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是什么遮住了节能灯的“光芒”(二)

上传人:admin

上传时间: 2007-02-08

浏览次数: 22

三大对策??
节能理念需突破
  政府引导和市场规范待跟进
浙江企业为何钟情节能灯的外销市场?章涧中说,在发达国家,人们的节能意识较好,节能灯的使用率比较高。尤其是欧美的照明消费理念与国内不一样,往往是照明亮度不够了就更换灯泡,而且对产品的节能效果和环保性能十分重视,没有通过节能产品认证的灯具很少有人购买,因此对优质节能灯的需求量很大。
  就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节能灯的利用率也非常高。今年夏天,省照明电器协会印度考察组在加尔各答发现,节能灯普遍应用在商场、家庭和街面,而且大多是裸露着使用,没有配套的灯架和灯具。考察组成员对此颇为感慨:要论经济实力和百姓的消费能力,我们浙江不比印度差,但是在使用节能灯的自觉性方面,却还不及印度人。
事实上,以推广节能灯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绿色照明工程”从1996年就已经开展起来了,在此推动下,我省一些公共场所节能灯的使用率大大提高,据省饭店业协会有关人士介绍,省内大的宾馆、饭店,节能灯的使用率已经达到60%-70%。但是节能灯仍然没能真正进入千家万户,究其原因,除了市场和价格的因素,更主要的是,人们的节能理念还有待突破。
首先,优质节能灯的价格是否真的像消费者想象的那么高呢?记者和杭州百货大楼的营业员一起算了笔帐。假设普通40瓦白炽灯泡卖2元,相同亮度8瓦节能灯泡卖20元,每户4盏灯的话,换用节能灯要比白炽灯多花75元钱。但是,按每盏灯每天点5小时、每度电按0.53元计算的话,使用白炽灯一年的电费是154元,而节能灯只有31元,省下的电费早已超过购灯的差价。
“除了算经济帐,我们更应该算社会责任帐。”中国绿色照明办公室副主任刘虹说:“我国的照明用电约占总发电量的13%左右,目前的用量相当于2个三峡水电站的正常年发电量。如果能全面实现节能照明,达到省电10%的目标,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将远远超过经济收益??不仅能有效缓解电荒,而且能减少2亿吨二氧化碳和几百万吨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还可以少建25万千瓦的发电厂6至8家,为国家节约资金60?80亿。浙江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又是节能灯生产大省,如果人们的节能理念有进一步突破,一定能在推广使用节能照明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但是,节能理念的更新,并不能一蹴而就。除了加强宣传教育,还需要政府的引导。国电动力经济研究中心的胡兆光副主任建议浙江设立专项基金,鼓励百姓购买优质节能灯。据悉,横店集团生产的节能灯,在美国加州市场,消费者每购买一只,就可以获得1美元的现金补贴。省经贸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处负责人说,这种补贴资金,一是来自电费,美国有的州提取电费的2%至3%;二是来自社会捐款。政府以节能专项基金的形式,专门用于购买节能产品的消费者补贴,以此促进节能产品的消费,从而鼓励、引导企业节能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这在工业化国家已经成为普遍做法。
日前,国内一些省市也建立了专项基金,通过政府的补贴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灯。河北、上海利用这种方式发放了60多万支节能灯。最近,“2004年北京市绿色照明工程”也已正式启动,向饭店、商厦等照明用电大户中征集高效节能灯、照明节电器用户,被选定的用户将享受优惠价格并获30%政府补贴。
省照明电器协会还建议政府在推广使用节能灯时,加强对节能意识的宣传。据介绍,欧国家推广节能灯时曾采取这样的做法:由政府有关部门免费赠送每户居民一支优质节能灯,但是必须到指定商店领取。商店首先向前来取灯的顾客讲解“绿色照明”的意义及节能灯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然后才发放节能灯。
上虞市经济贸易局经济运行科科长严松灿说,公共领域的照明电量要比家用电量大得多,他建议政府各部门联合出“狠”招:新开的营业场所,必须使用节能设备才能通过审批手续,这样就能大大促进节能灯的推广。
省经贸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处副处长屠国富则提出,建立完善的标记体系,使假冒伪劣产品没有容身之地,也是一项重要举措。标记体系包括“标准、标识、标志”三项内。标准是最低线,不能达到一定节能标准的产品将不被允许进入市场;标识是指在达到标准的基础上必须标明用电量,消费者应该拒绝购买没有标识的节能灯;标志则是一种星级评比,高质卖高价,百姓、商家、厂家都能一目了然,优质节能灯不会因劣质灯而“蒙羞”。
假如标记体系能真正建立起来,浙江节能灯的销售市场将更加有序、高效,从而大大推进节能照明的使用。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