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精彩语录
当前位置:首页 > 照明新闻 > 正文

新文旅演艺模式下的灯光艺术形态探讨(下)

2025-11-13 作者:胡耀辉 来源:阿拉丁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此文章为付费阅读,您已消费过,可重复打开阅读,个人中心可查看付费阅读消费记录。

摘要:

image.png

内容提要:新文旅的演艺模式伴随着高科技应用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同时也给予高性能智能化的灯光艺术提出了空前的期待和要求。作为新时期的灯光设计师应该积极拥抱新技术,勇于摒弃固有创作意识和理念,分析当下中国文化和旅游大融合的时代背景特色和历史使命,探索“夜光经济”中新文旅演艺模式的新特征新特点,尤其是新科技下的新型人工灯光的智慧性能,如何结合中国文化底蕴、中国美学特征等,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文旅演艺项目。

图片


接上篇→新文旅演艺模式下的灯光艺术形态探讨(上)


形态三,“厚德载物,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和上善若水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为自然、和谐、内敛和坚韧。厚德载物所体现的是大地的气势、和顺、厚实,这种美学特征反映的是一种沉稳、宽广、内敛的态度。上善若水则表现了一种柔美、灵动的美学特征。水流动自如,适应环境,不与万物争锋,这种柔美并非软弱,而是一种与世无争的智慧和包容。


水之特质:你高,我便退去,决不淹没你;你低,我便涌来,决不暴露你;你动,我便随行,决不撇下你;你静,我便长守,决不打扰你;你热,我便沸腾,决不妨碍你;你冷,我便凝固,决不漠视你。


在灯光艺术美学上,“厚德载物、上善若水”主要体现在:1、温润感:厚德载物的理念讲求深沉、厚重和内敛。在灯光设计中,这种美学特征可能表现为灯光的温润感。灯光不刺眼,而是柔和、温暖,富有内涵,如同大地般给予人们庇护和温暖。2、流动感:上善若水的理念强调柔美、灵动和和谐。通过灯光的变化和流动,模拟水一般的动态感,创造出柔美且充满活力的视觉效果。3、和谐融合:厚德载物与上善若水的理念都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设计师可能会利用自然元素,如山水、树木等,与灯光相结合,创造出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的效果,使观众感受到人类艺术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


1、“内容为王”


文旅演艺灯光较之戏剧舞台灯光在形式处理方面,虽然需要较强的形式感,但仍然要求其形式手段具有语言化和语汇化,优秀的文旅演艺灯光一定是会说话的具有文学性的艺术,就像厚实宽广具有温润感的大地一般,有着取之不尽的养分和内涵,因此灯光艺术的任何形式手段应该富有内涵。


1.1、叙事性:是指灯光具有讲述故事、传达情感的能力。灯光设计师可以通过对灯光的运用,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境,引导观众进入表演的情节和故事中,增强观众对表演内容的感知和理解。


(参考图片)

image.png

一幅幅真实的旧照片,阳光在原有的建筑内利用其独特的空间结构来营造特定的光效氛围和情境,首先是强烈而合理的阳光的方向来源,通过生活经验的熟悉感将观众带入我们创造的世界中。强烈的静态光束配合人物的生活形态,书写着人们的生命故事。


1.2、象征性、暗示性:通过不同颜色、亮度和投射方式的灯光,可以象征或暗示不同的情感、人物或事件,强调灯光形式手段的语言化、语汇化,使每一点色、每一束光都充满着内容和故事。

1.3、情感共鸣:灯光设计师需要根据演出内容,处理情与景的关系,营造出与表演内容相符合的情感氛围,强调灯光形式的情境性塑造。

1.4、创新创意:灯光设计师可以通过尝试新的灯光技术和表现手法,突破千篇一律的“炫彩”效果,创造出有内涵的、独特的光影效果和视觉冲击力,为表演增添更多的亮点和创意性,打造灯光形式的视觉“IP”,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留下视觉概念创意记忆。


2、“心生光,光随心”


随着高科技的快速发展,互动体验技术手段的不断提升,新文旅演艺的灯光艺术应该追求适宜不同游客、不同时刻的心境体验,使文旅演艺的灯光艺术真正做到游客“心生光,光随身”的心境体验状态。


2.1、心灵共鸣通过深入了解和掌握观众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状态,灯光设计师应该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创造出与观众产生心灵共鸣、交流的光线效果,即不同的心境有着不同的体验交流。这种心灵共鸣可以触动观众的底层内心世界,使每一个游客都能够寻找到自己心中需要的世界体验。

