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LM-80 For能源之星: LED元件流明维持率验证

上传人:ledth

上传时间: 2011-07-21

浏览次数: 298


  了解能源之星的要求后,接下来讨论LM-80的规范内容,LM-80中实验方式为使用3种测试温度,分别为55℃/85℃,第三温度点由厂商自订,前文中有提到利用LED元件的LM-80报告推算LED灯具光衰寿命,使用下列的范列说明:

  LED元件使用25℃/55℃/85℃进行LM-80实验,6,000小时的结果如下表2:


表2 : LM-80实验结果数值范例表.

  厂商使用该LED元件于LED灯具上量测的温度(TMPLED)为以下三种情况时,LED灯具的光衰寿命计算,可参阅图2:

  TMPLED ≦ LM-80测试最低温度(25℃) :

  LED灯具直接使用LM-80报告25℃数值作为其光衰数值。

  LM-80低温(25℃/55℃) ≦ TMPLED ≦ LM-80高温(55℃/85℃) :

  套用公式1,进行LED灯具光衰寿命推估,若LED灯具温度为75℃,

  经计算后可得知该LED灯具的光衰维持率为93.6%。

  LM-80测试最低温度(85℃) ≦ TMPLED :

  LED灯具无法使用LM-80报告中光衰数值,须采用灯具ENERGY STAR中灯具点亮方式进行,或LM-80进行更高温度测试。

  



图2 : LED灯具温度与LM-80实验温度光衰说明范例.

  经由LM-80的实验搭配In Situ的温度量测,LED灯具厂便可有一套计算寿命的依据,若需要计算更长时间(如:50,000小时)的流明维持率数值则需要搭配IESNA目前正在讨论中的TM-21推估公式来进行计算,此份文件的Draft版本已于2011年出版。

  LM-80的实验目的为计算LED元件的平均光衰维持率,其实验时间长达6,000~10,000小时,因此建议厂商的LED产品至少要先执行过一般的可靠度实验(如:HTOL/WHTOL/HTSL…等)确认产品无可靠性问题后再执行LM-80的实验,如此便可降低LM-80实验执行过程中的风险。

  结语:

  2008年出版的IESNA LM-80在规范中有许多部分未交代清楚,例如:

  1、Ts(Case Temperature)的重复定义,此部分常造成读者无法厘清Ts指的是实验的目标壳温还是实际量测的壳温,如Ts≧Ts-2℃、Δ[Ta-Ts]≦5℃,此定义问题已在IES已在网站上更新勘误表, 新的解释能清楚说明其关系式。

  2、Ta未有指定量测位置,接近LED或远离LED量测Ta温度可能会造成实验的结果不同。

  3、Airflow未订定风速,仅说明Minimized,实际LED灯具在使用时其实不会有类似Chamber的强制对流的环境,只有本身的热对流,此部分未定义也可能会有实验结果误差的产生。

  4、制程变更的实验要求,仅在LED灯具中有描述方法,但在LED元件中却未提及,比如色温不同是否需要重新认证?此部分常让厂商不知如何订定实验计划。

  以上项目在2011年的LM-80版本应会有较明确的说明,届时应该能让我们能更清楚规范的要求。LM-80的实验已经让LED元件及灯具厂商有了一套共同的标准及语言,对于LED元件厂商来说提供LM-80的测试报告已经是进入LED固态照明灯具的基本门槛,希望能借由此文章让国内LED厂商们加速了解此实验,并取得国际认证。

  来源:中国LED在线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