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7日至14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亚冬会”)在哈尔滨盛大举行,这座冰雪之城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据悉,本届亚冬会的最大亮点之一,是其坚定不移的绿色办赛理念。与以往相比,亚冬会首次实现了比赛场馆及配套设施的改造建设,并承诺赛时将100%使用绿色电力。这一创新不仅关乎赛事的环保理念,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上的决心。在“碳中和”的发展主旋律之下,照明作为节能降碳的主战场,如何参与到这一场大型赛事中?
本期,阿拉丁全媒体中心特别邀请到浙江城建规划设计院智慧照明分院副院长邓林芳女士,为我们分享浙江城建院在亚冬会照明工程中的参建经验与独到心得,带我们一同探索照明工程如何助力亚冬会实现绿色办赛目标,感受绿色照明在大型赛事中的独特魅力与价值。
设计理念
冰雪元素与地域文化的交融
作为一项国际性的体育盛事,亚冬会将在全球范围内展示哈尔滨的城市形象和综合实力。
浙江城建规划设计院作为本次亚冬会照明项目的参与者,依据亚冬会执委会、市城管局、市路灯管理处对改造区域、所属街道及体现风格等要求,对运动场馆、亚冬村、媒体村、重要场馆连接道路及周边重点道路展开全面的改造设计。此次改造涵盖 12 个区域,35 条街道(其中主干道 13 条段,次干道 22 条段),共计 2248 基路灯,其中浙江城建规划设计院涉及的项目主要以功能性照明为主,覆盖从二车道到十车道的各类道路类型。
邓林芳表示:“亚冬会的照明设计不仅要满足赛事需求,还要融入地域文化,展现哈尔滨的独特魅力。同时,我们必须在设计中践行绿色办赛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和系统优化,实现节能低碳的目标。”
在灯型设计上,浙江城建规划设计院团队秉持 “将冰城元素、冰雪元素、亚冬会运动元素、建筑风格元素、城市特点融入道路杆型之中” 的理念,打造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路灯造型。
极寒挑战
技术创新攻克设计难点
哈尔滨的极寒天气对照明设计提出了严峻挑战。邓林芳表示,设计中主要面临材料耐低温性、密封性、防雾防霜、抗风雪能力等难点。为此,设计团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技术创新:
材料选择:路灯外壳和内部元件选用耐低温材料,避免低温下脆化或开裂。
密封性:确保灯具有良好密封,防止冰雪和湿气进入,影响内部电路。
防雾防霜:采用防雾涂层等技术,防止镜片结霜或起雾,影响照明效果。
高效光源:选择高效LED,确保低温下仍能提供足够亮度。
抗风雪设计:结构应能承受强风和积雪,避免灯具损坏或倾倒。
便捷安装:设计应便于安装,减少复杂操作。
维护便利:结构设计应便于维护,确保在极端天气下也能快速修复。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设计团队成功克服了极寒环境带来的难题,为赛事提供了可靠的照明保障。
绿色实践
节能低碳的全方位设计
在践行亚冬会的“绿色办赛”理念方面,邓林芳表示:“功能性路灯的设计需要以节能、低碳、可持续为核心目标,结合极寒环境特性,从材料选择、能源利用、智能控制到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多个维度进行系统性优化。”她分享了具体的设计方向与实践策略。
环保材料:采用可回收材料制造灯杆和外壳,减少资源消耗;表面涂层使用环保涂料。
轻量化设计:通过结构优化减少材料用量,降低生产和运输的碳排放;模块化设计便于后期维护和部件更换,延长使用寿命。
高效节能技术:采用智能调光系统结合亚冬会赛事需求和季节变化,实现智能动态调光。采用高光效、耐低温的LED光源,配合低温驱动电源,减少能量损耗。
光污染控制:采用定向照明技术和防眩光设计,避免光线散射到天空或周边区域。
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通过远程监控平台实时监测能耗和故障,减少人工巡检频率;后期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可利用无人机或机器人进行冰雪清理和维护,从而达到低碳运维;设计标准化接口和可拆解结构,便于赛后灯具的回收、翻新或二次利用。
通过 “智能控制+生态友好+循环利用”三位一体的设计策略,功能性路灯不仅能满足亚冬会赛事需求,还能成为展示绿色技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性载体,真正实现“赛时服务卓越,赛后遗产永续”的目标。
全面配合
特殊赛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
邓林芳指出,亚冬会这样的特殊赛事项目与常规项目在设计和施工配合方面存在本质区别。“路灯载体需具备挂载拓展的能力,包括节日装饰件、智能终端等设备安装。本次设计我们分别从分为拓展、文化拓展、智能拓展、应用拓展以及数据拓展进行考虑。”
在施工配合方面,设计团队特别注重以下几点:
主动与施工团队人员充分沟通,明确路灯的布局、高度、样式、照明强度等具体要求,确保施工团队明白设计思路,确保施工符合设计理念。
及时调整施工单位反馈现场问题:施工人员若发现现场条件与设计不符,如地下管线分布与设计冲突、地形特殊等,设计方需积极响应和快速调整设计方案。
路灯设计应与周边景观相协调,施工时避免对景观造成破坏。若有景观照明需求,要与景观照明施工方协同作业,实现整体景观效果。
与其他活动筹备方配合:考虑亚冬会相关活动的特殊需求,如开幕式、闭幕式等活动现场的临时照明布置,预留接口或进行相应的调整。
结语
第九届亚冬会的照明设计无疑是一场科技与文化深度交融的精彩实践。通过绿色、智能、高效的设计策略,照明系统为赛事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创新实力,为全球绿色办赛树立了新的标杆。
作者 | 田嘉莉
采访 | 方维、陈小丽
编辑 | 易梦梦
审核 | 黄燕燕
© 阿拉丁全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