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导致荧光灯条纹不稳定性的原因研究(图)

上传人:刘洋 龙奇 李文鹏 陈育明 陈大华

上传时间: 2008-11-04

浏览次数: 332

  低气压辉光放电中的条纹不稳定性现象最早于19 世纪30 年代由麦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首先发现。此后,相关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上一直处于比较热门的行列。1968 年,佩克雷克(Pekarek)总结了前人对稀有气体中的条纹不稳定性的研究,给出了条纹不稳定性的色散关系曲线。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电子动力学在条纹不稳定性的研究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岑丁(Tsendin)利用非局域场近似和黑墙假设,求得了电子的玻尔兹曼方程(Boltzmann Equation)的一个解析解,该解析解是空间的周期函数。他提出,高能电子的非局域性是造成放电出现条纹不稳定性的原因。格鲁伯夫斯基(Golubovskii)深化了岑丁的研究,并通过理论以及实验手段,进一步对稀有气体中的条纹不稳定性的成因进行了研究。

  2006 年,科洛博夫(Kolobov)总结了自20 实际70 年代以来,条纹不稳定性研究的动向及成果;指出,关于条纹不稳定性放电的具体成因及物理过程,仍然需要更为全面细致的研究。在照明行业中,低气压辉光放电是最为重要的发光原理之一,与之相关的理论及实验研究也颇为广泛。荧光灯中的条纹不稳定性一直比较受关注,因为它会给被照环境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国内国外相关的研究工作表明,荧光灯中的条纹不稳定性可能来自电极区,而且条纹的性质会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荧光灯中的条纹不稳性进行一些实验研究,对其可能的成因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1.实验介绍;2.实验过程、结果及讨论;3.结论。

  1. 实验介绍

  实验主电路由36W T8 荧光灯管、与其匹配的电感镇流器、起辉器连接而成。整个电路由一个可调压变压器供电。该变压器的输出范围为20V~250V 50Hz AC。灯的电压以及电流由相应探头测得。灯的光输出由一个光电二极管接收,然后输入到示波器中。通过对该光信号进行滤波变换,滤得其中的高频分量,我们就可以得到条纹不稳定性的一些参量,比如,频率,相对强度等。灯的发射光谱由一个Ocean Optics 光谱仪测量。实验电路及设备如图1所示。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