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照明术语(三)

上传人:admin

上传时间: 2007-02-07

浏览次数: 72

规则(或镜面)反射:没有漫射的反射,服从几何光学的规律;就像镜面造成的反射。
规则(或直接)传输:没有漫射的传输,服从几何光学的规律。
-环境因子(道路):一定宽度的人行道上的平均照度和与之等宽的车道上的平均照度之比。
黑体(普朗克辐射体):对于不同波长、入射方向或偏振的所有入射光线均完全吸收的热辐射体。
黑体轨迹(普朗克轨迹):色度图上代表不同温度黑体(普朗克辐射体)的色度曲线。
红外辐射:波长大于可见辐射的光辐射。
弧光:电流流经两个电极间的空间所形成的高强度发光放电。
弧光放电(气体或蒸气中):与辉光放电相比,阴极位降相对较低的放电形式。
辉光放电:阴极的二次发射远比热离子发射强得多的放电形式。
混光灯:泡壳内同时含有高压汞蒸气放电管和白炽灯丝,并以串联方式相连接的光源,如ML灯。泡壳可为漫射型或涂以荧光材料。
混合反射:是规则反射与漫反射的混合。
混合透射:规则透射与漫透射的混合。
间接光通:经照明系统中的各反射面反射后到达被照表面的光通量。
间接照明:采用具有一定配光曲线的灯具进行照明,在不考虑工作面边界时使得直接到达工作面的光通不超过总光通的10%的照明方式。
间距:安装中,两个连续的灯具中心之间的距离。
交错布灯:道路照明布灯方式,此时灯具被轮流安放在车道两侧。
金属卤化物灯:主要由金属混合蒸气(如汞)和各种卤素化合物(如铊,铟,钠的卤化物)受激发而产生辐射的光源。例如:HPI-T光源
金属蒸气放电灯:与汞蒸气灯、钠蒸气灯等一样,主要由金属蒸气产生光的放电灯。
镜面反射见反射器:镜面反射见规则反射
镜面反射器:灯具中被设计成利用镜面反射来在所需的方向上反射光源光通量的那部分。
镜面因子(S1和S2):表示道路表面镜面反射程度的因子。
局部照明:以较高的照度照亮指定区域,经常用于工作面的照明。
聚光:采用投光器(小型)使发射集中于20°角的光束内。
均匀色度标尺(UCS)图:二维坐标图。其坐标定义使整个色度图上的坐标间距尽可能与同一亮度的颜色刺激的色差步长相等。
开关启动型荧光灯:适用于带有预热电极启动器的电路操作的荧光灯。例如‘TL’D。
可见辐射:可导致视觉感觉的任何辐射。
空间系数(K):代表房间的几何形状,并用于计算利用系数或光通利用率的系数。
注1:除非另外说明,空间系数由下式给出K=(lxb)/(hx(l+b))
其中,l为房间的长度,b为房间的宽度,h为工作面之上灯具间的距离。
注2:顶棚空间指数可用相同的式子运算得出,只是此时h为顶棚到灯具的距离。
快速启动:通过灯丝被预热使灯点燃的启动方式。
阈值对比:眼睛适应于给定状态的最小可察觉对比。
阈值增量(TI):指示失能眩光受控程度的数字。
冷启动光源(瞬时启动光源,美国):电极无须预热即可启动的放电灯。
利用因子:被利用的光通与灯发射的光通量之比。
立体角:在单位半径的球体中心对球表面上的投影面积所张的角。单位:球面度,s。
亮度:表征某一表面所辐射出光线多少的视觉参量。
亮度(L):光源在某一方向上的亮度是光源在该方向上的单位投影面积、单位立体角中发射的光通量。单位:cd/m2
亮度产生因子(道路表面):道路照明系统中,平均亮度与平均照度的比值。
亮度对比度(c):在视觉区域中,亮度对比度可以用相对亮度的差值表示为:
C=(L1-L2)/L2,其中亮度对比的两部分面积大小有所不同:
L1:表示诸如被照物体等很小区域的亮度
L2:表示诸如背景等较大面积表面的亮度
亮度分布曲线:在垂直平面内表征灯具亮度的曲线,其中将亮度表征为与垂直方向夹角的函数。亮度减少系数()灯具系数(q)与cos3g的乘积,其中g为光线入射角。
亮度系数(q):在给定观察方向、给定光线入射方向上,单位照度上的亮度。单位:cd/m2/lx
[NT:PAGE]
亮度域值:能够被感知的最小亮度。
磷光:经过激发后因光致发光而产生,并能持续一定时间的光。
流明:光通量的单位,等于光强为1cd的均匀光源射入单位立体角中的光通量。
流明/瓦见光效(η)
卤素灯:含有钨灯丝和少量卤素的充气灯。
卤钨灯:含有卤素或卤素化合物的充气钨丝灯泡。
漫反射:宏观角上来说是没有规则透射的那种透射。
漫射(散射):光束被某一表面或介质改变为多种方向,而不改变其单色光的频率时,所发生的空间光分布的改变。
漫射体:依靠漫射现象改变辐射空间分布的器件。
漫射照明:工作面或被照物体上不存在明显来自于从某一特定方向上的光线的照明方式。
漫透射:宏观角上来说是没有规则透射的那种透射
明视觉:眼睛适应于至少为几坎德拉每平方米亮度时的视觉。明视觉主要由锥状细胞来调节。
抛光(用于道路照明):指示光线在道路纵向方向上被‘抛出’的程度的灯具属性。灯具可分为短抛光,中抛光和长抛光三类。
频闪:对亮度或颜色变化的察觉。
频闪观测效应:观测者观察某一运动时,由于该效应的存在,将获得不同于速度真实值的感觉。由于来自于工作在50赫兹供电下的荧光灯的光线的存在,频闪观测效应导致对运动的错误观测。由电子镇流器驱动的荧光灯不产生此效应。由于使用高频,电子镇流器产生均匀的光通值。
平方反比定律:是表示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的平方成反比的定律。此处平方反比定律是表示:在光源与被照点之间连线垂直的平面上,照度和光源与平面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E=I/d2
平均亮度系数(Q0):道路表面亮度因数q定义为在指定的入射方向立体角内亮度的平均值。
平均照度(Eav):指定表面上照度的平均值。
普朗克辐射体(黑体):对于所有入射辐射,无论波长、方向或者偏振情况如何,均完全吸收的热辐射体。在给定温度下,对于所有波长和入射方向黑体辐射功率最大。
普朗克轨迹(黑体轨迹):色度图中,表征不同温度下黑体辐射的色坐标的点的轨迹。
启动电流:出现在镇流器的瞬时启动过程中,通常持续5-10毫秒,主要取决于镇流器的电路设计。
启动器:用于启动放电灯的装置。该装置提供电极必需的预热,并且与镇流器一起产生电压波峰。
启动时间:镇流器使灯启动并使其稳定工作所需的时间。根据该时间可区分热(有预热)启动和冷(无预热)启动设计。冷启动设计具有快速启动的优势,适用于工作时间长且开关循环次数少的情况,如商店中。热启动电子镇流器启动时间长(最长达2秒),但是适用于频繁开关的应用。
启动装置(也叫触发器):提供启动放电所需条件的电子装置。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