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正文

解读美禁止白炽灯应对政策:借力终端销售逆向推动LED发展

2010-11-24 作者: 来源:新世纪LED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颁布了新的电光源标签要求,规定从2011年6月起在美国销售的电光源包装上须加贴新标签,不符合新标签要求的电光源将不允许在美国境内销售。

  近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颁布了新的电光源标签要求,规定从2011年6月起在美国销售的电光源包装上须加贴新标签,不符合新标签要求的电光源将不允许在美国境内销售,使白炽灯泡等低能效的电光源产品最终退出美国市场。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贺在华指出,这一规定将加快推进节能环保灯在美国市场的拓展步伐,同时,白炽灯也将渐渐淡出历史舞台。按照美国国内的政策规定,大多数白炽灯泡将于2014年在美国市场禁止销售,这个速度并不是最快的,相比于日本、台湾、欧盟、加拿大,美国的政策显得较为缓慢,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美国国内大规模发展LED节能产品的宗旨有所错位,政策的进度显然跟不上LED产品发展计划的进度。

  新的电光源标签要求的颁布无疑是加快节能产品推进的一种辅助手段,它将是一剂催化剂,加快整个市场新旧更替的速度,因此,接下来美国电光源的进出口市场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个影响将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促使进出口结构不断调整。受美国影响,中国国内产品的出口也将面临一定调整,高附加值、高能效、高环保的产品才是未来出口的主流方向。

  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半导体照明(LED)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台湾自2010年起禁止在零售场所和医院使用白炽灯,2012年起全面禁止进口和制造白炽灯;日本2012年起禁止生产和销售使用白炽灯;欧盟2009年9月起禁止销售100W以上的白炽灯,2010年9月起禁止75W以上白炽灯,2011年9月起禁止60W以上白炽灯,2012年起禁止销售所有瓦数白炽灯。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对美国国内市场而言,加快节能技术的开发利用,顺应市场政策的变化才是企业生存的王道,而国外产品要想进入美国市场,就必须攻克技术性的贸易壁垒,这也从另一层面推动了其它国家的出口产品质量。对消费者而言,新标签的运用将促使消费者更加清晰地认识产品的性质与质量,这将有利于加大消费者对节能产品的选择力度。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