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LED市场发展现状
摘要: 当前,各国LED照明应用产业几乎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这其中,日本凭借较强的质量及技术开发能力,稳居全球LED产业的领导地位,目前其全球市场占有率约有41.5%。韩国成长速度最快,2002年投入发展LED产业,至2010年市场占有率已逼近10%。而欧洲2012年LED照明市场已突破30亿美元,并将成为继日本后下一个快速成长的成熟LED照明市场。
当前,各国LED照明应用产业几乎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这其中,日本凭借较强的质量及技术开发能力,稳居全球LED产业的领导地位,目前其全球市场占有率约有41.5%。韩国成长速度最快,2002年投入发展LED产业,至2010年市场占有率已逼近10%。而欧洲2012年LED照明市场已突破30亿美元,并将成为继日本后下一个快速成长的成熟LED照明市场。
中国台湾地区2003~2006年间的市场占有率均维持在20%左右,之后逐年增长,至2012年已超过25.3%。而中国LED产业集中度低、规模小,缺乏核心技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以及国际巨头严密的专利布局之下,竞争优势不够明显,中国LED产业迫切需要一个能够迅速崛起的突破口。
一、2012年世界LED销售市场分析
近年来,能源议题持续受到重视,LED照明市场迅速兴起。受全球主要国家的政策推动、LED发光效率显著提升、照明灯具整体设计趋向成熟,以及LED照明价格预估每年将有20%~30%下跌空间等因素的影响,LED照明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从低功率住宅用的取代型LED灯源,到高功率商用和工业用的全套LED照明设备,各类LED照明应用需求正急剧攀升。预计2015年全球LED照明市场规模将达217亿美元,并有望带动电源供应器销量在2016年达到40亿套规模,总产值达100亿美元。
根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旗下研究部门LEDinside表示,全球LED市场受到手持式装置与LED照明产品相关需求驱动,预估2013年全球LED产值将达124亿美元,相较2012年成长12%。
二、2012年全球LED研发情况分析
1、多伦多大学研发出控制LED灯发热量解决方案
LED灯拥有节能、长寿的特点,但是其亮度还远远达不到100瓦白炽灯散发出来的亮度,并且随着亮度的增加,LED灯发热折寿的问题也会出现。不过,近日,多伦多大学的三个校友联合一起,研发出既能提高LED灯亮度,还能有效控制LED灯发热量的可行性解决方案。该方案其实是一个经过特殊设计的电灯,名为NanoLight,造型类似经典的100W灯泡,其表面上覆盖有一层导电电路板,并且均匀地分布了一定数量的LED灯,从而可以大范围地提供照明和增加亮度。
2、美国科学家研制出暖白光LED灯新材料
众所周知,LED发光二极管灯节能高效且寿命较长,但由于目前的LED灯以浅蓝色冷光灯为主,这阻碍了它在室内照明领域的普及。如今,美国佐治亚大学的科学家研制出了据说是世界上首个使用单一荧光粉和单一发光单元的暖白光LED灯。有关这种材料详细情况的论文发表在《自然》出版集团最新一期的《光科学与应用》期刊中。
3、日本开发出FED技术照明器件
日本东北大学研究生院环境科学研究科与同和控股公司DowaHoldings于2013年1月9日宣布,双方共同开发出了使用碳纳米管CNT的冷阴极场致电子发射型面发光器件。将以前主要面向显示器用途开发的FEDfiELdemissiondisplay,场致发射显示器技术转用到了照明用途中。日本东北大学与同和将在照明展会“LIGHTINGJAPAN2013”2013年1月16~18日、东京有明国际会展中心上展出该器件相关的研究成果。
4、田村制作所开发出使用氧化镓的白色LED
在2013年1月16~18日于东京有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日本第3届LED及有机EL照明展”上,田村制作所及其子公司光波公司展出了其开发的使用氧化镓β-Ga2O3的白色LED。该LED由在β型-a2O3基板上制作的GaN类半导体蓝色LED芯片上组合使用荧光体。其不同点在于,与使用在蓝宝石基板上制作的普通蓝色LED芯片时相比,具有容易提高光输出功率的特点。
5、厦大利用超薄铝膜破解深紫外线LED难题
厦门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在高铝组分氮化物深紫外线发光二极管表面覆盖一层超薄的铝膜,破解了制约这一发光器件得以更广泛应用的”光抽取效率”关键难题,为未来此类器件在医疗、环保、军事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开启新的方法和思路。厦大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康俊勇研究组下的课题小组经过几年攻关,课题小组副教授黄凯与博士生高娜等借用一个超薄铝膜破解了这一难题。当在一个深紫外线发光二极管表面镀上一层仅有5纳米的超薄铝膜时,这层铝膜不但没有像传统镜子一样将器件发出的光更多地反射回去,反而巧妙地将器件向侧面射出的光收集起来,穿过铝膜层,从正面射出,实现了光抽取效率的提高。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