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正文

2011年亚洲LED技术交易节广州隆重举行

2011-10-11 作者:cicci linsa 来源:新世纪LED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10月13日,由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科学院、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台湾光电半导体产业协会(TOSIA)、广州光亚照明研究院、上海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工业大学等协办,光亚集团旗下新世纪LED网联手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承办的“2011年亚洲LED技术交易节”系列活动将在华南师范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10月13日,由拥有世界最大照明展资源的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科学院、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台湾光电半导体产业协会(TOSIA)、广州光亚照明研究院、上海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工业大学等协办,光亚集团旗下新世纪LED网联手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承办的“2011年亚洲LED技术交易节”系列活动将在华南师范大学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开创LED业界技术交易平台的新序幕。

  此次“2011年亚洲LED技术交易节”致力于推动LED产业产学研无缝结合,首创连接科研机构、专家及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三方的LED技术交易平台,在业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得到了香港半导体照明产业联盟、广东半导体光源产业协会、广东LED产业联盟、深圳LED产业联合会、厦门市LED促进中心等的广泛支持,获得新浪、搜狐、网易、科技日报、南方日报、广东卫视、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经济观察报、《LEDs科技》、中国半导体照明网、LEDinside、高工LED、OFweek光电新闻网、环球LED在线、中国LED网等行业内外媒体的关注。

  交易节首站广州站就集结了中科院、香港应科院、台湾工研院等LED方面的顶级研究机构,网罗亚洲各地LED业内近100项最新技术成果,涵盖了LED外延芯片、LED封装、LED背光模组、LED路灯等产业上中下游,吸引了百名以上LED行业精英参与。

  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

  综观高技术含量的LED行业,市场还未完全启动,竞争却愈演愈烈,企业间的比拼不只是产能,更为重要的是成本、技术。技术是第一生产力,LED企业因缺乏核心技术或赚取微薄利润勉强为生,或被动挨打而无还击之力。据相关统计,截至2010年8月,中国LED产业原创的相关专利申请量为2.5万多件,而在全球专利数据库中共检索到LED照明相关专利12.4万多件,而且专利申请又主要集中在下游的封装应用领域,核心领域关键技术方面数量明显不足。

  与此同时,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大学、科研院所追求学术成就和实现自我价值,重理论轻实践,对科研成果的应用不太重视也不在行,未能找到与企业的结合点,而且大多数企业到大学和科研院所寻求“短平快”的合作项目,对那些事关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则很少关心,使产学研合作创新不够深入。据新世纪LED网调查,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创新的类型主要是常规技术咨询(37%)和合同委托开发(33%),共建研发机构及技术联盟的高层次合作比较少。

  此外,当前LED行业内,技术交流会、技术成果发布会不多,而且多局限在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对接上,并未将知识产权机构作为主角纳入进来,成交的项目也少。LED业内缺乏权威、公正的技术交易平台,使得大量人才被埋没,许多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技术不能得到良好的应用,而自身研发生产的产品出口时却屡遭专利壁垒。

  “正是因为缺乏这样的技术交易平台,我们才整合世界最大照明展资源,打造亚洲LED技术交易节系列活动,力促LED产学研无缝对接,以全行业之力来推动中国LED产业的发展。”此次技术交易节承办单位之一,光亚网络旗下新世纪LED网负责人胡翔表示。

  政府、科研院校、知识产权机构、企业、媒体五方大联合

  据了解,为将“亚洲LED技术交易节”打造成中国乃至亚洲LED业内最富影响力的技术交易活动,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及光亚网络旗下新世纪LED网发动行业之力,联合两岸三地业内科研机构、院校、知识产权机构、知识产权局,加强与企业间的技术对接和互动,通过在全国各地广泛征集技术需求和成果,实现科研院校与企业间的真正对接,并为促进合作的有序进行、加强法律保障,还特别邀请知识产权代理权威机构——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作为交易节协办单位,进行现场指导。

  “这一活动想法很好,能够将企业、专家、知识产权机构三方结合起来,提供一个很好的技术交易平台,推动LED产业产学研发展及国内LED技术的进步。”厦门市LED产业促进中心何开钧主任表示,希望此次活动能够真正将国内LED企业的真实需求与专家的技术成果实现更好地对接。

  中山大学半导体照明系统研究中心主任王钢教授指出,技术只有通过不断的交流、改善才能变得日趋完美,各家LED企业所持有的技术,也必须通过交流、交易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无独有偶,华南师范大学光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所长梅霆也认为,目前中国LED技术与产业间的矛盾在于技术开发与市场需求不对等。他说道,在LED行业,众多的专利群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产品,而高校的研究更侧重于学术和课题的研究,单一技术难以应用到产业,与市场的实际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如果能了解到企业的需求,从而进行有目的的研究则可以达到技术与产业的完美结合。

  下一页:两岸三地顶级精英的重量级演讲

12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