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照明新闻 > 正文

CIE副主席郝洛西分享了21条行业见解

2025-03-26 作者: 来源:中国照明学会CIES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此文章为付费阅读,您已消费过,可重复打开阅读,个人中心可查看付费阅读消费记录。

摘要: 根据国际照明委员会(CIE)的安排,CIE副主席、中国照明学会特邀副理事长郝洛西教授近期接受知名杂志《LED专业评论》(LpR)的专访,分享了她从学术研究者到全球照明教育领导者的心路历程。专访原文刊载于《LpR》杂志2025年第107期,以下转发该专访的中文版。

编者按:根据国际照明委员会(CIE)的安排,CIE副主席、中国照明学会特邀副理事长郝洛西教授近期接受知名杂志《LED专业评论(LpR)的专访,分享了她从学术研究者到全球照明教育领导者的心路历程。专访原文刊载于《LpR》杂志2025年第107期,以下转发该专访的中文版。

1.jpg

郝洛西

国际照明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照明学会特邀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长聘教授


1. First, we would be interested in hearing about your career journey and how you ultimately became the Vice-President Education at CIE.

首先,我们很感兴趣了解您的职业发展路径,以及您最终是如何成为CIE(国际照明委员会)副主席的?

1995年那时我在中国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攻读博士学位,我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视觉环境的非量化设计研究》,我的导师杨公侠教授是中国那个年代为数不多、英文非常好的教授之一。记得我与他讨论时,他要求我一定要阅读国际照明委员会CIE的技术出版物,作为论文重要的参考文献。后来我来到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做博士后,我的合作导师詹庆旋教授是中国建筑光学的开拓者,尽管那个时候不像今天我们能够有非常多的机会和经费,参加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但是他还是支持我跟随中国照明学会代表团参加了1999年在波兰华沙举办的第24届CIE大会,当时应该是中国最年轻的参会者, 也是我第一次远赴欧洲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6届CIE大会,我作为志愿者,参加了大会的筹备组织以及会议现场的服务工作。 后续2015年我参加过英国曼彻斯特第28届CIE大会、中国杭州、韩国济州岛举办的CIE中期会议。2017年在上海曾经举行亚洲照明大会,我作为大会主席特别邀请时任国际照明委员会CIE主席Yoshi Ohno教授为大会作邀请报告,他鼓励我应该在更大舞台上发挥作用。后来经过他的提名、中国照明学会的推举和CIE选举流程,2019年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第29届CIE大会上,我正式成为CIE副主席,主管出版工作。四年后,在斯洛维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举行第30届CIE大会,我再次被选举为副主席,主管教育事务,这是CIE历史上新设立的一个岗位。我是一名学者,长期在高校从事教育工作,我想这个岗位更加能够发挥我的特长,在学术教育和职业培训方面,提升CIE在全球的影响力,为实现CIE战略发展目标,做出努力。

我是2001年进入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工作。同济大学历史悠久, 1907年由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中德两国政府支持下创办。在德国著名照明公司ERCO和欧司朗的支持下,我创建了建筑光环境实验室。我主要承担的本科生课程是建筑物理光环境、照明设计、日光与建筑、光与颜色的科学与艺术、建筑学毕业设计等课程,也承担了2门研究生课程,建筑与城市光环境、视觉功效与照明设计。在教学过程中, CIE出版物无疑是专业的技术参考指南,特别是对不擅长理性思维和照明计量方法和理论的建筑学专业师生,这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们照明科学知识基础薄弱的问题。中国照明学会是唯一代表中国参加CIE的国家会员,目前我是中国照明学会特邀副理事长,并担任外事工作委员会主任,我有幸结识了几任CIE主席,如美国的Jack Xia、荷兰的Wout van Bommel、南非的Franz Hengstberger博士,还有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建筑学院的Warren Julian先生,他曾经担任CIE副主席(技术),他们都曾经多次来访中国,与中国照明学会保持频繁的互动,他们也都曾经在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等中国知名高校担任讲席教授,推动中国与CIE其他成员国的国际学术交流,提携中国青年学者步入国际照明专业领域。当然,我也通过CIE这个平台,接触到世界各国优秀的学者,开拓了自己的学术视野。


2.What do you consider the most important skill or knowledge area for students and professionals in the lighting field today?

