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上光电被指造假上市:自己人变身大客户
摘要: 企业上市恰如姑娘出嫁。涂脂抹粉、贴花戴黄,爱美本不是坏事,可如果为了上市,不择手段地穿内增高鞋、披假发、戴假面具,极尽造假之能事,路就走歪了。记者在近一个月的调查采访中发现,勤上光电于2011年上市前,存在内部员工在外成立公司,继而向勤上光电采购产品并成为大客户、虚构销售的情形。
人物对话
黄灿光承认曾为品尚光电股东
在品尚光电的工商资料中,有一个尾号为4680的手机号码。记者在网上搜索到的一些网页显示,持有该号码的人是品尚光电的联系人黄灿光。
而同样有一个名为黄灿光的人,至少在去年7月份时,还是勤上光电发展部经理,在2007年曾担任勤上光电的监事,且是该公司首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修订稿)中的激励对象。
3月初,记者按照该号码,拨打了这个电话,询问对方是不是勤上光电的黄灿光,他给出了肯定答复。
从记者目前掌握的资料看,黄灿光既不是品尚光电的股东,也不是法定代表人,但为何会成为品尚光电的联系人呢?
3月19日,记者在梅州以当地政府人士的身份再次用座机拨通黄的电话,这一次,他否认现在还在勤上光电,与3月初的说法自相矛盾,但他承认,“原来我是(品尚光电法定代表人),(品尚光电)是我投资的,我做完后就转给人家了。”以下是记者与其的部分对话内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你好,是黄灿光吗?
黄:嗯。
NBD:你不是品尚光电的吗?
黄:我不是,我没做了,我出去了。两年前就已经出来了。
NBD:你从品尚光电出来了吗?
黄:嗯。
NBD:那个李衡新呢?
黄:李衡新我不知道啊,我出来了,两年多了。两年了,我出来。
NBD:你现在还在勤上光电吗?
黄:不在了。在年前就没做了。
NBD:也没有在勤上光电了是吧?
黄:嗯。
NBD:那怎样才能联系上李衡新呢?
黄:我不知道怎么联系他啊,你去他们公司看看嘛。
NBD:这个公司现在情况怎么样呢?
黄:不知道。我就没关注它。我去了不过几个月半年左右我就走了,因为那边有很多工程没做完,做完那个工程以后就……一河两岸那里 (梅州一江两岸工程),出来我就没做了,就走了。
NBD:工商资料显示的是你的联系方式。
黄:那是以前的。没有关系的,以前是我在做,后来我不在,就走了。
NBD:李衡新是品尚光电的法定代表人,你肯定知道啊。
黄:哦,只见过一次面啊,后来就转交了,就走了。
NBD:股东朱江、姚勇、杨浩成他们是什么人呢?
黄:我都不知道这些人。我都走出来了,后来就不知道了。我没去问。
NBD:原来股东是谁?原来法定代表人不是李衡新吗?
黄:原来是我啊。
NBD:哦,你原来是品尚光电的法定代表人是吧?
黄:原来是我哦,是我投资的,后来我觉得做完了,又转给人家了嘛。
虽然勤上光电员工黄灿光在电话确认其曾为品尚光电的股东及法定代表人,但记者始终无法获得品尚光电的历史股东信息。
为了查阅品尚光电的档案资料,记者曾先后两次到梅州市工商局,希望能够查询品尚光电的档案资料,并按其此前在电话中沟通时的要求提供了单位介绍证明,但该局仍拒绝了记者的查询要求。其后,记者曾寻求一名律师的帮助,但这位律师同样无功而返,在工商局吃了闭门羹。
拔出萝卜带出泥。勤上光电的问题,还不只存在于品尚光电这一个客户身上,同样的魅影,也在另两大客户身上闪现,这让勤上光电的销售数字蒙上了难以挥去的阴影。在记者进一步调查中发现,位列2008年勤上光电内销五大客户第二、第三位的晶湛节能和芭顿照明,其股东与勤上光电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晶湛节能法定代表人黄就洪同时还是勤上光电的参股子公司股东。而这家在2008、2009年都没有营收的公司,却向勤上光电采购产品价值超千万。
巧合的是,成立于2008年下半年的芭顿照明亦在当年就向勤上光电大量采购,并成为该年度第三大内销客户。
不仅如此,这两家客户的注册办公地址竟出奇地一致,甚至和勤上光电子公司在同一楼互为邻居。不过,就在记者的实地调查中却发现,根本无法找到这两家公司。
大客户股东系勤上自家人 两年无收却下千万级订单
2008~2009年连续两个年度,晶湛节能在向广东省工商局提交的文件里显示营业收入为零。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 “颗粒无收”的新公司,却向勤上光电采购了价值千万的产品。
与此同时,该公司法定代表人还同时担任勤上光电子公司股东,这在勤上光电的招股说明书中却丝毫没有提及。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