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精彩语录
当前位置:首页 > 照明新闻 > 正文

蜀韵融光 匠心筑境:卓生照明为国际机场室内空间凝练“中国光样本”

2025-11-06 作者: 来源:阿拉丁全媒体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此文章为付费阅读,您已消费过,可重复打开阅读,个人中心可查看付费阅读消费记录。

摘要: 卓生照明(Traxon e:cue)以“文化赋能+技术破局”的双轮驱动,为T1/T2航站楼量身打造了国际领先的室内动态照明系统,为空间注入流动的生命力,让钢筋混凝土的建筑肌理升华为“会呼吸的文化载体”,书写了中国照明企业在超大型公共建筑领域的创新答卷。

前言:文明之光的时代绽放

成都平原东南部,“太阳神鸟”金饰的千年光芒穿越时空,在“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交汇的战略要冲——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编织出新时代的光影华章。作为国家“十三五”重大民用运输枢纽、4F级国际航空枢纽,这座承载年千万级旅客吞吐量的超级工程,不仅是西南地区联通世界的空中门户,更是巴蜀文明走向世界的文化地标。

卓生照明(Traxon e:cue)以“文化赋能+技术破局”的双轮驱动,为T1/T2航站楼量身打造了国际领先的室内动态照明系统,为空间注入流动的生命力,让钢筋混凝土的建筑肌理升华为“会呼吸的文化载体”,书写了中国照明企业在超大型公共建筑领域的创新答卷。

项目全景:从文化符号到光影叙事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成都天府国际机场T1/T2航站区综合安装工程施工二标段 航站楼室内动态照明

项目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简阳芦葭镇

业主单位: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指挥部

设计单位:上海太傅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四川省安装/上海安装

解决方案提供商:卓生照明有限公司(Traxon e:cue)

竣工时间:2021年


天府机场的设计基因里,镌刻着巴蜀文化的千年文脉。设计师以金沙遗址"太阳神鸟"为核心意象,巧妙融合金沙文化、熊猫IP、川剧艺术及蜀地山水精髓,通过T1航站楼的竹叶状吊顶与T2航站楼的羽毛状吊顶,将文化符号凝练为独特的空间语言——竹叶的疏朗、羽毛的轻盈,在此化为可触可感的建筑律动,层叠交错的异形构造,本身即是一座立体的文化博物馆。

image.png

T1航站楼"青竹成海"为主题,其竹叶状吊顶灵感源自蜀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人文意境。卓生照明针对"竹叶"单元前端宽阔、两侧收窄的异形结构,定制了Olux L 20W RGBW全彩线条洗墙灯与Olux L 40W RGBW全彩线条投光灯,通过精准的光束角控制实现被照面均匀退晕。灯具沿"竹叶"龙骨侧面隐藏安装,借助L型支架的可调节滑块结构,将光线精准聚焦于蜂窝铝板肌理,营造出"竹海随风摇曳"的自然动态。动态模式中,RGBW光效以60秒为周期渐变,从晨曦的暖金过渡到竹林的翠绿,再到暮色的靛蓝,既满足值机大厅的功能照明需求,又以光影叙事传递蜀地文人"虚心有节"的精神内核。


T2航站楼"神鸟振翅"呼应金沙遗址太阳神鸟图腾,羽毛状吊顶的放射状布局象征文明的传播与腾飞。卓生照明采用Olux L 40W可调光线条投光灯作为核心载体,通过3000K-6500K的色温调节,演绎"神鸟绕日"的古老传说:当自然光透过玻璃幕墙洒入大厅,灯光系统便自动切换为"静态金羽模式",暖白光勾勒羽毛的凌厉轮廓;日落时分则启动"振翅动态模式",红色光效从吊顶中心向四周呈波浪状扩散,配合e:cue系统的毫秒级同步技术,营造出"神鸟展翅欲飞"的视觉震撼。灯具安装延续T1的隐形支架方案,确保吊顶无可见灯点,仅以光的流动诠释文化张力。