您认为对于当今照明领域的学生和专业人士来说,最重要的技能或知识领域是什么?

不同专业背景的从业者在照明行业的要求各不相同。照明是一个综合学科,全球范围内,单独作为本科专业的设置较为少见。从业者大多来自建筑、室内设计、工业设计、电气等相关专业。职业方向包括照明设计、电气设计、灯具研发、光学设计、材料研究、控制技术以及在专业机构从事光与照明的相关研究等。
总体而言,无论是学生还是职业人员,都应具备照明科学技术知识、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具体而言,不同的职业方向应具备的能力如下:

·光与照明研究人员:需具备光学与照明知识、文献综述能力、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能力、技术转化能力,具有科研伦理意识,以及高水平的写作和创新能力。

·照明行业教育者:应具备专业教学技能、课程设计能力、实践指导能力以及行业洞察力。
·照明设计顾问:需掌握光学知识、建筑与室内设计的基本知识、照明设计能力、创意展示、软件应用、项目管理以及沟通协作等综合技能。
·电气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电气知识、设计规范、CAD绘图、设备选型、安装维护、项目管理及安全操作等技能。

·产品设计与研发人员:需具备光学设计、工业造型与结构设计、电路设计、材料应用、测试验证及创新能力,熟练掌握相关软件,关注行业动态,具备项目管理能力。


3.Could you share your vision for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in lighting?

您能分享一下对照明教育未来发展的愿景吗?

除了学习照明领域的专业科学知识,照明教育应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学生需要了解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特别是在LED SPD(光谱功率分布)技术、智能灯光控制技术等领域。这将有助于学生理解如何开发既满足人眼视觉、视觉功效,又具有健康效应的产品,也有助于半导体上游的产品研发,从源头就植入创新基因。随着脑机接口(BCI)和可穿戴设备技术的发展,照明教育也需要将这些新兴技术应用于研究中,注重数据获取和分析的方法。学生将学习如何利用光与大脑的相互作用,开发新的照明控制方法,所以照明从业者应当全面认识该领域的科学知识,以满足尽可能多的应用场景。照明教育的未来将是一个多学科、技术驱动和应用导向的领域,它将不断适应和整合新兴技术,以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人才。


4.How do you see CIE’s role in shaping this future?

您如何看待CIE在塑造未来中的角色?

国际照明委员会(CIE)作为光与照明领域的权威学术组织,在未来照明教育中可以发挥多重作用。1)教育标准与课程设计的引领者:CIE通过制定通用的技术标准如色度学、光度学和术语定义,为教育机构提供统一的教学框架,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接轨。2)标准化知识体系:发布专业教育指南,指导教育机构设计涵盖基础理论如视觉科学、光学、LED技术、智能照明的课程,推动教育内容的不断更新。3) 前沿技术与跨学科研究的推动者:CIE通过技术报告和研讨会,将最新研究成果如综合照明、非视觉照明引入课堂,帮助学生掌握新兴领域动态。推动照明研究与建筑、医学、环境科学的交叉,培养具备多学科视野的复合型人才。4)国际合作与资源共享的桥梁:建立全球教育网络,通过成员国合作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支持联合研究项目、交换生计划。开放CIE教育资源,提供CIE线上数据集,降低教育资源获取门槛。5)行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衔接者:建立产学研协同机制,与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定义未来行业技能需求,如可持续设计、光污染控制,推动教育机构增设实践性课程。开发教师培训项目,帮助教育者掌握最新技术和教学方法。

总之,CIE在照明教育中的作用将超越传统学术支持,成为全球照明教育生态的构建者。


5.What are the ke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you face as VPE at CIE when it comes to educat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lighting professionals?

作为CIE(国际照明委员会)的副主席,您在培养下一代照明专业人员时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机遇是什么?

