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不能忘却的记忆】博物馆照明将趋向智能化人性化

陈小丽2015-09-01 17:40:213807 阅读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第二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首个决定放假的抗战胜利纪念日。牢记历史不忘过去,近来镌刻着“岁月”的博物馆成为市民们参观出游的热门首选。

  那么,如何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在博物馆的建筑空间和光环境下大放异彩?如何运用光的语言营造达到展品之间的相互呼应?针对上述问题,阿拉丁照明网博物馆细分频道8月特别策划主题【不能忘却的记忆】,特邀多位照明人分享精彩观点!近日,阿拉丁新闻中心有幸采访到东莞三可照明有限公司总经理尹飞雄先生,聆听其关于博物馆照明的独到见解。

  东莞三可照明有限公司总经理尹飞雄认为,“照明是博物馆展现的基本要素,没有照明博物馆就无从谈起,博物馆的光环境营造对展示可以起到更好的作用,把博物馆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在人们面前。”

  尹飞雄强调指出,照明部分是博物馆的软件,建筑空间的设计是博物馆的硬件,如果没有软件的支撑,建筑的空间美和展物的真正意义也无从谈起。“未来博物馆的发展对照明的要求越来越高端和严格,博物馆照明的发展将对整个展陈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尹飞雄告诉记者,博物馆照明以照明设计理念来划分,可以分为环境照明和展现照明两部分,而展现照明又可以细分为:展示展板照明、展柜照明以及重点突出展示照明部分。“要营造好博物馆的整个照明,要充分考虑展现照明与环境照明的协调性,营造舒适的观赏环境,同时又能突出整个文物展示的主题。这是人与环境和文化的结合,人文与以人为本才是营造博物馆照明环境的理念。”尹飞雄如是说。

  在尹飞雄看来,好的博物馆照明需要具备照明的本质、健康、节能、人性化、装饰、艺术这六大条件。当然,成功的博物馆照明离不开展现的真实性,观赏的舒适性,人性智能化,文保的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

  那么,博物管灯具在选择和使用上需要注意什么呢?尹飞雄回应称,“可根据照明部分的不同而不同,例如环境照明大部分选用吊装或嵌入式的筒灯,一般功率在8到12瓦左右,美术馆要求的瓦数会更大些。展现照明使用导轨射灯,瓦数在12到30瓦不等。在使用灯具上应注意眩光的处理,符合观赏的舒适性。”

  尹飞雄坦言,自然光在博物馆的使用目前并不多,在美术馆中会比较多的考虑使用。他强调指出,自然光对博物照明设计要求非常的高,设计上既又考虑自然光可变的因素,也对灯光的控制和变化提出更多的要求。

  “自然光与人工光的融合必然会使用到智能控制系统,同时灯具也要具备自主协同调光的功能,目前还没有可以根据自然光改变而自动调节的照明灯具。三可变焦目前也在研发此类协同调光灯具。因此自然光与人工光结合将是未来博物馆照明的难度最高的应用,这是推进博物馆照明未来发展的主要推力,但不会很快成为主流,因为设计和表现难度太高了!”尹飞雄补充说道。

  谈及打造高质量博物馆照明的最大挑战,尹飞雄认为,除了对灯具的技术要求外,最大挑战在于如何营造舒适的照明环境,减少各类光污染和光浪费,实现精准配光和精准展现。只有实现精准配光才能打造更好的展现环境,三可变焦一直在精准配光方面努力,通过变焦技术来减少光浪费与光污染,打造高品质的博物馆照明。

  展望未来博物馆照明的发展趋势,尹飞雄认为,“将会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可变焦技术的使用是人性化和智能化的体现形式之一,未来博物馆将朝着这两个方向发展。”

  >>> 更多精彩策划内容请点击进入博物馆照明频道

  本期策划链接:

  【不能忘却的记忆】光是观众与历史文化沟通的媒介

  【不能忘却的记忆】用灯光还原历史

加载全文

加载中...
写评论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