当三千年前的神鸟图腾邂逅二十一世纪的流光溢彩,卓生照明以文化为基,实现从符号到光影的叙事转译。其动态照明系统承载着双重价值:在功能层面,确保全天候的空间标识清晰与视觉舒适;在文化层面,运用RGBW全彩光效演绎"神鸟呼吸""竹海摇曳"的意境。近6000套灯具精准布设于航站楼出发大厅的竹叶天花与安检区大空间凹槽,每一束光都化作空间叙事中灵动的笔触,让巴蜀文明在新时代的空港枢纽中焕发新生。

image.png

在超大型异形空间内实现“见光不见灯”的动态美学,是对照明技术的严峻挑战。卓生照明团队直面三大核心难题:如何让灯具完美隐匿于层叠的竹叶/羽毛结构,不破坏整体美感?如何让RGBW光色变化如自然流转般流畅?如何平衡动态光效与自然光、功能照明的全天候和谐?


01

精准演绎:6000套灯具的“呼吸式”协同

项目核心在于以灯光“写意”竹叶神韵,设计团队提出“突出而不突兀,特色而不刻意”的柔和退晕标准。为此,卓生照明甄选Olux L 20W RGBW全彩线条洗墙灯、Olux L 40W RGBW全彩线条投光灯、Olux L 40W可调光线条投光灯等核心灯具近6000套,构建起精准的光效矩阵。


image.png

Olux L 40W


image.png

Olux L 20W RGBW&Olux L 40W RGBW


针对竹叶天花“前端宽阔、两侧收窄”的复杂结构,Olux L 20W RGBW/Olux L 40W RGBW系列通过三项技术创新实现精准控光:一是精选高光一致性LED芯片,确保光色纯净均匀;二是反复调试光束角参数,既凸显竹叶造型的灵动韵律,又规避眩光干扰;三是采用定制光学透镜,使光线在蜂窝铝板上形成自然过渡的退晕效果。而应用于安检区的Olux L 40W灯具,则以高光效、高显色性特性,将照度严格控制在国标GB 50034-2013要求范围内,为旅客与工作人员提供可靠光照保障。


image.png


02

隐形融合:“见光不见灯”的匠心突破



异形天花的动态光效呈现,曾因安装工艺陷入困境——T1航站楼初期将灯具支架直接固定于“竹叶”底部,导致灯体超出龙骨,形成“漏灯点”眩光。破局的关键,在于卓生照明创新研发的可调节“L”型支架系统:利用龙骨高度差设计侧面安装结构,通过可移动滑块精准校准光线投射角度,使6000余套灯具全部隐藏于结构阴影中。


image.png


image.png


经过与施工方上百次实测调整,最终实现近3万平方米吊顶“全视角无可见灯点”。当RGBW光效沿曲面流淌,“竹叶摇曳”“神鸟振翅”的文化意象在光影中栩栩如生,既保持了建筑形态的完整性,又让静态空间焕发动态生命力,真正达成艺术表达与实用功能的辩证统一。


03

系统协同:动态光效的智慧大脑

“天府机场航站楼动态亮化照明是整体光环境的有机组成,更是彰显文化气韵的点睛之笔。唯有深度融入整体光环境,才能真正实现‘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卓生照明技术支持经理李军伟在谈及项目理念时深刻指出。


为达成动态照明与自然采光、功能性照明的和谐共生,卓生照明构建了以e:cue灯光控制系统为核心的智慧调控中枢。该系统通过分布式光照传感器网络,实时捕捉航站楼不同区域的自然光强变化,并结合功能照明的动态需求,构建起全天候、全自动的闭环调节机制:对动态照明灯具的亮度(1%-100%无级平滑调光)、色彩(RGBW全色域精准混色)及动态场景模式进行毫秒级响应调整。


这种“感知-分析-执行”的智能交互逻辑,确保动态光效既能精准呼应“竹海摇曳”“神鸟振翅”的文化叙事,又始终与航站楼整体光环境保持浑然一体,避免陷入“为动态而动态”的技术炫技误区。


WPS动图制作.gif


e:cue智能控制平台不仅是动态照明的核心,也是人机交互及与第三方系统对接的枢纽。其核心优势在于:


