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标准编号为GB 55038-2025,将于5月1日正式实施。公告指出,本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的规定为准。该规范聚焦住宅项目整体建设,围绕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大核心目标,对住宅项目的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及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涵盖建设、使用及维护全生命周期管理。
新发布的《住宅项目规范》主要亮点包括:
安全性提升:加强建筑抗震、防火、防水等安全要求,提高住宅项目的整体安全性。
舒适性优化:强调户型设计、通风采光、噪声控制等方面,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
绿色可持续:鼓励采用节能环保材料,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提高建筑能效。
智慧化建设:推动智能家居、智慧社区建设,提高住宅项目的智能化水平。
作为城镇住宅建设、使用及维护的重要技术法规,《规范》首次将住宅室内外公共区域人工照明指标要求升级为强制性条款,为打造安全舒适的人居光环境提供顶层设计依据。《规范》中对住宅项目室外公共区域各个场所的夜间照明照度值和一般显色指数都作了具体要求。同时,在室内光环境方面,也对住宅建筑公共区域的照度和一般显色指数提出了具体要求。
该规范照明条款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T 50034形成体系性联动,共同为提升住宅公共区域的光环境,营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提供重要支撑和实施依据。
为确保工程质量,GB 55016-2021提出建筑光环境的检测与验收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规范》7.5智能化部分,明确规定每套住宅应设家居配线箱,并对通信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等提出要求。这一规范的实施将对智能家居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家居配线箱的强制配备、通信系统的标准化等措施,将大幅降低智能家居的安装难度。以往,智能家居系统的安装和升级往往受到住宅布线不规范、接口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的制约。强制要求每套住宅配备家居配线箱,并设定具体规范,将促使开发商在建设初期就考虑智能家居的布线需求,为智能设备的无缝接入创造条件。这一举措有助于智能家居行业实现更高的兼容性,降低用户后期改造成本,推动行业朝向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此外,新《规范》规定了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4层及以上住宅设置电梯;提高了墙体和楼板隔声性能;提高了户门、卫生间门的通行净宽;提高了阳台等临空处栏杆高度;要求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覆盖到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内;要求空调室外机安装在专用平台;规定了不同气候区供暖、空调设施设置要求等。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