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照明新闻 > 正文

温州“网红桥”,龙方桥夜景照明设计

2023-12-19 作者: 来源:灯光帮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此文章为付费阅读,您已消费过,可重复打开阅读,个人中心可查看付费阅读消费记录。

摘要: 龙方桥又名砻糠桥,地处南塘风貌街和温瑞塘河沿河景观带,是集车行交通于一体、表达塘河文化的重要项目。

项目概况

龙方桥又名砻糠桥,地处南塘风貌街和温瑞塘河沿河景观带,是集车行交通于一体、表达塘河文化的重要项目。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该桥的设计方,在编制龙方桥亮化设计方案前,对周边桥型进行相关调研,包括温州大道寮东桥、飞霞南路三板桥、南浦路庆丰桥、划龙桥路南塘大桥、吴桥路吴桥,以更好地把握桥型风格和整个南塘片区的桥梁建设延续性。

龙方桥西起龙方路,东至规划支路,全长387.08米,由主桥与东、西引桥组成。主桥桥面宽31.5米,引桥桥面宽21.0米。桥梁主体采用中国红为主色调,具有红桥卧波的景观效果,将成为南塘步行街又一道靓丽风景线。

龙方桥设计灵感方案出自丹麦的著名桥梁设计师团队,他们从中国古代叠梁木拱桥代表作——泰顺北涧桥找到设计灵感。北涧桥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廊桥”。

龙方桥北临印象南塘文化旅游区、邻近白鹿洲公园,周边多为住宅地块。该桥梁桥下的景观从设计开始,就考虑为市民提供一个安全、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在龙方桥设计师眼中,该桥如同一把伞,为桥下空间遮风挡雨,塑造出一片全年无休的活动场地。

照明设计

龙方桥的两侧辅桥采用2200K暖黄光+高饱和度的光色、亮度设计,强化金红两色对比,营造古典中国桥的氛围;中间的主桥则用4000K暖白光的色温+相对低的饱和度与辅桥暖黄光拉开空间层次,为人车通行提供功能性照明。

“辅桥与主桥夜景一暖一冷,一亮一暗对比,用光刻画出龙方桥的文化内涵。”该桥梁灯光设计师石瑶说,该桥的灯光设计旨在加强桥梁结构的空间层次,并将结构融入南塘水乡的环境中,体现静谧、柔美的水乡桥氛围。

该桥的人行道阶梯和扶手下方暗藏灯带,补足照度,提升人行阶梯的安全指数。

该桥景观夜景照明进行分级控制,分为平日、一般节日与重大节日三级控制:平时一般开启桥梁结构上的洗墙灯、投光灯,以单色模式运行;一般节日以栏杆单色温动态演绎为主;重大节日启动彩色动态模式,营造喜庆节日气氛。

所有夜景照明回路(特殊规定的除外)具有自动控制功能,设置精确计时器、运行监测器等自动开关装置,做到在有充足的天然光或不需要照明的情况下自动关闭室外照明。

灯光与桥梁结构相融合,将桥梁与南塘水乡宁静、祥和、浪漫的氛围融为一体,使龙方桥成为温瑞塘河上当地标志性的一个网红打卡点。

可持续性的方法

灯光效果由智能控制系统管理,计时器和传感器可在午夜或日光充足时自动关闭单个灯。

工作日、周末、一般节日以及重要活动和节日设置三种照明模式。在工作日模式下,隐藏在结构中的洗墙灯和投光灯以单色运行,而在周末和一般节日时,扶手灯将具有单色动态照明效果。针对重要事件和节日,预设四季、国际劳动节、国庆节等10个动态变色灯光效果主题场景,增添节日气氛。

项目名称:砻糠桥夜景照明设计项目

项目地点:温瑞塘河南线该桥西起龙方路,东至规划支路

项目类型:桥梁照明

建设单位:温州市名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总负责人:吴立峰

项目总审核人::罗昊进

桥梁专业负责人:谭兴峰

景观专业负责人:张子卉

照明设计总负责人:石瑶

照明主创设计师:石瑶

照明项目审核人:陈依虹

照明设计团队:王靖、陈俊潮、夏伟剑、黄晟豪、刘碧学、郑秀雅(排名不分先后)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