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由浙大城市学院主办,浙大城市学院环境设计系承办,浙江省照明学会光环境与照明设计专业委员会、广州阿拉丁物联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环境美学”跨界设计师论坛在浙大城市学院魏绍相楼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词为“设计”、“跨界”、“美学”。
本次论坛邀请原杭州市副市长、WCCO国际联盟组织专家、浙江省政协特约研究员张建庭,观国之光文旅科技有限公司总策划师、夜游神文旅产业联盟创始人江海阳,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色彩研究所所长郭锦涌,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总监、美学创设院院长郭轲蔚,美国碧普照明设计公司中国区设计总监陈超,泛城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高级工程师姚元伟,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照明设计所所长、国际照明设计师协会(IALD)专业会员方方,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光环境设计所所长、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照明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秘书欧阳元晟,以及浙大城市学院环境设计系副教授、城乡规划与环境景观研究所副所长张佳在论坛做了报告。他们是来自城市管理、景观设计、色彩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的大咖和优秀代表,共同探讨文化与思想在设计领域里的碰撞与融合。
论坛由环境设计系教师吕微露主持,她代表主办方和协办方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介绍了论坛的主题和目的,强调了设计在“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品质生活”的国家战略语境下如何突破当今面临的困境是重要议题。
本次论坛共分为4个板块,首先由艺术与考古学院党委书记陈勇教授致辞。第二部分由环境设计系主任张越教授介绍环境设计专业的办学特色。第三部分为讲座报告,张庭建先生以《从景观美学说起——以西湖为例》拉开了思想碰撞的帷幕,从西湖曾经作为泄湖完美地蜕变为杭州独有的自然景观说起,系统地阐述了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心路历程。让我们对于自己生活的城市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江海阳先生的《全生命周期灯光夜游创作》,他从为什么要发展夜游经济,什么是夜游经济,以此提出了全时态夜游经济的发展模式。让我们感受到夜游创作应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文化集合。
郭锦涌老师的《光色融合设计》,郭老师从色彩的三要素说起引入了光色的概念。通过对于亚运会色彩系统的构建和解析,让我们体会了一场色彩的视觉盛宴。
郭钶蔚老师的《酒店设计美学的境界》,郭老师从西方美学经典的学习与创新、东西方美学体系的美学比较与实践和中国美学体系的美学实践三方面解析了酒店空间设计,为我们如何思考和建构室内空间的设计思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陈超先生的《照明设计——不仅仅是计》,陈超先生通过多个城市照明设计案例对比解析,让我们了解到照明设计对于各个不同层级空间起到的重要作用,它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继而提出了照明设计的未来趋势。
方方老师的《照明设计能做什么?》,方方老师以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当中的一句话:“建筑艺术的要素是光和影、墙体和空间。”,从自身接触照明设计的契机开始,通过內筑、外造、筑造三方面的设计案例来阐述照明设计在建筑中的多维度运用。
姚远伟先生的《城市趣味景观》,姚先生从“趣”字出发,以好看、好玩、好品、好雅四个关键词来融合城市美学、艺术、人体行为学、建筑工程学、文学、哲学概念进行城市趣味景观的营造,通过多个景观案例让我们感受到趣味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欧阳元晟先生的《灯光在城市美学中的应用思考》,欧阳先生从城市美学出发,并提到城市视觉系统是城市空间中一切设施组成的相互关联的观感系统,包括城市色彩、建筑立面、景观绿化、夜景照明、户外广告等多个要素组成,并通过多个城市照明设计案例,让我们了解到灯光是如何在城市美学中应用的,以及照明设计对城市空间营造的重要性。
最后张佳老师的《形式的触发:传统、当下与未来》,从传统、当代和未来3个不同的时间维度进行阐述,让我们对形式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嘉宾们对自己在各自领域的经验与见解的分享,让在场的听众都收益颇丰。
在最后的圆桌讨论环节,各位分享嘉宾就环境空间美的理解、在跨界设计合作过程中如何实现不同领域专业人士的有效沟通,实现协同创作、如何将新技术融入到环境空间的构建以及如何在设计中考虑环保和可持续性的因素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本次论坛一同深入探讨了构建环境空间美、促进跨界设计合作的主题,结合了我院的办学特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进一步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也为师生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同时激发了师生对设计跨界和环境空间美的理解和热情,也为大家带来了跨界设计和环境空间美新的思考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