·卓越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通过硬件加密狗、用户名密码及信号传输算法三重加密保障系统安全;系统主机热备份功能进一步提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友好的人机操作界面: 可根据设计师及业主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操作便捷直观。


·强大的系统扩展性: 具备多种协议接口,方便与第三方设备及系统对接,为未来功能扩展奠定坚实平台基础。


“动态光效应成为整体光环境的点睛之笔,而非喧宾夺主的视觉焦点。”李军伟再次强调这一核心设计理念。这种对“度”的精妙把控,让旅客既能沉浸于“竹海随风”的文化意境,又能快速定位值机柜台、安检通道等功能标识。

image.png

诗意场景的背后,是一场历时两年的光影攻坚历程。从方案深化、设备供应到复杂的安装调试,再到最终的系统集成,卓生照明团队与设计方、施工方紧密协作,以毫米级精度打磨每一处细节。


“为实现每片竹叶的受光均匀与退晕自然,我们进行了几十轮方案组合与参数优化。”李军伟回忆这场“追光攻坚”时坦言。面对设计师对光型的严苛要求与施工中的现实挑战,团队创新采用“方案设计-实体样板-优化方案-再验证”的循环攻坚模式:从调整灯具长度到优化照射角度,从改变安装间距到定制光束角,每一次方案调整后都制作视觉样板验证。光与影在无数次推翻与重建中精准博弈,最终实现每一束光都“恰到好处”地落在设计预设的位置。



01 成果验收:以实证迭代达成设计目标

历经约两年周期,项目通过“多轮方案论证与实体样板测试”实现设计精准落地。针对竹叶天花“凸显蜀地特色、光线柔和退晕自然”的核心需求,团队累计测试数十种光束角、安装间距、照射角度及灯具长度的组合方案,最终通过LED芯片均匀性优化与精准控光设计,使灯光效果“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团队与业主的预期要求,顺利通过验收”。


项目共应用近6000套洗墙灯、线性灯具及e:cue智能控制系统——其中Olux L 20W RGBW/Olux L 40W RGBW系列精准适配竹叶天花的文化意象表达,Olux L 40W系列则以高光效、高显色性特性满足安检区国标照度要求,系统整体实现动态光效与自然采光、功能照明的无缝适配。



02 经验沉淀与未来启示:技术突破与场景适配的深度融合


项目沉淀的核心经验可归纳为三大维度:一是复杂造型的光效适配技术,通过“参数化方案设计+实体样板验证”的闭环机制,解决动态光型与文化符号的精准匹配难题;二是多光源协同控制技术路径,依托e:cue系统对亮度、颜色、动态模式的全自动调节,构建“动态照明-自然光-功能照明”的联动调节体系,为大空间光环境平衡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范式;三是跨团队高效协同机制,通过与设计、施工团队建立“需求即时响应+问题快速诊断”的沟通链路,保障技术方案的高效落地。


技术启示层面,项目进一步明确“场景驱动+以人为本”的技术创新路径:一方面持续优化智能控制系统的人机交互逻辑与界面设计,提升操作便捷性;另一方面深化LED芯片高光效、高色容差一致性等核心特性研究,夯实功能性照明的技术基底。未来,卓生照明将以此为基础,拓展机场、火车站等大空间公共建筑的动态亮化业务,推动“文化表达+智能控制”在更多场景的融合应用,为中国照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卓生方案”。

image.png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光影篇章,是卓生照明技术实力的具象呈现。通过现代照明语言,巴蜀文化真正“活”在了机场的公共空间里——这是功能照明向文化空间营造的一次可触可感的落地,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的生动实践。


当太阳神鸟的羽翼在流光中舒展,当蜀地文化借光影与世界对话,卓生照明用技术创新完成的,不仅是一次功能照明的升级,更是让文化基因通过这束“创新之光”,标注中国文化的新表达。在建设文化强国、科技强国的时代征程上,这束光将继续照亮民族品牌的自信之路,向世界展现中国智慧的璀璨光芒。


作者 | 田嘉莉

视频 | 方维、林煜洋、王武龙、刘子也

编辑&部分制图 | 易梦梦

监审 | 黄燕燕

监制 | 李杰

©阿拉丁全媒体出品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 收藏本文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