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照明新闻 > 正文

十年稳定运行!Traxon e:cue铸就超高层建筑亮化品质标杆

2024-01-22 作者:陈小丽 来源: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此文章为付费阅读,您已消费过,可重复打开阅读,个人中心可查看付费阅读消费记录。

摘要: 全球建筑照明解决方案领导者的Traxon e:cue为上海中心大厦外立面提供了完整的照明系统解决方案,不仅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更是用光让城市的“梦想”更有“温度”更具品位。

▁▁前言▁▁


世界高层建筑的奠基人路易斯·沙利文曾说:“建筑的高度背后,是一个城市的梦想”。纵观全球,几乎每一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实力崛起,都必然伴随着超高层建筑的拔地而起。可以说,超高层地标建筑犹如一个个立起来的城市,代言了城市的繁华与实力。



在上海,有一座高楼世界瞩目,地处陆家嘴建筑群核心位置,以632米的高度敬献属于这座城市的雄心和抱负,它就是已建成的中国第一、世界第二高楼,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的引领者——上海中心大厦


2013年,为匹配这一绿色大厦的伟大纪念意义,作为全球建筑照明解决方案领导者的Traxon e:cue为大厦外立面提供了完整的照明系统解决方案,不仅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更是用光让城市的“梦想”更有“温度”更具品位。截至2023年,上海中心大厦的亮化系统已稳定运行近十年,以世界灯塔的璀璨之姿,持续给世界展现中国经济和城市发展的蓬勃活力,大大提升了上海的国际大都市形象。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上海中心大厦
项目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银城中路501号
业主单位: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美国Gensler建筑事务所
施工图设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总承包: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
照明设计:BPI美国碧谱照明设计
解决方案提供商:卓生照明有限公司(Traxon e:cue)
物业单位:上海中心大厦世邦魏理仕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竣工时间:2015年




作为“上海之巅”、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主体建筑高632米,地上121层,地下5层,总建筑面积57.8万平方米,是一座集办公、酒店、会展、商业、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垂直城市综合体,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上海天际线上的新标志。


上海中心大厦的设计灵感溯源于历史和未来,外观呈自由螺旋式上升曲线型,与裙房结合来看像是从地面“破土而出”,宛若一条巨龙直冲云霄,寓意现代中国的腾飞。独特优美的“龙型”流线玻璃晶体,不但是建筑学上的特色语言,也是亮化工程点睛之笔的良好载体。


Traxon e:cue凭借在照明领域全球专业的技术和雄厚的创新实力,为上海中心大厦外墙泛光照明系统的塔冠、V槽、中庭三大部分提供专业照明产品及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其中,王冠状塔顶使用了500套Nano Linear Allegro AC XB洗墙灯、Washer Allegro AC XB投光灯和In-Ground XTRA AC地埋灯;另有7200套定制Crown Dots组成LED点阵屏,可以播放高清视频。V槽部位的玻璃幕墙内使用15000套定制Media Tube RGBAW灯具,构成了全球现有最长的LED屏幕。塔顶和V槽部位的动态效果源自于e:cue控制系统的使用,包括3套LCE fx主控、52套Butler S2分控,和72套Butler PRO分控。中庭部分采用人工照明和自然采光相结合的照明方式,近6300套不同型号的OSRAM筒灯在30套Bulter S2分控的控制下营造出中庭里的和谐灯光效果。这不仅让上海中心大厦成为中国超高层建筑亮化工程中的标杆,也向行业内彰显了Traxon e:cue在智能照明领域的领军地位。

Butler Pro是由e:net转换到DMX512或e:pix协议的转换接口设备。


产品特点:

1. 控制多达16个e:pix域,即32768个控制通道

2. 通过100 M Bit/s 以太网接口连接到服务器

3. 布线使用CAT5网线RJ45接口

4. 背光LCD显示2行20个字符,可以使用四个光标键和确定键

5. Butler PRO是最佳的接口设备支持数量庞大的DMX和e:pix域


塔冠

| 灯具的防护等级达到IP65,能在高空的恶劣环境中长期亮灯使用 |


塔冠位于121F(581m)到冠顶(632m),灯光分为三个层次,内层采用线条灯投射,中层用地埋灯、泛光灯照亮空腔,外层为点光源组成的点阵屏幕,平日里会播放各种媒体内容。Traxon e:cue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除了防护等级达到IP65,所有灯具的抗UV和抗老化性能都保证在高空昼夜温差大、强气流的恶劣环境下长期亮灯使用的要求。


作为整座建筑的点睛之笔,塔冠照明是三个部分中层次最丰富的部分,所有灯具采用DMX-A通讯协议,三级网络结构保证了信息传输的流畅和稳定。各种效果通过控制系统的处理交相呼应,相得益彰,既给塔冠赋予细腻丰富的多层次效果,又可以与V槽的媒体屏相呼应,为建筑整体营造出不同的灯光氛围。



V槽

| 涉及128个楼层,共计近26万个像素点、130万个通道,采用RGBAW五通道技术实现全彩动态效果 |


V槽部分是上海中心大厦外立面灯光的标志,它像一根常春藤从下到上环绕建筑物逐步上升,旋转角度为120°,高度达570米,宽度30米,规模之大居世界之首,全球独一无二。


为了实现完美的照明效果,Traxon e:cue的技术团队频繁奔走于工程现场,不断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对比,然后再进行产品的优化和安装。V槽部位在玻璃幕墙背后安装定制Media Tube RGBAW线型灯具,按不同间距密度逐层排布构成了全球现有最长的LED屏幕,整个效果涉及128个楼层,共计近26万个像素点、130万个通道,采用RGBAW五通道技术实现全彩动态效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V槽定制灯具横剖面为特殊的水滴造型,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大厦采光透光率,以及不影响室内观景视线,最终实现透光率不低于80%。V槽屏幕整体灯光效果根据时间预设不同的动态图案,包括平时白天模式、夜间模式、假日模式以及特殊模式控制,营造出不同的灯光氛围。


中庭

| 采用导轨安装LED筒灯,将彩色内透与功能照明合二为一 |


整座建筑共有八个中庭,是建筑内幕墙和外幕墙中间的空间。照明手法有别于V槽媒体屏,采用导轨安装LED筒灯,规格包括37W白光筒灯和 40W RGBW筒灯,将彩色内透与功能照明合二为一。其中白光筒灯数量为2558盏,RGBW灯具数量为3678盏,所有灯具均内置DMX解码器。


全程参与上海中心大厦照明控制系统优化、深化和运维服务的Traxon e:cue系统解决方案架构师沈道先说,“这座摩天大楼建成以来一直是陆家嘴的核心地标。我们很荣幸能通过智慧照明解决方案为这座巨型超高层地标式摩天大楼的魅力贡献一点光彩,并为上海的城市天际线增添新的靓丽的风景。”

微信图片_20240122102245.png

上海中心大厦作为一幢综合性超高层建筑,照明系统分成灯光和控制系统两大部分,回忆施工过程,沈道先坦言在灯光和控制两方面都遇到诸多的困难和挑战。灯光方面,比如应用在大厦“V”槽的水滴型灯具,是经过现场“1:1”样板模拟后,定制开发的灯具,产品同时要兼顾灯具安装便捷性、安全性、后期检修等,对于灯具本身的结构设计,供电方式和灯具串接,连接方式等都是技术挑战。灯具特殊的水滴造型,是为了满足大厦采光透光率,以及不影响室内观景视线,最终实现透光率不低于80%。


