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照明新闻 > 正文

30亿!67.6亿......多个城市新地标在2023年有望投入使用!

2023-09-15 作者: 来源:城市光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此文章为付费阅读,您已消费过,可重复打开阅读,个人中心可查看付费阅读消费记录。

摘要: 2023年已过半,多个城市的新地标建造也逐步进入到尾声,预计今年就可以投入到使用当中。这些城市地标包括了会议中心、博物馆、交通枢纽等等重要的场所,它们的成功落地使用,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都将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2023年已过半,多个城市的新地标建造也逐步进入到尾声,预计今年就可以投入到使用当中。

这些城市地标包括了会议中心、博物馆、交通枢纽等等重要的场所,它们的成功落地使用,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都将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GUANGDONG GUANGZHOU

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项目

据广州南沙发布,9月7日,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项目召开联合验收会议,该项目工程施工均已完成,项目建设质量达到合格要求,拟于2023年内投入使用。

IFF永久会址项目位于广州市南沙新区明珠湾区横沥岛尖东侧,以“木棉花开,鸿翔海丝”为设计理念,主要包含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会议服务中心、国际会议服务中心配套用房及公共服务用房三个部分,总用地面积约20.3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4.84万平方米。

其中,国际会议中心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绿色建筑等级为三星级,以1.65万吨钢结构桁架、网架为“花萼”,2.3万块白色金属屋面铝板为“花瓣”,0.78万平方米玻璃采光屋顶为“花蕊”,共同构成一朵5.4万平方米的“木棉花”。

作为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项目将主要承担国际金融论坛(IFF)年度会议及丝路国家国际性会议和学术成果发布,着眼于“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打造成为世界新金融及丝路合作对话高地,为南沙带来更多国际金融产业和更多高端的国际金融资源,发挥区域优势和带动作用,对推动南沙实现核心金融会展、金融创新、综合服务和生活服务等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国际金融论坛全球年会将稳定在IFF永久会址上举办,打造成为与达沃斯论坛、博鳌论坛媲美的全球性金融会议品牌。

据悉,国际会议中心共有大、中、小型会议室43间和宴会厅、多功能厅各1间,多功能厅、理事厅是会议与高端宴会的多功能会场组合,可满足国际金融论坛理事会议的特定需求。

在二至四层的其余位置还布置有中小会议厅41间,未来可满足国际金融论坛平行论坛等多重需求。


GUANGDONG GUANGZHOU

广州白云站综合枢纽

目前,广州白云站配套场站工程主体结构已封顶,全面进入机电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云山珠水,盛世花开”的外观造型初显,进度约70-80%。

广州白云站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综合枢纽之一,项目建成后,预计2023年12月完工并具备开通条件。

白云站总占地面积达263万平方米,是广州南站的4倍,未来将占广州市80%的普速列车服务。


BEIJING

北京艺术中心

坐落在运河沿岸、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深处的北京艺术中心扬帆在即。

北京艺术中心被誉为大运河畔的“文化粮仓”,项目整体设计元素提取自漕运码头岸边的古粮仓。剧院项目建筑面积约12.53万平方米,高度为49.5米,包括1800座的歌剧厅、1600座的音乐厅、1000座的戏剧厅、500座的多功能厅、850座的室外剧场,总座位数约5750个。

作为城市副中心的“三大建筑”之一,未来,这座“文化粮仓”,将成为副中心与整个北京市的演艺新地标。

北京艺术中心运河视角©Zhu Yumeng ©SHL ©Perkins&Will

剧院建筑沿曲折蜿蜒的大运河展开,将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多元开放的交流平台和极致专业的表演空间,再次唤醒大运河两岸往昔的繁华胜景。

构成剧院的三个建筑体量由一个共享的平台层串联起来,包含歌剧院、戏剧厅和音乐厅。

雕塑般的体块融合了通州当地的漕运历史和文化底蕴:古代的通州粮仓曾担负着为京城储粮的重任,而未来的剧院将为城市源源不断地提供精神食粮。

北京艺术中心将于9月底迎来测试演出。

未来,剧院项目将由国家大剧院运营,其舞台尺寸同国家大剧院完全一致,可以实现大剧院演出剧目在这里无缝衔接、同步上演。到2027年,预计年度演出将达到650场,活动达600场。


GUANGXI GUILIN

桂林国际会展中心

近日,位于临桂新区的桂林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建设进入冲刺收尾阶段。

作为自治区桂林市的重点项目,桂林国际会展中心总投资67.6亿,规划净用地面积365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展览中心可满足室内外约8万平方米的使用需求,会议中心未来可满足约4100人同时开会或约2900人同时用餐的使用需求。

经过三年多的建设,这座崭新的桂林国际会展中心已露出芳容,即将成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会客厅”。

该项目展览中心、会议中心、第一接待中心、游客中心四大区域正在进行最后的装饰装修和设施设备安装调试,为交付使用做最后的准备。

蜿蜒的展览中心犹如灵动的漓江,其内的吊顶形似延绵的群山,接待中心的玻璃幕墙建筑更是再现出美丽的城徽象鼻山……处处体现着桂林元素。

项目承建方中建八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桂林国际会展中心项目的设计灵感就是来自美丽的桂林山水,建成后这座新的城市地标,会跟美丽桂林山水有机地融为一体。

据悉,今年十月份2023桂林房·车节、2023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等重大活动将陆续在桂林国际会中心举行,桂林将在这里打开与世界对话的窗口。


GUANGDONG SHENZHEN

深圳自然博物馆

深圳自然博物馆项目近日举行钢结构首吊仪式,标志着项目钢结构工程进入全面快速施工阶段。

深圳自然博物馆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53万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5层,项目钢柱均为不规则倾斜柱,倾斜角度最大43°,结构最大跨度42米。

深圳自然博物馆项目位于深圳市坪山区燕子湖片区,共划分为陈列展览区、藏品保管保护区、公共服务区、科普教育区、综合业务与学术研究区、以及地下车库和设备用房六大功能部分。

作为深圳市重大项目和“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项目以“世界一流、中国气派、岭南特色”的现代大型综合性自然博物馆为建设目标,探索全域、全景、共生、随在的自然生态文明理念,充分挖掘利用好所在地生态自然景观、历史建筑遗存等资源,建设无处不在的“全域全景式博物馆”。

深圳自然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第一座综合性自然博物馆,是深圳公共文化、文明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