CIE这个国际学术组织,对于正在读书的学生,他们应该不是特别熟悉,特别是对于我所在的建筑系的大学生。但是我经常会跟他们提及两位重要的人物。第一位是托马斯爱迪生,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电光源之父,1928在美国纽约举行的第7届CIE大会前,专门安排了一系列技术访问,爱迪生就在其实验室接待了CIE的来访者。第二位是美国宇航员Dr. Harrison Schmitt,2003年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的第25CIE大会,他被邀请做大会主旨报告,正是他在1972年12月在阿波罗17号飞船上拍摄了4万5千公里之外的地球照片。如何让大家认识CIE,学会利用CIE的学术资源,关注CIE的学术动态,特别是技术委员会TC正在开展的一些专题讨论,是我常常思考的工作方向,当然这也是我作为CIE 教育副主席和管理委员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6.How has the demand for educational programs in lighting evolved over recent years, and how has CIE adapted to these changes?

近年来,对照明教育项目的需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CIE是如何适应这些变化的?

新技术的涌现对照明教育项目的知识体系更新是显而易见的。如半导体照明技术与传统光源相比较,无论理论知识、照明设计、技术应用,都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近年来,物联网、AI等技术的出现,加之非视觉健康照明的理论研究,不断扩充知识的内容和边界。CIE各种技术活动是通过目前的6个分部展开,涵盖了视觉与颜色、光辐射测量、室内光环境、交通与外部照明、光生物及光化学、影像技术。CIE在主席Jennifer Veitch的主持下,聚焦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制定了研究战略(2023-2027),重点支持实现17项中的12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这些都是当下最热点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CIE出版物如标准、指南、共识,开展的主题研讨、出版物宣讲培训等活动,帮助教育者将照明领域最新的知识和最新理念带入课堂。毫无疑问,CIE的成果产出是照明教育的重要来源和支撑。


7.What approaches do you find most effective for inspiring and engaging students in such a technical and specialized field?

在如此技术性和专业性的领域中,您认为哪些方法最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他们积极参与?

人们常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励和吸引学生,进入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的照明领域,与你们分享一些我的做法。
我一直担任建筑物理光环境的教学,每年作业主题设计都会费尽心思,每年的题目都会不同。我会分发给学生LED颗粒,从连线芯片电极、焊接散热器、点亮LED开始,利用废旧材料,探索光、材料和形态的关系。我们学生还会走进社区菜市场,针对不同的摊档,如肉类、蔬菜、鱼类、面档,理解不同生鲜食品的光照要求,如V(λ)、显色性、色温、Rg、Rf、R9等抽象概念。去年的作业我们是对20种动物视觉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并与人类视觉做比较。另外一门课程《日光与建筑》,选择世界上著名建筑物,进行空间片段的自然光模拟;今年我们设定了一个特别有趣的题目:假如朗香教堂建在我家乡,来自不同城市的同学根据家乡的地理位置,重新设计教堂的开窗。在照明设计课程作业中,我们要求学生利用光学模拟软件如DIALux,进行建筑室内空间的照明设计和计算。在教学中我们介绍和分析著名建筑大师的经典案例,如路易斯.康的金贝儿博物馆、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引发学生对光线塑造空间的好奇。我们会访问知名照明企业昕诺飞,了解智能互联照明控制、人因照明算法开发、低碳节能的LED照明产品,让学生接触前沿技术。当然也会邀请设计师或工程师在课堂分享创新设计与技术难点,提升行业认知。

我们也尝试通过虚拟现实模拟极端照明场景如深海照明、航天器舱内照明,突破物理限制,激发探索欲。对于研究生的学习,结合生物节律研究讲解人因照明,探讨智慧照明系统的预测算法,拓宽技术视野。解读CIE技术出版物,培养学术思维能力,也是我们一直坚持的环节。通过将枯燥硬核的技术解构为可感知的模块,有效突破专业壁垒,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持续的正向反馈。


8.What recent advancements in lighting technology excite you the most, and why?

最近照明技术的哪些进展最让您感到兴奋?为什么?