而在控制系统方面同样困难重重,现场灯光数据与控制系统软件数据的制作、匹配、校对、动画制作规划等工作量大和繁琐,调试时需要在控制系统主机上同步编辑的所有灯具信息,确保每个控制点与现场实际安装的灯具点是相互对应的,而这些调试工作都必须在晚上进行,需要有熟悉现场实际安装情况且熟悉控制原理的专业人员共同配合完成,对人员的专业性、体力、厂家系统调试人员的水平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和挑战,最终通过安装单位与系统调试技术人员的协力合作,才呈现出目前稳定运行的灯光效果。


上海中心大厦自2015年投入运营以来,经过近十年运行情况来看,Traxon e:cue 通用照明系统解决方案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可靠性赢得了社会和业界的普遍认可并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业主方对于Traxon e:cue 此次项目的实施效果感到非常满意,同时,Traxon e:cue在超高层夜景照明工程领域的优势和实力,也赢得了物业管理方世邦魏理仕的肯定:上海中心大厦从2015年年中投入运营至今,遇到了非常多的重要节日及国家级重点接待任务,这座显赫地标的夜景照明系统运行稳定,亮化形式完整、效果良好。



Q

那么,上海中心大厦照明解决方案稳定运行十年这背后的秘密是什么呢?Traxon e:cue在严苛的标准下如何实现稳定性、高质量交付的?

“建筑楼层越高,对设计、施工、安装及维护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中,灯具的质量和性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针对上述话题,沈道先总结认为有五大关键点:“一是在确定项目合作意向后,主动积极的配合中标施工单位对照明解决方案的技术细节沟通、协调,确保达到原照明设计的效果;二是在项目执行前会制定详细的技术安装作业指导手册,对项目的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培训工作;三是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对项目的技术环节与施工单位主动对接,并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意见,对可能存在技术风险点提供专业的意见并监督落实和整改不足的地方;四是在项目调试过程中整理、汇总照明解决方案的核心数据,并提前对照明运维人员进行专业性、系统性的技术和技能培训;五是在产品硬件质量本身非常过硬的情况下,同步在运维过程中进行长期的技术跟踪服务,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远程技术对接服务,现场处理疑难问题等方式来确保稳定的运行。”



作为诸多超高层建筑照明设备和控制系统的提供商,Traxon e:cue技术团队对超高层建筑的照明设备及控制系统的需求了解甚深,在采访中也一一分享了其心得经验。



1

精选照明控制系统

2

重视技术交底工作

3

全面进行质量管控

4

高效率的方案匹配



首先,照明控制系统前期设计,选择的控制系统要具备良好的系统扩容能力和空间,预留与第三方产品的兼容性,同时要紧跟未来的技术发展。当时在上海中心项目灯光控制系统的前期选型和中标后的深化就设计并预留了与城市照明联动控制的接口,所以上海中心的灯光一直是能与上海市的城市级别灯光秀进行联动控制。


其次,项目实施前的技术交底工作看似简单但意义重大,要对项目管理者、安装负责人、安装工人进行分级培训,明确每个人对项目的责任,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安装速度,缩短安装工期,降低返工率,提高照明系统的调试效率,确保项目照明区块的进度。


再者,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管控(如控制线路标识的规范程度和清晰度),原始安装数据资料的记录、整理、汇总非常重要,对故障排查,项目调试进度和后期维护的效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超高层建筑照明的运行和运维过程中要做好与项目匹配的方案,超高层建筑的夜景照明是城市的一张名片。控制系统的安全性(权限管理功能)在超高层建筑照明领域非常重要,节目内容的更新、替换的便捷,有项目特色的用户操作界面,对能源的管理监测能力等是未来超高层建筑照明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结语▁▁



上海中心大厦这座超级摩天大楼的灯光历经十年依旧闪耀在黄埔江畔,不仅在Traxon e:cue超高层建筑业绩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证明了Traxon e:cue在照明领域的领先地位。未来,Traxon e:cue将继续推进照明领域的技术创新,创造出更多的品质之光,为城市发展,人类美好生活贡献力量!


微信图片_20240122102418.png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