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即使在自动化种植技术领先的日本,植物工厂也有大约70%是不盈利的。其中,运营成本高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植物工厂与其出产的蔬菜仍被认为是“贵族蔬菜”,售卖价格都要达到25元/斤以上,无法普及。
植物工厂如何盈利一直以来都是行业内最为关注的话题,之前,农业照明网曾经采访过几家业内公司,他们在商业模式上也有各自的探索。
包括种植与台灯相结合的植物盒子、家庭智能种菜机、与科普旅游相结合的植物工厂教育基地……植物工厂与城市家庭、社区、学校科普、医院、宾馆、餐厅、购物广场和超市等相结合被认为是显著提升植物工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大方式。
然而,植物工厂如何更好地走进购物广场、走进餐厅?农业照明网前几天采访了浙江聚富智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一江先生。
杨一江,浙江聚富智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绍兴人,从事LED产业已有30余年, 九十年代初,由绍兴电子行业办下海到深圳,长期从事LED封装、LED显示屏和LED照明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是深圳LED产业联合会的常务副会长和发起人之一,随着LED产品在新农业和智慧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自2013年9月返回浙江杭州,开始探索水培蔬菜的生长规律,和研发无土栽培家庭智能种菜机的结构原理及种植特性。
在杭州修正大厦的写字楼的地下室,有一个不足300平米的植物工厂藏身其中。虽然只有300平米,但20天时间却可以产出3000斤左右的蔬菜。
投资这样的一个植物生产车间,仅装修和设备加起来,要130万左右。高成本的投入导致直接售卖菜价居高不下。
聚富智胜总经理杨一江说:“搞蔬菜沙拉,做鲜榨蔬菜汁,植物工厂的蔬菜销售要往下衍生,而不是简单把蔬菜卖出去。我们还准备和台湾的食品高科技企业进行合作,将蔬菜做成其它高附加值的衍生产品进行销售。”
植物工厂走进酒店
走进在西湖区古墩路修舍健康酒店1楼大堂,一眼能看到无土栽培家庭智能种菜机,工作人员正在用新鲜采摘下来的蔬菜榨汁。

(逸养牌家庭智能种菜机)
据了解,该公司研发的无土栽培家庭智能种菜机已申报国家级创新科技产品,并已获得多项专利。公司与日本、台湾地区有关科研部门,以及国内多家省级农科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分别在安徽、广东和江西等地区建立农业水培和有机蔬菜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