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中山企业外销转内销,呈现冰火两重天

2011-07-29 作者:未知 来源:中山日报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中山市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内销也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方面受到土地、电力等资源紧缺,结构性用工不足、人民币升值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部分中小企业生存面临困难,无暇顾及内销;一方面具有一定实力和规模的企业对内销雄心勃勃,并且取得初步成效。

  “我们在国内市场有专柜,商场对我们都很欢迎,我们的产品打开国内市场还是比较容易。”怡高集团行政总裁施维雄对记者表示。怡高玩具生产儿童益智玩具,之前全部走国外市场,从2008年开始,公司开始尝试内销,目前在全国已经有30多个专柜,施维雄表示,将把内销比重提高到20%。

  虽然在内销上刚刚起步,但采访发现,对内销市场充满信心或取得一定成绩的外贸企业具有一些共同点:规模较大,具有成本优势和资金优势;为国外大品牌代工,具有品质保障;在代工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能够针对国内市场灵活的设计产品;国外业务已经成熟,希望通过国内市场增加盈利空间。

  企业自身须多努力 政府推动需更给力

  金融风暴来袭,一夜之间似乎所有人都把“出口转作内销”作为加工贸易企业的“救命稻草”,但几年过去了,企业内销的进程仍然缓慢。中山并不是个例,到目前为止,在全国,加工贸易企业内销突围已经成功的案例并不多,而当国际市场稍有复苏,马上“抛弃”国内市场的企业不在少数。从长远看,两条腿走路是企业规避风险、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外贸企业在转内销过程中遇到的多种障碍,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发挥作用。

  我市加工贸易企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 “冷热不均”的局面与企业自身的实力和发展策略密切相关。其实,内销也有门槛,它并不是外贸企业轻易就可以安顿的落脚点。对于做内销的企业而言,它首先面临的就是从以往产品的提供者向产品的管理者转变,包括营销策略的制定,品牌的培育,国内市场计划的制订等等。这也是对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能力的集中考验。而我市加工贸易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情况是大多数平时只需埋头生产,没有品牌、没有渠道、没有研发团队,甚至没有进入国内市场需要的资金。面对着一无所知的国内市场,从产品到研发要重新建立一套体系,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困难较大。

  企业转型进展缓慢也显示出当前外贸企业转型制度的吸引力不够。比如,根据规定,“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来料加工企业转型为外商投资企业,才能享受免于补征不作价设备税费优惠,这意味着中山只有288家企业可享受。而402 家独立法人企业转制必须补缴税,影响了企业转型的积极性。又如,由于我市镇区外经办和加工装配公司主要依靠来料加工企业工缴费维持。转型后缴费变为缴税,镇村收入随之减少,据知情人士介绍,有的镇区一年为此少收3000万,这也导致镇区的积极性不高。而且,部分企业反映,转型过程中部门之间的对接不够通畅,来回跑腿的情况并不少见等等。

  对于加工贸易企业而言,内外销并举,两条腿走路有利于企业规避国际贸易风险,健康发展,但向内销转型,仅靠企业“一己之力”恐怕不行,还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比如从财政扶持力度上,可以给予转型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优惠的补贴或融资,解决企业转型升级的成本之忧;在加大政策宣讲方面,如何使政策宣传更细致、更有价值,能考虑到企业的实际困难,让企业办事少走弯路;在办事流程上,如何简化手续,加强部门之间的对接,减少沟通成本,提高效率;在鼓励开拓内销渠道方面,如何联合行业协会、商会为企业打开国内市场创造条件,在企业进行市场定位、研发、引进人才、融资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等。

  总之,正如中山市外商投资协会一位副会长所说,内销的道路铺起来了,但可以更顺畅些。

12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