我认为照明设计与应用已从功能性转向关注人与空间的关系,包括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现代照明不仅考虑亮度、均匀度等参数,还注重光对人的情绪、行为和心理的影响。调节色温和亮度可营造温馨、放松或专注的氛围,提升我们的空间体验。
新兴技术助力研究光的非视觉健康效应,如调节生物钟、改善情绪和促进疗愈。研究表明,光可影响生理节律、激素分泌和睡眠质量。健康照明模拟自然光变化,如早晨高色温光促进清醒,傍晚暖光助眠,特定波长还可用于情绪调节和疗愈,如蓝光缓解情绪失调,红光促进细胞修复。
半导体照明的光谱优化和智能动态照明,提供全天候健康光环境,也有助于减少夜间蓝光干扰。同时,可穿戴设备为照明效应检测提供数据支持,实时反馈优化光照场景。
近年来,我和研究生们主要开展了健康照明在多种特殊场景中的应用,如极夜环境的生理节律调节、老年人睡眠和安全起夜照明、产后抑郁疗愈和病房光环境优化。此外,可调光谱照明在医疗和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提供个性化疗愈光环境。

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光与照明一方面提供视看舒适和交通安全方面的功能性照明,也可利用光与色彩对空间进行氛围的艺术渲染。如今我们利用光照,促进人类健康福祉,这是超越照明的一个令人欣喜的开拓!


9.How do you believe lighting can contribute to solving global challenges, such as energy efficiency or climate change?

您认为照明技术如何能为解决全球性挑战(如能源效率或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关于这个问题,我尝试回答一下。照明技术的革新与优化在应对能源效率和气候变化挑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第一,我们常常提到的LED革命,LED灯具的能效高,寿命长,显著减少电力消耗和更换频率。第二,通过传感器、定时器和光感技术,智能照明系统可根据环境光线、人流量自动调整亮度或关闭,减少无效照明。第三,物联网(IoT)整合照明与其他能源系统,实现建筑整体能效提升。第四就是可再生能源,如离网太阳能照明,减少化石燃料依赖。高效LED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结合,推动清洁能源转型。


10.With the rapid pace of innovation, what role do you see for CIE in helping professionals and institutions keep pace with new developments in lighting?

在创新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您认为CIE在帮助专业人士和机构跟上照明领域的新发展方面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CIE是光与照明研究领域最具权威的国际学术组织,CIE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照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比如照明相关标准和指南的制定,持续不断完善新型光源的标定和测量方法。CIE 的核心研究是通过其学术研究论坛进行的。之后,技术委员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编写出版物,提供教育资源和专业培训,帮助照明设计师、工程师、研究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士更新他们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研讨会、会议和在线课程等形式,传播照明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步。CIE与国际科学理事会ISC共同关注全球范围内的科学、社会问题,共同推动科学成为全球公共产品。CIE也与WHO就全人类的健康福祉开展广泛合作,共同聚焦光生物辐射安全、视觉健康照明、非视觉效应研究和健康照明标准化等问题。


11.Human-Centric Lighting is an increasingly popular topic. How do you think educational programs need to adapt to address this trend?

人因照明(Human-Centric Lighting)是一个日益热门的话题,您认为教育项目需要如何调整以适应这一趋势?

国际照明学会倾向使用 “综合照明 ”一词来描述与 “以人为本的照明 ”相同的概念,但侧重点更广。在综合照明中,我们承认光会影响我们的行为、生理、健康和幸福。它影响我们的视觉表现、视觉体验和视觉舒适度,并具有昼夜效应和急性效应。综合照明是一门以工程学、生物学、神经科学、心理学、设计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作为基础的综合性科学。面向人因照明的教育项目应采用更加开放、多元、创新的模式。

1)建立开发跨领域的全球教育合作网络,汇集来自不同学科和背景的教育者,帮助学习者构建多维度、系统的知识架构,帮助他们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人因照明的复杂机理,使他们对人因照明的探索和应用,有更坚实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2)提供多元化的教育与知识传播途径,除了传统的讲座和出版物外,还包括网络研讨会、在线课程等途径,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指导,让学习者有机会接触到人因照明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实践案例,促进人因照明理论和知识的广泛传播,推动人因照明走出实验室与现实结合。

3)开发专门的综合照明培训课程,通过这样的举措,培养专业性人才,为综合照明科学领域的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4)借助人工智能(AI)工具,探索人因照明教育的无限可能性,例如,开发互动学习解决方案、构建专业领域的大语言模型、搭建人因照明教育智能体等。这些创新举措将使教育资源能够跨越语言、地域和学科基础的限制,惠及更广泛的从业者和爱好者。


12.CIE has a strong international presence. How does your role as VPE involve fostering collaboration across borders?

