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博物馆位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陆家嘴地块,是一座私立艺术博物馆,也是艺术和历史并重的博物馆,被誉为“黄浦江畔的文化宝盒”,由A1和A2馆两个部分共同组成。A1馆为常设馆,馆区共计六层,内藏品以佛教造像、古代玉器、汉唐陶俑、青花瓷器为主。震旦博物馆是安藤忠雄在国内规划设计并建造完成的第一座博物馆。
项目信息
项目业态 | 博物馆
项目地址 | 上海市
企业单位 | 震旦集团
建筑设计 | 安藤忠雄
灯具单位 | ERCO 欧科照明
南朝 辟邪神兽
步入展区,迎面是如大理石般的“马来漆”墙面,垂直面照明(5000K)作为背景光,更接近自然光的色温,模拟日光从缝隙倾泻而下,3组筒灯(4000K)作为水平面照明。入口雕塑是“南朝-辟邪神兽”,6组卤素射灯(3000K)为雕塑提供重点照明,和明亮的日光形成对比。
二楼古代陶俑展厅,特别遴选馆藏中的汉唐陶俑精品,以社会生活为题,从衣、住、行、娱乐及音乐等类别布展,并采用半开放的陈列方式,让参观者身历其境般亲近汉唐人们的生活情境,赞叹汉唐时代的盛世风华。
明 四合院(3组卤素灯 3000K)
全息投影
全息视频+四棱锥玻璃反射
全息投影简单来说,利用了玻璃的反射,让一个二维的画面仿佛悬浮在空中,首先拍摄一个物体四个角度的视频,再用四个视频合成一张全息视频,并将其放在一个四棱锥上方,通过玻璃的反射,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将平面的影像投影合成在四棱锥内,形成一种伪裸眼3D的视觉效果。
三楼为历代玉器展厅,有如历史长河般的展柜长廊,系统化地罗列了玉器的风格变迁。
汉代 玉器
战国晚期至两汉玉器
玉器展柜照明方式
玉器展柜有两种照明方式,垂直面的信息用线性灯洗墙照明,展品用轨道射灯提供照明。(灯具安装于观看的反方向,避免参观者产生眩光)
汉代 金缕玉匣
汉代 金缕玉匣
此大型三维展品有两种照明方式,5组嵌入式可调角度LED灯具,对展品进行均匀照明,展台底部用线性灯照明,营造空间漂浮感。
红山文化 玉神人兽像
展柜内用三组拇指射灯提供均匀照明。
中国古玉形纹展厅
圆雕动物形纹设计
展柜内两侧顶部连续布置线性灯,为展品提供均匀照明,照度约200 lx,通道用筒灯提供功能照明,照度约15 lx。
四楼青花瓷展厅分为精品展区、主题展区及研究展区。精品展区按照时序展示元明清三代的青花瓷,两行并列的全透明玻璃展柜,让蓝白绝美的元青花呈现着神秘又壮观的漂浮感;主题展区介绍海上丝路的贸易瓷器;研究展区则分析各时期钴料的种类与青花呈色的差异、绘画技法与纹饰的特征、成型方法的改进与装烧痕迹的鉴定等。
精品展区 元青花
精品展区 元青花
精品展区 元青花
玻璃展柜内的青花瓷的照明方式有两种,展台为亚克力自发光,为青花瓷底部提供均匀照明,同时玻璃展柜的顶部用两组筒灯,为瓷器顶部提供均匀照明。
研究展区
精品展区 元青花
展柜内的青花瓷,为达到无阴影的光环境,运用了两种照明方式,顶部均匀的发光膜照明,以及轨道射灯提供的重点照明。
仿天然光 拱顶
通道用5000K色温的线性灯照明,模拟天然光从拱顶透进来,间接照明为过渡空间提供了舒适的光环境。
不同时间段的天然光色温
六楼展示历代佛教造像,也是整个博物馆的精华区域。经过精准高效的照明技术,大部分佛像照明运用卤素灯(显色指数Ra100,优于LED),在保护佛像的同时,赋予其绚丽的色彩,令人感觉佛像睿智慈祥、栩栩如生。
宋代 观世音菩萨立像(木雕)
卤素灯技术参数(图片来源《照明设计手册(第三版)》)
宋代 观世音菩萨立像(木雕)
木雕刻的观世音菩萨运用4组卤素灯照明,顶部5000K色温,模拟天然光倾泻而下的照明手法,强化了佛像的神性。
隋代 佛坐像
佛坐像运用1组卤素灯,对佛像进行重点照明,表面照度约206 lx。
博物馆展品照度推荐值(图片来源《照明设计手册》)
6F 佛教造像展厅
6F 佛教造像展厅
6F 佛教造像展厅
展柜内的佛像照明,为了平衡展品和背景的亮度对比,背景用线性灯进行洗墙照明,展品用轨道射灯进行重点照明。为保证视觉舒适度,展品和背景的亮度比不宜超过3:1。
博物馆展品和背景亮度比(图片来源《照明设计手册》)
6F 佛教造像展厅
北齐 “飞天”佛像
垂直面展品照明的光源位置确认(图片来源《照明设计手册》)
垂直面上平面展品与光源位置关系的计算为 x=y * tan30°,(式中:x为灯具与展墙的距离,y为空间净高减去平均眼高)
楼梯照度:38 lx
博物馆相关场合照度标准值(来源《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