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21世纪绿色新光源:高频无极灯(图)

上传人:admin

上传时间: 2007-09-06

浏览次数: 1692

1.高频无极灯概述

迄今人类已经发明了许多种类的电光源来照亮黑夜、延伸白昼,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同时给社会财富的创造带来极大的贡献。这些光源有最早发明的爱迪生白炽灯及相继造福人类的卤钨灯、荧光灯、低压钠灯、高压汞灯、高压钠灯、高压氙灯、金卤灯、紧凑荧光灯等等,每一种新光源的出现,都是时代科技发展的产物。

就原理而言,白炽灯、卤钨灯属于热辐射光源,后者都是属于弧光放电灯,但无论热辐射或是弧光放电,他们无一例外地使用了灯丝或电极,而灯丝、电极的溅射效应正是限制光源寿命的必然组件。每种光源都有它独特之处,但在突出其优点的同时却避免不了自身的缺陷,不能在环保、节能等高照明品质方面同时兼顾。例如:白炽灯有高显色性、高功率因素、立即启动的优点,但光效低寿命短;气体放电灯光效高、寿命相对延长,但使用了不可回收的汞剂,造成环保方面的问题。各种气体放电灯大多数不能立即启动和再启动,存在功率因数低等缺点。此外,这些日常使用的光源在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不可忽视的公害:光污染,即眩光、紫外辐射和频闪效应等。这是一种隐形公害,以频闪效应危害最为普遍。电光源所产生的工频频闪直接影响人的眼睛和视觉神经系统,导致近视眼、慢性疲劳、偏头痛的发生,使工作、学习和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降低此类公害,欧洲照明委员会(Europen Commission)专门发布90/270/EC指南,强调解决和降低荧光灯的频闪效应。有关文件规定电子镇流器的工作频率应大于40KHz。

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高发光效率、高显色性、高发光稳定性、无频闪、长寿命并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光源,来为我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制造更加舒适、愉悦的照明,更好地改善员工视觉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并收到节约电能消耗、降低人工维护费用的目的。一种集合现代多种电光源的优点于一体的新光源高频无极灯由此应运而生。

高频无极灯英文名称为 “Electrodeless Dischargea Lamp ,它是基于荧光灯气体放电和高频电磁感应两个熟知原理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光源,是21世纪 “绿色照明”领域的最新应用技术。由于灯泡内没有灯丝或电极,因此不存在限制光源寿命的必然组件,一般寿命可达数万小时以上。

高频无极灯以其高光效(系统光效≥631m/W)、高显色性(≥80)、长寿命(≥5万小时)、无频闪(工作频率2.65MHz)、真环保(不含液态汞)、可立即启动和再启动,不怕震动、可在任意方位上安装,少维护等优势,已成为“绿色照明”领域的一枝新秀。在电气设计上,它采用了有源功率因数补偿(APFC, η≥0.98),在电源电压大范围变动(160V~265V)下恒压供电,输出稳定的光通量。输入端的净化电路和防辐射处理,使电磁干扰EMC完全符合国家检测标准。此外,由于灯泡的发光涂层为三基色粉,发光柔和,也使眩光大大降低。深圳市格林莱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于1998年开展该项目的研究,2001年通过EMC检测,已经取得CE认证。

2.照明的基础知识

2.1光的本质

人们通常所说的光是指 “可见光”,它是由光源发出的辐射能中的一部分,并能产生视觉效应。从量子物理的观点,光具有二重性:粒子性和波动性。单个光子呈粒子性,密集光子的集合衍射便呈现出波动性。所以,光是一种电磁辐射能,即电磁波,光线的方向也就是波传播的方向。将各种电磁波按波长依次排列,就成为电磁波谱,如图1-1所示

在图1-1中的频谱分布可以看出,可见光在整个波谱中仅占极小的部分。

2.2可见光谱

人类视觉能感受到的电磁波可见部分的波长范围大约在380nm至780nm之间(1nm=10 -6mm),而不同波长的光给人的颜色感觉也不同。波长从 380nm向780nm递增时,光的颜色从紫色开始,按蓝、青、绿、黄、橙、红的顺序逐渐变化,两种颜色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将全部可见光波混合在一起就形成日光,即白色光。

2.3紫外和红外辐射

太阳光和光源在发出可见光的同时,都会有紫外和红外辐射,只是眼睛视觉反应不出来而已。太阳光谱中,波长大于1400nm的光波被大层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强烈吸收;波长小于290nm的光波被大气层中的臭氧所吸收。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紫外光和红外光对眼睛不产生视觉反应。

2.4 光的基本度量单位

光 通 量—— 说明发光体发出的光线数量;

发光强度—— 发光体在某个方向上发出的光通量密度,它表明了光通量在空间的分布情况;

光 照 度——表示被照表面接受光通量密度,用来鉴定被照面的照明情况;

光 亮 度—— 表示发光体单位面积上的发光强度,它表明一个物体的明亮程度。

光通量、光强度、光照度和光亮度相互关系示意图: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