CIE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作为副主席,您在促进跨国合作方面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针对健康照明、光污染等主题,发起全球教育培训活动,包括在线课程、工作坊和学术交流,鼓励各国代表和专家分享成果和最佳实践,促进全球合作和共同研究。针对人种差异和光污染的地区差异问题,发起和推动跨国研究,鼓励不同国家的专家团队共同工作,解决照明领域的共性问题。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如数据库和出版物,使各国专家能够访问和利用最新的照明研究成果。


13.What challenges do you encounter in sett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education in lighting, and how do you overcome them?

在制定照明教育的国际标准时,您遇到了哪些挑战?又是如何克服这些挑战的?

各个国家和地区有独立的照明认证体系,比如欧洲的、中国的、美国的,都是各自进行培训和考试,获得照明从业资格,互相不通用。我们注意到欧洲照明专家协会(ELEA)制定了全欧洲统一的照明(室内和室外)教育标准,通过考试后,即可在 ELEA 注册成为室内和/或室外照明领域的欧洲照明专家 (ELE)。目前我们也在构想建立CIE认证的照明设计和职业资格,实现全球范围的共享和互相认可。这无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或许只是处于设想阶段。


14.Could you explain how CIE’s educational initiatives contribute to a unified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standards globally?

您能否解释一下CIE的教育计划如何促进全球对照明标准的统一理解和应用?

每当CIE发布了一个新标准时,CIE会鼓励编制这个标准的TC制作介绍视频,放在CIE官网上面,供读者浏览。也会挑选一些重要的出版物,进行全球培训。我本人曾协助中国照明学会组织了CIE S026在中国的线上研讨会。CIE也会每年投票选取一本出版物,分发给会员国,供大家免费浏览。考虑到非英语母语国家的使用需求,各个国家可以参照CIE出版物的翻译政策,自行翻译CIE出版物,与英文版同步销售。


15.Could you tell us about a defining moment or project in your career that shaped your perspective on education in lighting?

您能否分享一个在您职业生涯中塑造了您对照明教育看法的决定性时刻或项目?

十几年前,在完成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的照明规划设计后,我因过度劳累导致心脏出现问题,不得不住院治疗。在住院的那段日子里,意外发现由于病患紧张焦虑而导致射频消融手术无法实施。于是我和研究生们尝试在手术台上方安装彩色光和媒体界面,以此改善患者在手术中的紧张情绪,通过循证实验证实这种做法的缓解作用实际上比医生口头安抚更为显著。这一发现让我深刻意识到健康照明创新设计蕴含着巨大的应用价值。

从那时起,我便带领团队开启对不同空间健康照明的研究工作,包括医院、养老空间、极地、教室、办公室等人居空间的循证研究和示范应用,获得了国家基金的支持和科技部、教育部奖项。在应用中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循证研究,利用光照来改善不同人群的睡眠节律、情绪和认知能力,成为近年来我们的工作模式。当然我也受邀在各种会议论坛讲解光照的视觉-生理-心理的多维健康效应,介绍我们的创新成果,并向公众宣讲光与健康的相关知识,旨在充分发挥光照的疗愈作用,为人们的健康和福祉贡献一份力量。


16.What do you see as the most rewarding aspect of your role as VPE of CIE?

您认为担任CIE副主席这一角色最值得的方面是什么?

