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创中标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方案设计。
在此次国际方案征集工作中,设计团队经历了32进5入围资格预审,5进3入围优胜方案,在高水平国际团队的竞争中,历经8个月三轮的方案竞标最终中标,获得了市委市政府、文物局、市规自委和专家团队的一致认可。
中国长城博物馆位于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作为全国长城主题唯一一个国字头博物馆,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是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重点项目,是国家文旅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首批重点建设项目。改造提升后本项目建筑面积16000㎡,包含3500㎡游客中心、6000㎡展厅及周边配套景观提升。
统领环境 内敛集约
改造提升设计以【最小干预】为原则,将博物馆全部至于原有台地一侧,以巍峨的形象横亘在原有台地裂痕处,以建筑修复山体,将自然融入建筑空间之中。面向入口方向展开立面画卷,最大化的预留出广场组织游客休闲活动及室外展览,使博物馆不仅成为展示长城文化的殿堂,更是游客来到八达岭的第一站:长城客厅。
大道至简 国家形象
建筑造型简约方正,构型逻辑汲通古今,表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彰显大国气象。博物馆成为一座新的伟大长城,以新时代的精神和现代化设计演绎长城历史和中华文化。博物馆大部分至于覆土之下,与八达岭的群山融为一体。建筑造型规整,节能环保,装配式结构可实施性强,造价合理可控。
自由开放 科技互动
博物馆采用双入口进入中央大厅,服务来自多个方向的游客。各个功能空间由中央大厅组织分流,形成集中式的游览流线,高效集约,开放灵活。中央两层通高的游客大厅以和平为主题,室内空间提取自长城层叠的城台,其上布置了各种休闲活动空间,世界各国人民在此欢聚、交流,共话和平主题。屋顶圆形天幕数字化展示,提供全国的长城实时监测。
展览部分以【和平】为主题贯穿整个流线,强调室内空间的多功能利用。运用数字展陈技术弥补博物馆文物不足的先天缺陷,从历史、军事、文化等方面进行阐释,主要分为8个篇章,大量运用沙盘模型复原和三维场景互动,为游客带来全方位的沉浸式展览体验。
四季长城 时空对话
博物馆充分尊重长城世界文化遗产,保证室内外均可与长城互动,展陈与空间完美结合,对标雅典卫城与卫城博物馆的对话关系。为游客提供多维度与长城的对话,达到“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中国长城博物馆也遗憾”的目的。独特的以长城为背景的“长城会客厅”,拥有整面玻璃幕墙,游客在室内就餐、休憩时可随时观赏长城风貌,体会四季变化下长城的雄伟壮丽。同时也作为外交使用,在长城背景下共话和平。
设计牵头人:徐全胜
设计总顾问:马国馨
方案创作团队:李亦农、孙耀磊、刘黛依、冯晓晨、马立俊、吴前铖、刘晗、吴艺婷
From:BIAD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