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产品亦望有涨价空间
照明供需仍持续改善
国产优质企业份额快速提升。中国企业占比从2009年的5%上升到了2015年的25%,优质企业如阳光照明全球市场份额2016年有望达到接近3个百分点。
国内LED企业整合更加明显,其中LED公司从2014年的20000多家,下降到了16000家,调整还将进行预计到2018年达到10000家的规模。
▲我国LED公司情况
LED进入行业整合阶段,2015年尤甚
2015年飞利浦开启LED产品降价潮,随后木林森、佛山照明、欧普照明等照明巨头亦陆续加入,年内价格下降超过30%,行业调整加速。巨头也迎来了剧烈的调整,欧司朗出售佛山照明股份,飞利浦等关停工厂,并积极寻求新的买家,喜万年出售给飞乐音响等。
根据媒体报道,GE照明CEO在内部邮件宣布自11月30日起,GE照明将终止在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所有直接商业活动,近期又有本月对内宣布将关闭其在布里奇维尔的灯泡厂的传闻。
▲欧司朗收缩照明业务事件
此外,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中国淘汰白炽灯路线图(征求意见稿)》,从2016年10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这是淘汰白炽灯路线图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意味着白炽灯10月1日起将完全退出我国市场。
2016年上半年全国白炽灯泡累积产量达20.12亿只,而10月之后绝大部分白炽灯产品面临退出,LED产业将迎接一个高达千亿的新市场。这对于国内主要的LED灯具企业带来利好。
▲国内禁白进展
虽然照明供求结构不如RGB,但后续禁白亦望改善需求,部分中小尺寸芯片亦有涨价空间,芯片+封装占灯具成本比例10%左右,芯片等价格提升对终端应用有限,且下游照明海外市场需求旺盛,以及国内“禁白”最后一个阶段来临,个别细分产品或亦乘势涨价,阳光照明,佛山照明、欧普照明等均有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