作为CIE主管教育的副主席,我的工作才刚刚开始。VPE是在CIE组织架构中一个全新的角色和职位。我在上一个任期,是负责出版事务。在CIE每四年的大会中以及TC的工作组中,你可以看到很多高校老师,他们在带学生的过程中,也希望通过CIE找到对老师自身及学生成长有帮助的活动和项目,这也是CIE希望关注到的部分。在前任主席Peter Blattner和现任主席Jennifer Veitch的支持与鼓励下,现在我已经和SPE的委员们开始着手策划教育方面的工作。另外,大家也都非常渴望在CIE的平台上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这也是我们策划建立CIE全球教育社区的初衷。能够加入到CIE的管理团队,构建全球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促进跨文化教育合作,为全球的师生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见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工作者携手共进,这不仅是一份职业使命,更是一份值得骄傲的事业追求。


17.As someone at the forefront of lighting education, how do you personally stay informed and inspired in such a fast-evolving field?

作为处于照明教育前沿的人,您个人如何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中保持更新和获取灵感?

这个问题问的太好了!在我心目中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是把知识通过教育的方式传授给学生。面对知识爆炸和人工智能(AI)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全新挑战,构建个人的知识图谱和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这是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特别是照明技术的发展如此之快。我经常告诫自己,知识更新就像我们每天吃饭喝水一样自然。通过查阅文献、看新闻、搜索最新设计案例、参加学术会议、与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交流等途径,不断更新知识库,了解照明、光学、建筑、设计、人工智能、医学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保持开放和创新的心态,勇于尝试照明和设计新的方法和技术。在工程实践项目中,满足不同人群和场所的光照需求,激发新的思考。最近几年我一直在尝试医工交叉的跨界合作和交流,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甚至已经不局限在照明领域。


18.What do you hope to accomplish as VPE of CIE in the coming years? Are there any specific goals or milestones you are particularly passionate about?

在未来几年中,您希望作为CIE副主席实现哪些目标?是否有您特别热衷的具体目标或里程碑?

作为一位从事照明教育的教授,我深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眼下正在接受教育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特别是硕士生和博士生,他们就是未来照明领域的新生力量。CIE因此专门成立教育常设小组,致力于在学术、专业和公共领域推动全球照明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发展。通过利用国际研究、出版物和专家网络,促进知识交流、推动包容性教育和促进创新。策划各种教育活动和加强会员国及其高校的合作努力,力求支持从学生到资深专家等各个职业阶段的照明专业人员的发展。我们目前正在设想建立CIE全球照明社区,通过普及教育、合作和培养全球人才,推动该领域向前发展。
CIE照明教育的工作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学术教育;二是职业教育。这里我介绍下SPE的初步想法。学术教育的目标是为光和照明领域的学生、研究人员等提供严谨、科学的教育。专业教育的目标是为专业人员提供相关实用知识和最新技术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以满足照明行业的需求。

SPE已经着手发布调查问卷,征集专家学者和在校学生对CIE开展教育活动的建议。

重点希望了解在CIE平台上开展的活动和项目;在职业教育方面,如何利用 CIE 资源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和职业认证;根据 CIE 研究战略(CIE Research Strategy 2023-2027),对今后的工作提出设想和建议。

