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照明】②何治新:国内欠缺对艺术性照明的关注
摘要: 阿拉丁照明网公共照明频道策划进入第三期,本期主题是“地铁照明”。针对国内外地铁照明设计的不同、如何把功能性照明与艺术性照明结果等问题,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电气工程所所长、电气高级工程师、广佛线副总体、广州市轨道交通14号线副总体何治新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阿拉丁照明网公共照明频道策划进入第三期,本期主题是“地铁照明”。针对国内外地铁照明设计的不同、如何把功能性照明与艺术性照明结果等问题,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电气工程所所长、电气高级工程师、广佛线副总体、广州市轨道交通14号线副总体何治新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阿拉丁》:地铁照明需要遵循哪些标准?
何治新:地铁照明主要遵循《城市轨道交通照明》和《地铁设计规范》,这是地铁照明设计需要遵循的两个比较权威的规范,除此之外,也会参考遵循《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和其它供应电相关规范。
《阿拉丁》:地铁照明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何治新:首先,要满足乘客的使用要求,包括日常营运、重大节假日和重大活动的客流需求。
其次,要满足地铁营运的维护和维修要求;第三,要满足一个90分钟应急照明的要求。另外,在地铁设计中,不管是照明系统还是动力系统,都必须按照明远期最大客流量的需求进行设计。这些都是地铁照明设计中必须坚持的原则。
《阿拉丁》:与国外地铁的照明相比,国内地铁的照明存在哪些优势或不足?
何治新:发达国家的地铁发展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其照明主要以满足乘客的过渡性照明需要为主,整体比较简陋。当然,国外有些城市地铁站的室内空间设计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造型相当有个性,为了配合装饰设计的需要,这些地铁站的照明设计也相当有意思。地铁在中国还属于新兴产业,比如广州的地铁设计主要参考香港地铁的理念,建筑风格现代简约,照明宽敞明亮。
《阿拉丁》:如何做好地铁的功能性照明与艺术性照明?
何治新:目前,国内的地铁照明更关注功能性照明,以满足乘客对安全性和舒适性照明的需求为主,对艺术性照明的关注不多。中国地铁照明的整体风格都比较宽敞明亮,照度水平比较高,让人几乎感觉不到是身处地下空间。
地铁是一个百年工程,在地铁的下一轮建设中,我们将在满足功能性建设的前提下,更多关注乘客的换乘的便利性、舒适性和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关注人性化的设计。比如,在广州后期开通的三四五号地铁线路的照明设计中,就开始配合室内的装饰风格做一些照明变化,像在下扶梯口或空间变换的地方,采用筒灯或挡板型灯具做一些差异性照明。我们也将尝试与建筑设计师和艺术大师的合作,努力提升地铁的艺术性照明,给乘客更愉悦的旅途感受。
>>>点击进入 公共照明 频道策划第三期[NT:PAGE]
《阿拉丁》:判定一个地铁照明项目合格的标准是什么?
何治新:要满足地铁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要通过消防验收,满足节能要求。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另外,地铁照明项目要做得好,必须跟环境充分结合,照度水平要适合,控制模式要跟客流、环境照明相结合。
《阿拉丁》:地铁常年在地下运行,对照明灯具和控制系统有哪些特殊的要求?
何治新:因为地铁照明时间长,应选用高效、节能、环保的光源,灯具要求安全可靠耐用,并要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另外,地铁公共区域人流密集,对灯具的光效、色温的要求非常高,整体的灯光效果要明亮、安全、舒适。
地铁照明的整个控制系统是跟BAS系统为一体,然后车辆控制室中心通过BAS系统对全线照明实现模式控制。
《阿拉丁》:与火车站之类的交通车站不同,应急照明应该是地铁照明里除了功能性照明之外,很重要的一块,对灯具有些什么要求?
何治新:地铁的应急照明一开始是采用直流电照明,后来发展到采用集中式应急照明。对于灯具我们呼吁灯具厂商或EPS厂家的产品都要符合消防验证。
《阿拉丁》:目前广东省的地铁照明都在宣传要更换LED灯具,从照度和舒适性方面分析地铁更换LED灯具的现实意义?
何治新:像地铁这种大型公共建筑,对新技术都采取积极稳妥的态度。LED灯具节能、可调光、基本免维护,是地铁照明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但是,目前LED灯具存在光衰快,有效寿命短、价格昂贵等问题。我们希望国家出台一个权威的标准,规范LED灯具的生产。如果LED灯具生厂商解决上述问题,那么从照度和舒适性而言,LED都满足地铁空间所需要的条件,地铁照明更换LED灯具是大势所趋。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