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未来将投20亿元 首试三方培养LED人才
摘要: LED产业人才紧缺的局面将得到有效缓解。昨日上午,2011广东半导体照明人才培养交流会在罗村举行,会上,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及产业联盟华南分中心、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基地以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理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签署了人才培养战略合作意向书。
LED产业人才紧缺的局面将得到有效缓解。昨日上午,2011广东半导体照明人才培养交流会在罗村举行,会上,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及产业联盟华南分中心、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基地以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理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签署了人才培养战略合作意向书。
据悉,这是佛山首次三方联手为LED产业培养人才。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叶景图表示,这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可以为全省其他产业基地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企业最大困难就是缺人”
“每次到企业问老板有什么困难,回答说最大困难就是缺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秘书长吴玲说,目前大部分新光源关联企业的管理人才、工程师以及生产线人才都非常紧缺。
此言得到了交流会现场企业代表的认可。佛山华烁光电相关负责人沈先生说,目前包括设计人才、工程师还有热处理方面的人才都比较紧缺,此前也有到招聘会去招人,然而很难找到企业所需的人才。
据统计,目前国内各类LED相关规模企业已超过4000家,其中封装企业总数已超过1000家,LED器件封装能力约600亿只/年。与半导体照明产业高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此前国内大专院校并没有相应十分对口的专业设置。这导致该产业所需的高端研发人才、中端工程人才、初级技能人才都十分短缺。
根据南海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新光源产业”已被列入“重点发展领域”首位,预计至2015年底,南海全区新光源产值将达600亿元以上,孕育出2―3家产值超50亿元的企业,新光源企业达1000家以上。
显然,人才培养难题如不能破解,佛山新光源产业的发展无疑将受到约束。叶景图指出,广东半导体照明产业规模位居全国首位,不过全省半导体照明人才缺口非常大,人才已经成为制约广东半导体照明产业快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方联手破解人才短缺瓶颈
为破解人才短缺难题,在昨天的交流会上,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华南分中心、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基地、佛山市部分高校三方共同签署人才培养战略合作意向书。
根据协议,高校将根据产业基地的人才需求调整和配套相应的学科设置,并定向为基地企业培养光电照明方向专业人才,为企业建立起“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国家半导体联盟则主要制定符合产业基地特点的整体人才培养方案,并建立半导体照明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项目的运营管理中心。
作为首个签署合作协议的两家院校之一,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院长陈国杰告诉记者,该校去年申请设置光源和照明专业,今年已正式获批,是国内两家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之一,目前该专业首批35名的学生已招录完毕,明年计划招生70名。
而为了保证师资质量,目前该校已经引入了5位教授和多名博士。同时还将创新培养模式,包括邀请企业老总来讲课,聘请研究所的教授担任客座教授等。
“除了培养常规的专业人才外,我们还将探索成立南海光电学院,对企业在职人员进行短期培训,提供更多的相关人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林润惠说,上述学院最快今年内就可以开班。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