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正文

村民自掏15万装路灯

2012-10-08 作者: 来源:三秦都市报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国庆长假期间,王家湾村村民王平(又名王小亚)出资15万元,为该村安装了24盏崭新的路灯,这将大大方便村民的出行。

  10月6日,榆林市子洲县淮宁湾乡王家湾村村民像过节一样,扭起陕北大秧歌,庆祝村里的路灯首次开通。

  国庆长假期间,王家湾村村民王平(又名王小亚)出资15万元,为该村安装了24盏崭新的路灯,这将大大方便村民的出行。

  王家湾村村支书王福贵高兴地对记者说,王家湾村有村民400多人,过去村民晚上出门,都要摸黑夜行,特别是学生上学放学,如果遇到雨雪天气,路滑难走,非常不便。今年年初,王家湾村两委决定在村里搞道路亮化工程,但因村上财力有限,根本无法承担。村民王平知道这一情况后,表示愿意自己出资为村民安装路灯,让村民们有个明亮安全的出行环境。

  说干就干。国庆长假期间,王平专程从北京回来,出资15万元,开始实施村里的亮化工程。经过两天的紧张施工,24盏路灯很快安装完毕,经调试后于10月6日晚正式开通。王福贵说,该村路灯采用220V照明电压,初步计划分两个照明时段,每天早上5时30分至7时,晚上7时至11时开始照明,并根据实际需要作合理调整,以方便村里上学的孩子和赶早的村民生产出行。

  提到路灯费用时,王福贵自信地说:“路灯电费及维护费用不是问题,村民们都很支持。目前,电费还有3万多元,都是村民们自愿集资的。”

  “现在的社会好了,我们乡里人的生活和城市差不多了,我们村的路上也有路灯了。”看到村里路灯的发展变化,现年84岁的王老太太高兴地合不拢嘴。

  王老太太说,从1992年开始,农村的生活有了改善,王家湾村也架起了高压线,全村人开始使用电灯来照明。打那开始,村里人再也不用过以前的那种烟熏火燎的生活,家里照明非常亮,村里个别人家还买了黑白电视机,一到晚上,村里人聚集在一起看电视。

  到如今,王家湾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不只是电灯电话,道路上还安装上了路灯,村里的行人再不用担心天黑看不清道路。

  “我给村里出点钱搞道路亮化,只是想给村里人办点实实在在的好事。”王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30多岁的王平,中等个头,衣着普通,给人一种非常朴实的感觉。22岁那年,王平带着几百元路费来到北京,在老乡的帮助下,做起了煤炭经销,每天从早到晚,几乎跑遍了北京的煤炭市场。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平很快在北京站稳脚跟,煤炭经销越做越大。经过10多年摸爬滚打,2011年,王平在北京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开始从事市政绿化。

  采访结束时,王平还表示,下一年度高考结束后,他会资助部分家庭贫困大学生,为家乡人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 进入 道路照明 频道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