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照明新闻 > 正文

武汉大学、湖北省照明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 博物馆美术馆展陈照明光色品质学术研讨会

2023-12-04 作者:刘强 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照明学会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此文章为付费阅读,您已消费过,可重复打开阅读,个人中心可查看付费阅读消费记录。

摘要: 2023年11月28日,武汉大学130周年校庆之际,“博物馆美术馆展陈照明光色品质学术研讨会”于武汉大学成功举办。

2023年11月28日,武汉大学130周年校庆之际,“博物馆美术馆展陈照明光色品质学术研讨会”于武汉大学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旨在探讨博物馆、美术馆展陈照明对展品视觉色彩呈现的影响,论证新一代白光照明光源显色品质量化技术在文物艺术品展陈领域应用可行性与必要性。活动由中国照明学会、中国国家博物馆指导,武汉大学心理学系、湖北省照明学会、湖北省文物数字化与虚拟再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武汉大学欧普照明光品质与颜色视觉联合实验室承办,欧普照明、台玻青岛、中比博展等单位支持协办。

1.jpg

浙江省博物馆原馆长陈浩,上海大学现代城市展陈设计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黎,江苏省美术馆原副馆长陈同乐,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艾晶,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李芳,武汉大学万林艺术馆副馆长倪婉,湖北省博物馆陈列展览部主任曾攀,首都博物馆陈列艺术部原主任程旭,广东省博物馆原陈列展示中心主任骆伟雄,湖北美术馆综合部主任何淑军,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典藏部主任陈刚,湖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余文扬等十余位馆方专家参与研讨。

湖北省照明学会秘书长张耿,武汉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喻丰,武汉大学建筑学系主任刘炜,湖北省文物颜色信息数字化与虚拟再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万晓霞,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周波,欧普照明战略副总裁沈迎九、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顿文昊等二十余位相关领域专家参与。

2.jpg

会议由武汉大学-欧普照明联合实验室主任刘强副教授主持。武汉大学哲学院心理学系主任喻丰教授、湖北省文物数字化与虚拟再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万晓霞教授代表主办方作开幕致辞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艾晶研究馆员以《“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灯光改造》为题,介绍了当前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在展陈光环境方面开展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以及对博物馆重要光色指标、相关标准的应用情况;详细展示了国博“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灯光改造的历程,以及正在开展的 “海晏河清尊”照明改造研究工作,进一步强调了文物展陈色彩还原效果与光色视觉舒适度兼顾的重要作用。

欧普战略副总裁、博物馆照明专家沈迎九以《博物馆展陈空间照明的新趋势》为题,从自然光利用、传统与现代光源的处理方式、展陈光源的动态与静态、人工光装置空间与效果四个方面,分享了目前博物馆照明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武汉大学-欧普照明光品质与颜色视觉联合实验室主任刘强副教授对课题组基本工作进行了介绍。据悉,此次“博物馆美术馆展陈照明光色视觉品质研究”课题组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武汉大学、四川美术学院、欧普照明、台玻青岛、中比博展等六家单位组成,其分别从文博展陈、艺术与科技融合等多维度展开研究与合作。其中,刘强着重介绍了中国照明学会团体标准《白光光源显色品质综合评价方法》核心技术在博物馆、美术馆展陈照明领域应用的必要性。此外,此次课题组还发挥欧普照明、青岛台玻及中比博展等合作企业的产品技术优势,在光源、玻璃和展柜制作等多个领域系统展开产学研合作。

在精彩的学术报告之后,会议进入展陈灯光现场演示环节。课题组分别展示了复原场景“海晏河清尊”陈列效果和初步对其进行的光环境优化效果。该优化方案照明技术集成了欧普SDL智慧调光技术、台玻低反射高透射玻璃技术以及中比博展在展柜结构设计制造方面的技术优势。

3.jpg

刘强副教授向参会专家详细介绍了不同展陈照明方案的参数及初步实验成果,四川美术学院关杨老师通过SDL灯光智控系统,向专家们现场演示了博物馆展陈光环境智慧调光系统。

4.jpg

现场展示结束之后,会议进入专家点评与自由发言环节。浙江省博物馆原馆长陈浩老师提出博物馆空间复杂,如何在文物保护的大前提下,自然光引入与人工光源相结合,实现自然科技的融合,得到最好的展示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江苏省美术馆原副馆长陈同乐老师对刘强副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表示肯定,指出该团队的实验是基于人因物理学开展的,充分考虑了人的因素。而真实性是博物馆美学的一大组成部分,博物馆在进行展陈照明设计的同时应考虑展陈颜色喜好与感知,使光与颜色达到最大程度的融合。上海大学现代城市展陈设计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黎老师表示,美术馆与博物馆的照明需建立不同的体系,展品的造型、材质及外观色彩等不同,其所需要的光色要求也不尽相同,而光色的最关键点在于灯具的品质及显色性。因此,博物馆的照明设计工作需要与照明企业展开深度合作。武汉大学万林艺术馆副馆长倪婉老师提出,目前有关文物保护的要求在逐渐提高,观众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需要舒适的视觉光环境,如何平衡文物光损伤和视觉清晰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李芳老师强调博物馆展陈趋向跨学科发展,她提出了边界、场域与偏好三个关键词:博物馆的场域是一个教育的场域,美术馆则兼具艺术家创作的场域,地方的地域人文因素对博物馆、美术馆的设计也有影响,而创作者、观众、布展者所认为的真实性并不一样,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广东省博物馆原陈列展示中心主任骆伟雄表示,博物馆展览是一种重构,它需要的是综合型而非单因素提高。骆伟雄建议博物馆照明实验去博物馆进行现场调研和采集,并将实验数据进行整合,这样的实验才更有说服力。首都博物馆陈列艺术部原主任程旭认为照明设计应结合建筑空间来营造优质的观展体验。照明产品的应用也应简单而更加普适化。湖北省博物馆的余文扬老师则提出希望展柜灯光能匹配科技进步,根据不同文物自动识别计算光色照度,打造智能化光色调节。湖北美术馆何淑军指出美术馆实际运营中往往出现照明专项经费短缺、专业照明设计人才匹配不足等问题,提出从相关规范制订、人才引进等途径自上而下进行管理优化。

参会专家们结合灯光展示效果,从多个维度分析了现阶段博物馆展陈中的各种问题,并对课题组所从事的博物馆美术馆光色品质研究提出了宝贵建议。此次研讨交流,不仅为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提供了互动平台,更碰撞出诸多值得深思的观点。

5.jpg

28日下午,在湖北省博物馆大力支持下,专家团队结合理论研讨内容,对湖北省博物馆现场展开实地调研,重点考察了馆内的展陈方式、展柜形式、照明手法及灯光光色等。专家们就现场考察的问题意见进行了深入交流,最后此次会议在热烈的研讨氛围中圆满结束。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