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邦 > 正文

郭骅: 以市民需求为本 发展低碳照明

2016-01-25 作者:卡茨 来源:阿拉丁照明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在上海的灯光建设历程中,给其他城市带来了哪些借鉴和参考?而当今的城市景观照明建设需要做哪些转变?阿拉丁新闻中心记者采访了上海市生态文化协会副秘书长郭骅,用灯光讲述上海的变迁,讲述未来城市景观照明的发展方向。

  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转变 发展低碳照明

  阿拉丁照明网:过去跟现在对城市景观照明的建设有什么不同?

  郭骅:现在和初创时期相比,首先是光源不一样,之前基本是气体放电灯,现在大多是用LED光源;另外,要求也不一样,原来是打造热闹景象,体现简单的繁华,现在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这种简单的繁华不一定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第三,从城市的生态文明来说,生态文化建设和城市文明建设要求景观照明不宜过度大规模进行,特别是有着特殊功能的照明,如俗称媒体照明,也就是在玻璃幕墙建筑上设置LED光源。玻璃幕墙搞景观照明,多少年来专家们一直在研究,目前还没有好的方法。现在用最简单的方法在上面装一个个LED模块,形成屏幕墙,上上下下的闪动也来称景观照明。这个既没有任何涵义,又会产生严重光污染,我觉得是不提倡的。

  阿拉丁照明网: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追求城市夜景要亮起来,现在有人提倡城市夜景要暗下去,您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郭骅:过去追求的是量,说是景观灯光路线有多少公里。但随着我们十几年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化的发展,各方面都提高了,尤其是老百姓与广大市民对亮化的要求发生了改变,他们不是要看这种简单的灯饰,他们要看建筑的形态,他们要看体现高新技术的手段,我们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不能把十几年前做过的工作再简单的重复。这不是城市暗下去,而要建设低碳照明。整个环境照度低了,低碳照明更能彰显建构筑物的魅力,既满足景观照明的需求,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又实现低碳环保节能。

  最近上海市生态文化协会根据国家低碳照明研究中心要求也在上海选择有条件的地区筹建国家低碳照明的示范基地,做好样板不断推进低碳照明工作。城市景观照明发展本身也是从有到无,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一样的属性。总结以往数量的发展,探索今后质量的提高。

  阿拉丁照明网: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日趋深入,那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照明在里面能做些什么呢?您认为如何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城市景观的物联,提高城市管理智慧?

  郭骅: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理念,如何利用大数据,利用物联网来进行智慧城市管理呢?应该说,这项工作确确实实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因为半导体光源出现以后,利用计算机系统和半导体光源的结合,使半导体光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应用,并且这种半导体光源又能发挥他特有的功能。半导体光源特点就是利用大数据控制照度和亮度的变化,还有色彩的变化。

  我们现在大部分只是利用了LED展示型色彩的变化,而现在我们需要把这种展示型色彩的变化转变为功能型色彩变化。用功能性的色彩来宣传或者表示一个特定的工作内容,比如天气、向市民的告示灯。这是城市景观灯光在特定的载体上,用色彩的变化来作为一种语言,对市民传达一些信息,这些功能没有任何技术困难,也是市民乐以看到的。

  阿拉丁照明网:关于智慧城市,照明能参与其中的成分有多大?

  郭骅:智慧城市,照明参与的渠道还是很多,尤其是LED光源的应用起来后,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城市的智慧照明中。比如在环境照度很亮的地方,我们可以通过智慧城市的云计算,在环境照度高的地方,把城市照明的亮度调低一些,反之,则调高一些。这样既可以省电,又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很多的案例都可以把类似功能要素统一应用,实现联动控制。

  景观照明要做抓规范 而不是讲规划

  阿拉丁照明网:在城市景观灯光规划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城市照明如何更好地融合到整体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中?

  郭骅:我的观点是,城市景观灯光是整个城市发展规划或城市发展的延伸和补充,没有一个城市通过景观灯光的规划来发展,他一定是先有建筑,再有功能,然后政府再把它规范起来,所以在政府层面,与其说景观规划还不如说是景观灯光规范要来得合适,因为城市景观本身是取悦于广大市民的一种表现手段,不是规划的理念。

  我们有一个环境装饰照明的标准,所谓规范就是根据公共区域的特点,将环境的照度控制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比如在步行街、商业街,就把亮度提高上去;如果是优雅的散步道,居民住宅区绿色通道,就要把亮度降低到合适的照度。

  阿拉丁照明网:近年来,在建筑领域,日渐兴起一种新的业态——“媒体建筑”。您如何看待媒体建筑的发展?它对一个城市的景观建设起着怎样的作用?

  郭骅:这个问题前面已经讲了。我的观点2005年的时候就说了,网上也有:不提倡。媒体就是媒体,建筑就是建筑。并且媒体建筑会形成一种光污染,这一定要规范好。但也不是说要把这种媒体建筑一网打尽,一个都没有,他不是大众性,普及性事物,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少量设置。只是在特定情况下,把它作为一种展示或告示性的一种语言载体。

  阿拉丁照明网:璀璨的夜景让人们享受到了流光溢彩的灯光美,却也不经意间被其所引发的光污染所烦扰,眼下,光污染已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环境热点之一。您认为形成光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光污染的问题?

  郭骅:近几年比早几年的光污染要严重得多,特别是媒体建筑。光污染产生的根源是,LED光源出现以后,很多采用的是直接照明方式,用LED照明直射的方法来取代HID气体放电灯的泛光照明,因为LED表面的亮度是HID的N倍,这个就很容易产生光污染包括彩光的污染。现在光污染现象确实需要我们从规范上去控制,而这个规范又和我们的标准结合起来,同时也要把我们景观照明的设计结合起来,在设计的时候就要把它控制好,规范上要把它规范好。

  阿拉丁照明网:您认为未来的城市照明是怎样的?我们现在可以做的是什么?

  郭骅:从我们国内的城市照明来说,特别是一些大的城市来说,应该还是要减少数量,减少简单的重复,充分发挥半导体光源的特点,利用大数据优势做到随需控制;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的转变,从展示上到功能上的转变,还要提倡要有一种节约的理念,在重大活动的景观灯光设置中,一次投资重复使用;在管理方法上,从讲规划到抓规范的转变。

  【郭骅简介】

  郭骅,曾任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城市照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照明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照明学会理事,国际灯光城市协会技术与发展委员会主要协调人,上海市市容环卫局灯光广告管理处、景观管理处处长。上海市市容环卫局景观灯光学科带头人。1996~2008年协调组织上海市的城市景观灯光工程建设,组织了利用各种光源实施景观照明的建设和统一集中控制管理,组织了东方明珠电视塔景观灯光改造和浦东陆家嘴地区、淮海路商业街、徐家汇商圈、虹桥开发区的办公楼宇内光外透工程建设,以及淮海路、四川路、徐家汇、南京路等商业街橱窗透亮工程,组织了2001年APEC、2006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等重大活动的景观灯光工程建设与大型景观灯光演示。2008年后任上海市市容环卫局科技信息处处长,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副总工程师兼环卫管理处处长。


12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