2.2、意境营造:通过灯光与环境的融合,可以创造出专属于当下演出的氛围和意境。这种意境可以增强观众的沉浸感和体验感,使灯光艺术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

2.3、人文关怀:通过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类文化,灯光设计师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融入作品中,使灯光艺术更加具有人文精神和教育意义。


“心生光,光随心”的灯光理念创作,不能忽视对世界的广泛认识,对生活的体验,通过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类文化,才能更好的与艺术品的受众取得情感链接。在此我想借一个极具人文关怀的项目来说明用“心”创作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力。


形态四,“和光同尘,天人合一”


和光同尘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它强调了一种不露声色、不张扬的处世哲学,即与世俗混为一体,不突出自己,不显得与众不同。这种态度既表现了个人的修养和境界,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中庸之道。


天人合一的思想来源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展,先民们在劳动生产实践中认识到人类农业经济生产方式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具有极强的“依赖”关系,并逐步形成了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必须尊重并顺应自然规律等观念。道家、儒家以及杂家等都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较为朴素的论证,庄子更是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念。


其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这是和光同尘、天人合一美学的核心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和谐的关系,人应当顺应自然的规律,与自然相融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2、追求整体美:宇宙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每个事物都有其独特的美,而这些美又相互补充、相互映衬,形成了宇宙的大美。3、崇尚自然、朴素、清新的风格:这与和光同尘的理念相契合,强调美应该来自于自然和朴素,而不是人为的装饰和雕琢。这种风格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同时也展示了一种清新、明快的美感。4、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只有心境平和,才能达到真正的美的境界。这种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的理念,体现了对个人内在修养和精神境界的重视。


这些特征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审美视角和思考方式,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新文旅演艺模式下的灯光艺术之美的有效途径。


和光同尘、天人合一”的灯光艺术之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自然与灯光的融合在文旅演艺灯光设计中,注重自然与灯光的融合,强调灯光与自然景观、建筑环境的协调统一,形成一个整体,而不是突兀地存在于环境之中。通过灯光的巧妙运用,可以更好地突出自然景观或建筑的美感,实现人、灯、自然的和谐统一。


2、追求自然、柔和的光影效果新文旅演艺灯光艺术强调自然、柔和的光影效果,避免使用过于刺眼、炫目的灯光。通过巧妙运用光影与变化,可以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让人感到宁静和放松。


3、崇尚简约、质朴的设计风格这与和光同尘的理念相契合,强调灯光艺术的简约、质朴的设计风格。通过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搭配,可以营造出一种清新、明快的美感,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追求灯光不宜过分显山露水,避免过分刻意。


4、强调光影的运用与空间感塑造光影的运用可以营造出一种神秘、深远、幽雅、优美的氛围,而空间感的强调则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到宇宙万物的联系和依存,这是我们常常说的画面密度即景深。这种美学特征体现了灯光设计师对光影和空间的敏锐感知和运用能力。


5、注重灯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性通过巧妙的灯光设计,可以表达出一种文化理念或艺术主题,让人们在欣赏灯光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艺术的价值。


(参考图片)

image.png
image.png

这些灯光艺术特征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审美视角和思考方式,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和欣赏灯光艺术的有效途径。我以为,“和光同尘,天人合一”的灯光艺术形态特性应该属于前面三个文旅演艺灯光艺术形态的总集成结果和灯光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无论灯光艺术的各种形式和形态探索,其目的都是在为人类不断寻找生活的新样态新形态奉献其充满魅力的潜在价值。



四、结语



科技进步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可以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科技进步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人类文明的进步也为科技进步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资源。同理,高科技的发展推升了灯光的智能化进步,也催生了新的文旅演艺模式。世间万事相生相克,相生相伴,相辅相成。



关于《一文一旅说》栏目

《一文一旅说》是由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通过阿拉丁,为【文商旅视觉展】专属打造的线上媒体栏目。栏目立足照明全产业链,向视觉领域延伸,致力于服务文旅夜游产业。通过传递专家前沿观点、解析产业核心理念,为决策者、创意者与投资者提供兼具前瞻性与实用性的参考。


栏目成果将凝结为一份行业标杆报告,并于展会同期学术论坛及展会体验空间活动中呈现,旨在为文商旅从业者、景区运营方、投资者及照明专业人士提供系统的趋势研判与实践指南,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引擎”。



本文作者:胡耀辉

统筹:陈玉钊

策划:林静霞、林丽旋

采编记者:林丽

编辑 :易梦梦

©阿拉丁文商旅事业部出品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 收藏本文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