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迪智慧科技副总经理 仇湧
时至今日,在照明行业,大企业凭借资金、品牌、制造等优势,已经越做越大。同时,行业也涌现出一批“专而美”的企业,他们则在细分市场、细分领域、细分产品做得非常专业,赢得了渠道的青睐。从行业发展来说,这两者都会是未来的“赢家”!
除了上述的两种方式,我则看重第三种方式“跨界”。我认为,“跨界”首先要有基础,比如生迪照明,我们立足于照明,跨界进入智能家居、物联网,花4年时间研发出了第一款物联灯“生迪灯”。这种基于物联网的照明跨界领域,生迪愿意做先驱者,为行业摸索出一条渠道新道路,开创了另外一片全新的天空。
广东昭信LED副总经理 潘秀芳
昭信虽然做照明很多年,但是在渠道领域,还是“照明新兵”,昭信LED的渠道发展才刚刚起步,业绩也初见起色。根据我们的分析判断,在传统渠道上,新进入者想要找到一个比较好的缺口,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当前火热的O2O,新进入者有机会,但是风险也很大。
那么,昭信LED准备怎么做?我们初步的想法是结合云数据、大数据和IT技术,将这些技术融入到企业渠道经营之中去,进而帮助渠道商解决资金压力和库存压力。当然,这条路也是没有先例可言,也是处于摸索创新阶段,我们希望最终能够推动照明行业发展。
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基地项目总监 陈锐飞
我们是产业基地,但是从渠道角度来说,我们也是企业,园区内的企业则是经销商。通过这样的定义,我们的渠道使命就是帮助园区的企业“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
“去库存”方面,我们采取帮企业建立销售平台的方式,就建立了华南电光源灯饰城,让园区企业有了销售平台,帮助企业销售产品;“降成本”方面,我们为企业争取了很多技术改造的项目和资金,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进而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和产品竞争力。“补短板”方面,我们举办“创客?南海”照明设计大赛,优化园区的产业供应链,弥补了企业在产品设计、创意设计和优质供应链方面的不足。同时,我们也在努力走出去,学习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然后将这些经验传递给当地的企业,帮助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