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2015年的价格战的“洗礼”之后,LED产业被业界“唱衰”,“寒冬论”等等不绝于耳。但是,2015年LED产业究竟是怎样的情况呢?市场空间又存在多大潜力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部分LED企业2015年业绩报告:
1、珈伟股份全年净利预增1490.16%-1519.51%;
2、飞乐音响全年净利预增500%;
3、茂硕电源全年净利增长150.26%
4、长方照明全年净利预增77.69%-109%;
5、洲明科技全年净利预增85%-100%;
6、联建光电全年净利预增65%-80%;
7、鸿利光电全年净利增长65.03%;
8、万润科技全年净利预增20%-50%;
9、德豪润达全年净利预增0%-50%;
10、国星光电全年净利增长10.64%;
……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2015年LED产业并没有传说的如此衰退,部分企业甚至赢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并借此获得了质的变化。
另外,让我们回顾下2015年部分LED企业发展路线:
1、战略扩张型
以飞乐音响为代表的LED企业加速了其兼并收购步伐。其海外扩展策略意在通过收购海外企业的方式获得技术基础和专利保障。同时得以不断拓宽海外销售渠道,结合自身的国内成本优势,进而拉大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扩大市场占有率,争夺与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2、渠道建设型
以艾比森、维奥视讯为代表的LED企业在2015年不断与国内代理商达成合作协议。所谓“渠道为王”,此言不假。只有销售出去的产品才能转换成利润,所以多样化的销售渠道能够为企业创造出切实的效益。同时通过渠道的扩张,也能多样化品牌建设方式。
3、跨界转型型
以勤上光电和雷曼股份等为代表的LED企业积极布局双主业产业链。有效多样化的产业布局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利益增长点,同时能够平衡企业的发展战略方向。但是,此类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权衡业务侧重点,避免资金的过量投入而无法及时回拢而造成资金链的断层。
4、战略合作型
以飞利浦为代表的LED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展开合作开发的形式寻求发展机会。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也就是说群体的智慧是无穷的。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扩张战略盟友,可以有效地引进资本和技术。同时,明确地分工与侧重专攻,可以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抢占市场先机。
5、产能扩张型
以华灿光电、木林森为代表的企业通过投资建厂模式扩张产能。通过建设先进的生产基地,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可有有效建设一流的生产力。在提升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可以获得产能的扩张,降低生产成本,进而可以在销售价格上建立一定的优势,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无论是从LED企业业绩报表分析,还是从企业战略布局来观察,说LED行业远比其他行业活得幸福一点也不夸张。只是,2015年在“寒冬论”的影响下,LED产业的光环被遮蔽了。
在全球节能环保呼声越来越强烈的大背景下,中国乃至全球都在力推绿色照明。LED作为国家新兴产业,在市场刺激以及国家政策扶持下,定能迎来良好的发展空间。中国LED企业理应把握机遇实现,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