SPE常设小组已经进行了多次讨论,明确了学术和职业教育的范围、愿景和使命。并提出了可行的行动计划,如教育活动、早期职业专业人员支持计划、竞赛和奖励等。
CIE拥有大量的教育资源。CIE 作为全球性组织,是光与照明领域的学术研究权威,拥有丰富的出版物、先进知识库、顶尖的国际专家。CIE 网站专门开设了教育专栏,不久就会上线发布相关内容和各种计划。我们的策略是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鼓励跨学科研究、特别是反映文化差异影响的项目,也可以提供寻找研究合作者的路径。
我们也积极倡导CIE国家委员会开展教育相关活动,如论坛、培训、研讨会,我们或许可以设置类似“欧亚对话:从光到人”的主题系列活动,举办全球高校参与的学生竞赛,组织优秀照明项目实地考察等产学研活动,发布学者访问计划。
接下来的几年,SPE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Q1. 我们的教育活动如何才能提升CIE的价值和影响,特别是在配合其研究战略方面?
Q2. 照明教育的发展将如何支持 CIE、其分部和技术委员会的工作?
Q3. CIE 可以提供哪些资源和支持来加强和扩大照明教育?
Q4. 对于我们的初步行动计划,我们应优先考虑哪些关键活动,以有效推进教育和支持 CIE 的目标,特别是与其研究战略相关的目标?
SPE工作的价值是提升CIE在全球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学者,尤其是年轻学者的加入。鼓励他们进入CIE组织并参与其技术委员会(TC)的工作,让学生和年轻学者能够在职业生涯的初始阶段就接触到最权威、最前沿的知识,成为CIE成果传播最重要的贡献者。我们也鼓励支持开展技术合作研究,如产学研合作。致力于将CIE发展成为一个支持从业人员终身学习、持续成长和知识共享的综合性平台。
我们鼓励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向 CIE 会议提交研究论文,特别分享今年的会议信息,2025 年 7 月 4 日至 11 日,CIE 中期会议将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届时,我将主持一个教育研讨会,由三位著名专家分享他们在照明教育方面的宝贵经验。在此,我很高兴地与大家分享CIE盛会的信息,四年一度的CIE第31届会议将于2027年在中国南京举行。欢迎大家加入我们,感受中国文化!

我们的口号是,从学习到引领:与CIE共成长!


19.How do you se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r other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fluencing education and standards in lighting?

您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或其他新兴技术对照明教育和标准的影响?

人工智能为照明教学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比如AI驱动的虚拟仿真平台、远程实验平台。人工智能能够促进教育模式的个性化与互动性,这个对于所有学科都是适用的。传统照明标准是静态指标,所有人遵照一个指标。人工智能推动照明标准向动态化自适应发展,因为每个应用场景都是多目标而不是单目标,场景中个体的眼睛、视觉特性和认知能力也是不一样的。


20.If you could give one piece of advice to students entering the field of lighting, what would it be?

您能给刚进入照明领域的学生一条建议吗?

对即将步入照明领域的年轻人,我的忠告是夯实基础知识,关注前沿技术,建立跨学科思维,强化终身学习,理解光如何影响人的感知、情绪与健康,成为专业技能优异的从业人员。


21.Based on your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in architecture and your focus on illuminated spaces and design, what are your insights regarding human factors and health lighting?

基于您在建筑领域的专业经验以及对照明空间和设计的关注,您对人因照明和健康照明有何见解?

人因照明(Human-Centric Lighting, HCL)和健康照明(Healthy Lighting)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前沿方向。近年来我个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疗愈及主动式光健康干预”。尝试医工交叉和循证实验,主要是应对环境应激的智能健康光照技术研究。特别是针对极昼极夜、视觉剥夺的南极科考队员、病患、高龄老人、产妇、儿童,开展了南极疗愈舱、医院、居家、学校等不同场景和人群的疗愈光照及智能人因健康支持系统研究。另外一项重要的工作是系统性对光污染及宜居性进行量化研究,提出生态健康城市照明的标准参数和指标限值,为规范更新和管控导则制定,提供科学支撑。基于我近二十年的研究、设计和工程实践,出版了一本专著《光与健康》。总体说来,在建筑设计中,良好的人因照明设计可以提升空间的使用效率和工作绩效,增强人的舒适度和幸福感,对人的视觉、睡眠和情绪等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但需要针对不同年龄人群、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光气候差异、不同疾病的人群,根据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需求,形成适宜的光照强度、光谱和光照分布等参数组合,进行精细化的光照场景设计,满足其身心健康需求。但目前的挑战是光照历史的计量问题、可穿戴设备的量测研发、生物效应的量化、实验伦理等等。涉及到人因健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的照明设计可能不再仅由设计师主导,而是需要医生、生物学家、数据科学家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


以上专访原文链接:https://www.led-professional.com/lpr-magazine

Interview with Prof. Dr. Hao Luoxi, VPE at CIE

Luger Siegfried, Luger Research e.U. © 2024, Confidential Publication: LED professional Review (LpR), Jan/Feb 2025, Issue#107


供稿:中国照明学会外事工作委员会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