能够提供照明,又可以变成一个空间的设计元素,这是最理想的。

  《阿拉丁·设计》:您之前有跟照明设计师合作过吗?您希望跟照明设计师怎么合作会更好?

  冯国安:潮州那个项目有。小的改造项目一般跟施工队多沟通,因为他们经验也蛮多的,怎么处理灯光,他们有些自己的看法。

  跟灯光师合作我会给他一个我想要的效果,然后问他:这个能不能做到?他们给出他们心目中最好的答案,如果这个答案刚好也是我想要的,我们就可以撮合在一起,完成一个很好的设计。

  我们会对灯光有自己的理解,有一些自己的经验,但毕竟还不是到很专业的程度。我说出我想要的效果,但究竟怎么做出来,我们不一定很清楚。比如说,我要炒一盘很辣的菜,菜里面可能需要有辣椒、花椒、八角各种佐料,我可能不太清楚,但是我很清楚地知道我想要一个很辣的东西,那你帮我弄出来,我觉得这个是最好的合作方法。所以我们才有景观专业,有家具专业,有灯光专业,但所有这些东西应该还是以建筑作为核心去做,不是脱离了建筑而存在的东西。

  《阿拉丁·设计》:您有几个不同的身份:间外工作室主持建筑师、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助理教授、展览策展人,对您来说,不同的身份意味着什么?

  冯国安:做策展人很偶然。你知道一个建筑师年轻的时候是很难有很多业务的,当时在上海有一些机会,就做了一些展览策划,头两三年做了几个展览。其实也有做项目,只是项目没那么多。做了几年之后,汕头大学也邀请我去上课,后来香港中文大学也邀请我去给他们上一些设计课,策展这几年就很少做了。因为我还是对设计感举,喜欢做项目,所以现在基本上都是以做项目跟做老师的身份出现,偶尔客串一下帮朋友做(展览)。但这几个身份都是围绕建筑和设计,做策展是用我对设计的理解来做的,上课教书也是用设计。几个不同角色之间的转换,其实还是围绕设计去做一些事情,所以,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你要做一张桌子,我也可以做,我只是以建筑师的理解,去做一张好看的桌子而已。所以这个行业跟其他行业有一些跨界交叉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阿拉丁·设计》:你为什么会对建筑就这么有兴趣?

  冯国安:考大学的时候希望做一些跟建筑有关系的行业,就选了建筑这个专业。在读建筑的时候,也不是太喜欢,因为进去之后发现跟之前理解的是不一样的。没进去之前可能觉得建筑师很浪漫啊,很酷啊,进去之后要学一些很郁闷的东西,不想学,或者觉得不怎么好玩。后来拿了一些旅游奖学金,去日本、马来西亚旅游、学习,对这个行业的理解深入之后我越来越喜欢,一直也都很幸运,碰到一些好的朋友啊、一些好的业主可以一直做下去。

  《阿拉丁·设计》:去年“有方空间”采访您的时候,您说您一直在思考自己的建筑观是什么?现在您觉得有答案了吗?

  冯国安:现在问这个问题太早了,因为我觉得建筑师是一个很晚才成熟的职业。你问一个哲学家,30多岁的时候,你的哲学观是什么?他可能很难回答,回答出来肯定也不是最好的东西。明年就是我创业十周年了,我也想在深圳搞一个小的回顾活动,但十年对于一个建筑师来说,很短很短,我设计、最终建成完工的项目也不过五六个,所以这时候谈建筑观有点早。但是我希望我设计的项目,在跟材料运用上有自己的思考,第二个,我希望人的使用有一些关注和突破点,颠覆你对空间的认识,你进来这个空间,跟以往看到的空间都不一样,这是我想达到的。

  基于这两点,我希望继续努力,可能要做过好多的项目以后才知道我能做什么东西,或者我专长什么东西,才会去谈这个建筑观。回到最基本的,一个建筑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环境、材料,这三个元素的设计物。如果一个建筑只谈社会学或心理学的东西,我觉得还是没回到最基本的东西。对我来说,人进入一个建筑,除了提供保护这个作用之外,它还能带给人一些精神上的启发,比如说,你去一个教堂,你会觉得自己特别安静,这需要建筑师通过一些材料、手法去处理,所以我关注的是这个东西。把建筑当成一个赚钱的工具,我觉得没意思啦。

  《阿拉丁·设计》:您在香港出生,在香港中文大学读了建筑学,现在在内地从事建筑设计的活动,您认为香港的建筑教育跟内地是否有不一样的地方?

  冯国安:因为香港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受英国的影响很深,建筑方面可能会比较讲究技术,另外一个是怎么在很密集的城市盖房子,因为香港是高密度城市。但跟内地有什么区别,可能我也很难用一两句话去总结。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东西是,这个学校可以很完整地培养我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要说知识,每天都有在变,我十年前学的东西可能已经过时了,我只能不停地更新,不停地跟别人聊天,知道现在外面用什么材料,我才可以有下一步的启发。所以,更重要的不是学校教了我什么东西,设计师最重要的还是知道面对问题的处理方法,怎么思考这些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怎么去沟通。

  《阿拉丁·设计》:那在内地做项目跟在香港做项目会有什么不一样?

  冯国安:两边的背景还是有点差别。香港在项目推进的流程会比较清楚,要符合很多法规,在内地可能很多是不按正常的流程来走的。但从建筑师的角度来说,国内的业主开放度会比较大,香港相对来说会很保守,因为香港盖房子投入会特别大,你盖一个房子可能要投入好几个亿,他不敢冒险。国内可能会冒险,找一个很年轻的设计师来做不一样的东西。我觉得一个好的业主,肯定是决定一个项目结果的,业主会最终会左右建筑师的决定。所以我也会寻找我的业主,表面上看可能是你在找我做事情,但是最后也是我在选择你。如果业主是很糟糕的瞎搞的人,我也不想做,没意思。我愿意接下来做,肯定是觉得这个项目有趣或者有发挥的地方,可能并不是在商业上面有多大的回报。


12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